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钢

编辑:徐晓刚

摄影术是人类在光学和化学上不断探索、进步的基础上诞生的。在最初的摄影化学方面,有两位大师功不可没。他们是德国人舒尔策和英国人韦奇伍德。是他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不断实践,并且提出了最初期的摄影化学理论。之后是法国的夏尔勒在黑房子里,得到了短暂的影像。他们都为后来的达盖尔法的摄影术诞生,以及后来发展壮大的现代银盐感光摄影技术,奠定了化学理论基础。

著名摄影理论家(与这几位科学家擦肩而过)(1)

图:用蜡烛照亮人物的头部,影子投射到白纸上。再用笔在纸上描画出轮廓。

历史上关于摄影化学方面的最早的记录,是阿拉伯的化学家哈及莫(Dschabir Lbn Hajjam),他生于公元700年,815年去世,也有人说他是在833年去世的。这位长寿的老人是现代摄影化学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把银放在了硝酸里,得到了硝酸银。

在公元1200年左右,德国的巴尔斯特(Albert von Ballstadt)伯爵的长子、马尼斯(Albertu Magnus,1205-1280),他写的书中,说到了关于硝酸银遇到光后变黑的理论。他的一些化学著作,在1651年,在法国里昂又全部出版了。

法国人法布里虚(FABRICIUS)沉醉于炼丹术,有一天,他躲在他的实验室里,像往常一样作他的药剂配置试验,他在银盐中放进海盐,得到了氯化银的沉淀物。他把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后,发现这个白得象奶的物质,只要一经阳光照射,就马上变黑了。法布里虚继续研究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他写了一本名为《金属》的技术书,发表于1556年,他说物体的投影,通过一个玻璃滤镜,在一个角质银的涂层上,固定成黑色和灰色。这个颜色是能够变化的,可以随着某一局部被完整地照射,或者仅仅被散射光照射,而变成黑色或灰色。

英国的化学家博依勒(Robert Boyle,1623-1691),是一个声势显赫的家庭的第14个孩子,他在1663年,发现了氯化银经过光照后,会变黑。1694年,巴黎的医生兼化学家奥姆拜尔(Wilhem Homberg,1652-1715)用一个小的牛骨盒,放在硝酸银里,取出后,在阳光下晒。结果牛骨盒变黑了。

比较系统地发现银盐感光原理的,是德国的舒尔策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先生,他在Altdorf大学任教的医学教师,同时也是拉丁语教师和阿拉伯语教师。他也在1727年,发现了硝酸银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黑。他把硝酸银和白粉混合。再把这些白色混合物放在玻璃瓶子里,在阳光下晒,结果面向阳光的一侧变黑。他又在瓶子前面放上一张镂空的纸,暴晒后,镂空的花纹部份也变黑了。他得出结论,并不是温度变热使物质变色,而是光的作用。

法国的夏尔勒Jacgues Alexandre Cesar Charles(1746年生于Beaugency,1823年去世)是物理学教授,在著名的索邦大学任教。这个时期很多画家利用光线照射到人物的侧面,在纸上描画出人的轮廓。1780年,夏尔勒根据这个原理,他试着把这个头像给固定住。他的实验课有很多人来听,他把屋里的门窗紧闭,遮住光线。只露出一个小洞,使得阳光行程光束射进屋里。这一束太阳光把他的一个学生的影子投射到白纸上,形成一个影子。这张白纸预先涂上了氯化银。通过阳光照射,被遮住的部分(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就变成白色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黑白分明的准确的影子的影像。人们在课堂上互相传递这张纸,都觉得不可想象。但是很快,教室里的光线把白色的地方也慢慢地照黑了,人的影子也逐渐从纸上消失了。他试着用黑盒子,想在黑盒子里得到这个影子,但是没有成功。

著名摄影理论家(与这几位科学家擦肩而过)(2)

图:夏尔勒用太阳在银盐的纸上晒,得出了一个人物的头部轮廓的图像。

英国的物理学家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1771-1805),也做了一个与夏尔勒教授相似的试验。他是用纸的屏幕浸上硝酸银。放到黑房子里面,经过阳光的照射,得到影子。但是也只能在黑暗中保持这个影子。一直到了1802年,他又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他试验了硝酸银对阳光的反映。他在涂过硝酸银的皮革上,放上不透光的树叶,在阳光下晒,结果皮革上未被盖住的部份变黑,而树叶的部份是白色的。他也在经过处理的纸上,复制了一些不透光的东西。但是他没有能长时间地固定住,时间长了,这些影像就消失了。

韦奇伍德的同事,英国人埃尔斯谢尔( John Frederik William Herschel,1792-1871),发现了硫代硫酸钠的定影作用,但是他还没有把他的发现与银盐能够变黑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埃尔斯谢尔和韦奇伍德在Birmingham地区的同一间公司工作。公司的名字叫“月亮”(Societe Lunaire),有十多个工作人员,都喜欢研究些小发明。这两个每天见面的同事中,韦奇伍德知道如何晒制出影像,埃尔斯谢尔知道如何固定住影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过对方。如果这两位近在咫尺的科学家,能够及时沟通,共同努力,也许摄影术就能提前发明出来了。不过,阴差阳错,万众企盼的摄影发明,最终与这两位科学家擦肩而过了。

如何能够使阳光照射的影像固定住?这一难题让夏尔勒教授、韦奇伍德都为之却步。这个问题最后被两位天才的法国人尼埃普斯和达盖尔解决了,并且发明了摄影术。

(下期将继续与您畅谈摄影史话)

作者简介:

吴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法国职业摄影家组织AGESSA成员,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从2002年起至2018年,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任职文化活动部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