许俊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图式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Schema Theory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Xu Ju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Schema theory is a theory us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explain the mental process of comprehen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ema theory and oral teach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Oral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情境教学在语法中的应用(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1)

一、图式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康德(Kant)早在1781年就指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思。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lett)在其著作中指出,人们已有的知识和体验都以相互关联的模块(即图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这种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织”。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Rumelhart)为完善图式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切块”。Cook认为,图式是头脑中“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1]。Carrel把图式理论定义为“有关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2]。由此可见,无论是过去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还是现代的图式理论代表们,都对图式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却反应了一致的观点,即“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的头脑中储存着很多图式,诸如购物图式,餐馆用餐图式,看医生图式等等。

图式理论模式(schema theory model)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schemata)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到重组、储存。图式是一种储存于大脑的抽象的包含空档(slot)的知识结构,它的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空档被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具体实现了。

按在口语产出中的作用来分,图式可以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语言图式指的是说话人已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的是与话语主题相关的知识、常识等。修辞图式或称为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各类口语交际形式(如演说、辩论、采访等)和交际场景的知识。

英语情境教学在语法中的应用(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2)

二、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图式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是有指导性意义的。Levelt(1989)的话语产出模式由话语产出(speech production)和话语理解(speech perception)两部分构成,口语和写作属于话语产出部分,阅读和听力则是话语理解部分。传统的图式学习理论都集中在话语理解部分,实际上,图式对学习者的作用也可以体现在话语产出部分。

Levelt(1989)认为,口语产出一般先经过概念形成阶段(conceptulization)形成语言前信息内容(preverbal message),然后经过形式合成阶段(formulation)形成语音计划(phoneticplan),最后通过发声阶段(articulation)产出话语。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概念形成阶段语篇、情景和百科知识(discourse model,situational & encyclopedic knowledge)对说话者选择和排序相关信息,形成交际意图,从而形成语言前信息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的确如此,就口语产出而言,图式是形成语言计划和执行语言计划的必要条件。因为口语表达过程是信息的编码过程,它首先需要调用大脑中已有的和主题相关的知识组织成语言计划,然后再激活相应的语言知识对该信息进行语法和音位编码,最后通过发音器官产出语言。这里,用于编码的知识(包括百科知识、语言知识等)都是说话者知识图式的一部分。这就说明如果在话语产出时缺乏相应的图式,话语产出就成了“无米之炊,就不能形成完善语言计划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传授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避免汉语的干扰,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如下:

从语句衔接方式上来看,英语的句子图式重形合,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或分句)衔接起来,可搭建起复杂的长句;而汉语的句子图式重意合,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一定依赖连接词语,所以汉语的短句居多。英语习惯将大部分修辞成分后置,汉语则相反。由于西方人客体思维,英语句子中无生命的物体、抽象名词或动名词充当主语的现象较常见,称为无灵主语。而汉语则倾向于人称,常常选择发出动作的人或有生命的物体充当主语,称为有灵主语等。英汉文章图式也有差异:英语篇章的组织主要是直线型,文章开始就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先提出话题或结果,再把原因和过程娓娓道来。汉语篇章的组织主要是迂回式,语篇的开始往往是从外围问题人手,陈述主要事情的手法委婉曲折。

让学生了解以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可以使他们在用口语表达时尽量用规范的英语语言形式,有意识地突出典型的英语文章图式,并且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等,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从而说出准确、地道的语句。

英语情境教学在语法中的应用(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3)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通过分析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教师在实际口语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建立语音图式。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重视英语口语表达,因此语音语调受方言影响严重,甚至让人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组成小组利用现有音像资料来进行模仿,让他们感知英语的纯正语音,其中包括单词的发音、句子重音、强读、弱读、连读、同化及节奏等方式。要求模仿时吐词清晰,口形到位,抑制母语对英语的发音容易产生负迁移的音素的学习,使嘴与大脑逐渐协调起来,建立起新的口腔肌肉的运动模式,促使语音语调标准、地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录下自己的对话与原文录音进行对比,分析英语语音语调的规则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自己的发音。总之,这些得力的措施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语音图式。

