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以一九○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的市门头。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所以他直到十岁,这才能入小学。一九一七年赴杭州,入第一师范学校;一面为杭州晨光社②之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集《疯人》③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的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至次年,竟得募集款项,造成校舍;一面又任教育局局长,改革全县的教育。   一九二八年四月,乡村发生暴动。失败后,到处反动,较新的全被摧毁,宁海中学既遭解散,柔石也单身出走,寓居上海,研究文艺。十二月为《语丝》编辑,又与友人设立朝华社④,于创作之外,并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出版的有《朝华》⑤周刊二十期,旬刊十二期,及《艺苑朝华》⑥五本。后因代售者不付书价,力不能支,遂中止。   一九三○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也为基本构成员之一,尽力于普罗文学运动。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五月间,以左联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毕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⑦一篇。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由巡捕房经特别法庭移交龙华警备司令部,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文学上的成绩,创作有诗剧《人间的喜剧》,未印,小说《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希望》,⑧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⑨,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⑩及《丹麦短篇小说集》⑾等。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上海《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未署名。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作家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五人遭反动派逮捕,二月七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为了揭露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鲁迅主持出版了“左联”秘密刊物《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写了《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等文章,并参与起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   本文写作时因受条件限制,若干地方与事实稍有出入。按柔石一九○二年生于浙江宁海(令并入象山),一九一七年赴台州,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念书。一九一八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毕业。一九二五年春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次年回浙江任镇海中学教员,后任教导主任。一九二七年夏,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育局长。一九二八年五月参与宁海亭旁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一九三○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②晨光社文学团体,一九二一年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朱自清、叶圣陶、柔石、冯雪峰、潘漠华、魏金枝等,曾出版《晨光》周刊。   ③《疯人》短篇小说集,收小说六篇,署名赵平复。一九二五年初由作者自费出版,宁波华升书局代印。   ④朝华社亦作朝花社,鲁迅、柔石等组织的文艺团体,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成立于上海。   ⑤《朝华》即《朝花》,文艺周刊。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六日创刊,至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共出二十期;六月一日改出《朝花旬刊》,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出至第十二期停刊。   ⑥《艺苑朝华》朝花社出版的美术丛刊,鲁迅、柔石编辑。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间共出外国美术作品五辑,即《近代木刻选集》一、二集,《拾谷虹儿画选》、《比亚兹莱画选》和《新俄画选》。后一辑编成时朝花社已结束,改由光华书局出版。   ⑦《一个伟大的印象》通讯,载《世界文化》创刊号(一九三○年九月,仅出一期),署名刘志清。   ⑧《旧时代之死》长篇小说,一九二九年十月北新书局出版;《三姊妹》,中篇小说,一九二九年四月水沫书店出版;《二月》,参看《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及其注①。《希望》,短篇小说集,一九三○年七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⑨《浮士德与城》剧本,柔石的中译本于一九三○年九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鲁迅为该书写了“后记”及翻译了“作者小传”(分别收入《集外集拾遗》和《鲁迅译文集》第十卷)。   ⑩戈理基(1868~1936)通译高尔基,苏联资产阶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他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柔石译本题为《颓废》,署名赵璜,一九三四年三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⑾《丹麦短篇小说集》收柔石译安徒生等作家的作品十一篇,署名金桥,曾列为朝花社《北欧文艺丛书》之四,一九二九年四月登过广告,但未出版。一九三七年三月增入淡秋翻译的六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柔石诗选

· 血在沸——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的湖南小同志底死· 战· 夜色· 晨光· 鲁迅:柔石小传

羽太信子鲁迅(鲁迅柔石小传)(1)

(柔石作品手稿)

血在沸

    ——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的湖南小同志底死血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他死了!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们的小同志,枪杀的,子弹丢进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流着一片鲜红的血!国民党,魔脸的刽子手。狼的心,狐狸的尾巴,狗的鼻;嗅到他了,咬去他了,吞下他了!血在沸!心在烧!地球在震动!火山在爆发!帝国主义呀,记住你们的末日大风在飞沙,猛浪在卷石。从工厂的烟囱里喷出火,在犁锄上,土地溅出了血!一切,你们的一切,都在崩溃了,都在收场了!金钱,淫威,压迫,剥削,还给他们吧!大炮,飞机,毒瓦斯,电网,你们快些布置吧!这是最后的一幕,在人类斗争的历史上。血腥的历史,枪和炮的历史,地球震撼着的历史呀!我们的小同志,十六岁的人类底兄弟,就牺牲在这一幕的历史上了!——切断!号哭!恸心!子弹穿过他的脑袋。伴着他有五人,排成一列的;伴着他有五百人,排成一队的;伴着他有无数万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队伍!奋斗的队伍呀,敢死的队伍!血在沸,心在烧,我们小同志有铁的筋肉,——如火的眼睛。子弹向它们飞进去了!他做了打靶者的靶子,瞄准的黑点,他被残杀而死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全国的工农劳苦群众呀!一齐起来,解放我们自己!黄河的红水冲上两岸了,苏维埃的旗帜,在全国的山岭上飞!伟大的革命,伟大的斗争,我们的小同志,少年先锋队的队长,就死在这里面了!疯狂的夜,白色恐怖的夜。处处有狼的心,狐狸的尾巴,狗的鼻!群山号叫了!统治阶级,你们的末日,白衣,白棺,快些预备吧!你们的坟墓,工农群众,早已亲手给你们掘好了!挽歌被唱着:   “我们有锄,  我们有斧,  我们有热血,  我们有赤心!”疯狂的夜,白色恐怖的夜。鼾卧的人们是——  豪绅,  买办,  资产阶级。你们从此没有天明,你们从此不能见晨星,——“微笑你们自己底罢,  黑暗!在临死的时候!”我们的小兄弟,可敬可佩的C.Y.同志!枪杀的,你微笑而死去!这是使命,这是真理!黑夜,狂风,迅雷,暴雨,——看,斗争的末日!冲向前!同志们!我们要为死者复仇,要为生者争得迅速的胜利!血在沸,心在烧,我们十六岁的少年同志被残杀,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

一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阴森的夜。(原载《前哨》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云,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太阳啊,呜咽在灰黯的山头,孩子呀,向着古洞深林中奔跑!陌巷与街衢,遍是高冠大面者的蹄迹,肃杀严刻的兵威,利于三冬刺骨的飞雪!真的男儿呀,醒来罢,炸弹!手枪!匕首!毒箭!古今武器,罗列在面前。天上的恶魔与神兵,也齐来助人类战,战!火花如流电,血泛如洪泉,骨堆成了山,肉腐成肥田。未来子孙们的福荫之宅,就筑在明月所清照的湖边。呵!战!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呵!战!努力冲锋,战!”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夜(原载《诗刊》一九六○年三月号)

夜 色

大而黑的手掩住了人类的眼睛,谁都昏昏地如死后的麻木呀!只多着烦恼的缠绕那灵魂之梦,如死囚的挣扎于临刑之前。

一九二七年初(据手稿)

晨 光

东方微现出他的笑窝了,太阳如远征待发的壮士,门前拴着晨风中高嘶的白马,声音正激荡着壁上沉思的宝剑呀。

一九二七年 秋初(据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