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对父子,排兵布阵,能征善战,立下赫赫功劳,官至丞相,可惜临终结局都不太好,他们是谁?汉朝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也。

先说父亲周勃,从沛县开始跟随刘邦,参与推翻秦王朝暴政,为刘邦楚汉相争出力,用刘邦的话说:周勃虽然缺少文辞才华,但是忠心耿耿,将来安定刘姓江山,非周勃莫属。刘邦临终前和几位重要大臣一同喝了白马血的酒进行“白马盟誓”,主要内容是“非刘不王”。当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大封诸吕,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等老臣联合刘姓皇子荡平诸吕,又拥立了代王刘恒继位,可谓对刘邦忠心不二。

然而,到了文帝朝,周勃被任命为宰相,后免官回到家乡绛县,人称绛候。他每次遇到河东郡守来到绛县,都十分紧张,担心被害,让全家人手持兵器,严阵以待。不久,有人告他谋反,被下到牢狱里,受到狱吏侮辱,花费千金给狱吏,狱吏用木板写着一句话“让公主证明”,公主就是周勃的儿媳妇,周勃再打点汉文帝的舅舅薄昭,薄昭给薄太后求情,薄太后给汉文帝刘恒发话:“周勃原先有兵权的时候不谋反,现在住在一个县里,谋的哪门子反?”周勃释放,这时候,周勃才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曾经统领百万大军,现在才知道狱吏的尊贵啊!”

再来说儿子周亚夫,治军严谨,当年匈奴来犯,汉文帝除了安排前线将领之外,还安排三路人马驻守京城附近,其中灞上一支、棘门一支,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前两个驻军之地,长驱直入,而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戒备森严,守门士兵说:军中只知道将军命令。没办法,汉文帝让收下人拿着皇帝的信物才进军中。回来后,汉文帝连连赞叹:前两个驻军简直如同儿戏,只有周亚夫才是真防守啊!汉文帝临终前,对继位的儿子说:遇到大事,可托付周亚夫。

到了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叛战乱,指挥若定,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丞相,然而,周亚夫在几次朝廷上和汉景帝意见不一致,惹得汉景帝不痛快,一次关于废掉栗太子,周亚夫反对,最后还是废掉了。一次是匈奴来投降,汉景帝要封这几个投降的匈奴将领为候,周亚夫反对,认为这些不忠的人,不能封赏。汉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纳。”还是封了。

周亚夫称病不朝,被免去丞相职务。不久,汉景帝又召见条候周亚夫,给他面前放一块肉,却没有给刀叉筷子,周亚夫无从下手,就向管宴饮的官吏讨要,汉景帝说“这还不满足你吗?”周亚夫谢罪退去,汉景帝望着周亚夫的背影说“这不是一个伺候少主的人!”

周亚夫因为被人告发谋反入狱,起因是他儿子购买500副铠甲准备给周亚夫陪葬,可是没给运送铠甲的雇工辛苦搬运费,雇工一怒之下,告周亚夫儿子谋反,事情牵连到周亚夫。负责审讯周亚夫的廷尉逼迫很紧,周亚夫绝食五日而死。

我们会说,当初周勃何必要举家严阵以待官员来绛县巡视呢,如果他平平常常就好了。我们又会想,如果周亚夫打点好抓他的廷尉就好了。历史扑朔迷离,谁又能料到结局会是这样……

文景之治周勃(虎父无犬子周勃)(1)

文景之治周勃(虎父无犬子周勃)(2)

文景之治周勃(虎父无犬子周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