2.帮助学生构建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即一般关于各种主题的内容知识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给说话者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基础。背景知识能促进篇章主题的理解,只有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才能讲出引起共鸣的话语,充足的背景知识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语言教学不能在真空中进行,内容都有其内隐的文化信息,如果只积累语言图式而忽略相应的内容图式,就会没有素材可表达。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构建话语的内容图式,可采取以下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中尽可能挖掘素材,为学生提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和文章;其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广泛查询与主题相关资料,并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宽知识面,充实和积累内容图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讨论、编排短剧等活动来丰富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构建应用所需的新内容图式,从而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

由于口语对话语速较快,二语学习者很难适应这一过程,往往在交谈中停下来进行思考,从而给交际带来了不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调用学生所学的一些习语图式,如:in my opinion, personally I think, shall I say, I guess/believe/suppose/bet, as far as I know, according to my knowledge等来弥补其语言知识的不足,保证口语语篇形式和意义上的连贯;同时在叙述这些起流利作用的习语图式时,学生能将语速稍微放慢,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即:思考的速度要比讲话的速度快得多。总之,在对话中灵活运用起流利作用的习语能达到交际的目的,符合口语及时交流,快速有效的特征,从而减轻认知、加工处理信息的负担,避免因二语学习者语言加工能力的局限而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4.创造语境,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系列图片,给学生创造语境,提供想象的介质,为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展示一个新天地。要有目的地教会学生灵活驾驭语言,按照图中的主要信息,用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有创新地对原文进行一番增删的处理,指导学生根据特定语境的要求和交际的需要如何即兴发挥,说出恰当的、得体的话语,促进英语知识的不断巩固和提高。例如:在学完课文The Crime of the Century之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于是就通过多媒体展出该课文中第四段的系列图片,训练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由于图片形象逼真,在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应的语言图式的同时也起到“自下而上”反向驱动的作用,为内容图式的激活提供了必要的线索,有助于学生进行编码、重组,创设出如下的语境:

Perrugia was eager to confess that he was wholly responsible for the stealing of the painting,and it was not until 20 years later that the real case of the theft became publicly known.In fact,Permgia had been working for 2 master criminals. They had stolen a famous painting from a gallery for a dealer side by side.Then they had made a copy of the painting,taped the copy to the back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After that, they had taken the dealer to the gallery and asked him to make a mark on the back of the painting.Later, one of them had produced forged newspaper cuttings and the copy.However, they had already used a copy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original painting.If the dealer found that the painting was on display in the gallery, he would have to believe that it was a copy, while he possessed the genuine one.

以上表述与原文段落所描述的语言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句与句之间衔接恰当,语句地道、流畅,完全符合英美人的思维定势和认识规律。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综合概括能力在口语表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由此可知,图画能创造语境,能使学生在有限的交际时间压力下快速从大脑中提取相关的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语言加工与组合,形成符合语境的恰当表达,有效简化了进行词语选择、提取和按照语法组合成句的复杂心理活动,大大减轻即时交际中大脑的解码负担,促使学生有可能更多的关注言语内容的组织、调整语调节奏、计划更大的话语单位等等,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自然、流畅和准确。

英语情境教学在语法中的应用(图式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有图式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活和运用已有的图式知识,加强口语输出,不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合格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Cook G. Discours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 Carrel P L. Schemat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TESOL Quarterly, 1983 (12).

[3]王小明.图式理论与句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62—67.

[2]彭宣维.英汉语在语篇组织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究,2000,(5):329—334.

[3]马克莎.图式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韶关大学学报,1999,(5):60一65.

[4]虞苏美,李慧琴.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教师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本论文发表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上,刊号:ISSN 1000-9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