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毋忘在莒),读音:wù wàng zài jǔ,出自《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

莒国古城的历史故事(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1)

莒县,古称“莒城”,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早甲骨文1500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莒国古城的历史故事(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2)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等31个城邑。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战国时期,楚简王元年(前431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后属齐地。齐威王七年(前350年),齐国修建长城,经莒境东莞北部山岭至琅琊入海。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齐都临淄,齐缗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杀。其子法章在莒被拥立为襄王,率众保莒城以拒乐毅。乐毅连克70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后燕军为田单火牛阵所破,襄王守莒而终于复国。

莒国古城的历史故事(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3)

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城阳王刘章墓、陵阳河遗址、横山抗日根据地、马鬐山风景区、屋楼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