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治大国如烹小鲜”“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各国各地均有自己的文明形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也是历史必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经典妙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方才有真朋友。这8个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恕道”,一个“恕”字,道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在于要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一般来说,物理距离的远近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但是,物理距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两个人是否亲密,却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真正决定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的,是心理上的距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想发展,没有合适的人去实践,那只能是空想。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所以,如何合理地去运用人才,把握住集聚人才的大举措。而培养集聚人才,则需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从政。人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所谓出发点,就是“修齐治平”的“修”字。在中国人看来,任何设计再精妙严密的政治体系,最终需落实到具体个人。因而,个体的修养水平是基础性的,能“修其心治其身”是为政者的基本素养,也是从政前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