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喜嗔喻:现场证明

从前有许多人,坐在一间房子中,谈论某人的品行。其中一个人说道:『说起这个人,一切都不坏,就只有两样不好:一是好发脾气,二是做事太鲁莽。』不料他谈论的这个人正好从门外经有过,听到了这番话,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一脚踹开门,走进屋里,抓住那个说自己坏话的人,举拳就打。

一旁的人问他为什么打人,他回答说:『我今天要问问他,我究竟什么时候好发脾、做事鲁莽?倒让他说我经常这样,所以我要揍他。』

一旁的人异口同声地说道:『以往就不去说它了,你这坏毛病现在不是得到证明了吗?还有什么值得护短的?』

这个故事譬喻世间的饮酒之人,沉迷于饮酒,为此做出许多荒唐的事,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人们一旦批评他,他却不能承认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反而为此而生气,于是他就想证明过度饮酒没有坏处,以反驳别人的批评。这个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人,不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对批评他的人产生怒气,甚至为此做出更为荒唐的事情,去打别人。可知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愚蠢,而由此产生的痛恨甚至要打人的行为,就不但是愚蠢,而是荒唐了。

世间大凡自以为是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却总是忌讳别人批评自己。其实,护短本身就是值得批评的毛病。护短并不能阻止别人的批评,而只能使自己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甚至还会引出更多的毛病。所以说,这种人是越护越短,最终将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杀商主祀天喻:向导不可杀

从前有一批商人,要到海上去做生意,但不知道如何到海上去,必须要找个向导才能去。于是大家一起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向导,请他带路,当即就出发了。

路经茫茫的荒野,荒野中有一处祭祀天神的庙宇,据说必须要杀一个活人祭天以后,才能通过此地。这批商人聚在一起商量说:『我们这伙人都是一块儿出来的,又都是亲戚和同乡,怎么能够杀来祭天呢?只有这个向导,是个外人,正好可以祭天。』于是他们就把向导杀了去祭天了。

刚刚祭完天不久,他们就迷了路,不知往哪里走好,走了许多天也走不出荒野,最后都困死在荒野里。

这个故事譬喻一些人不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佛法。他们想进入佛教的广阔天地,这就象要去海上取得珍宝,为此他们必须按照佛教的规矩修行善法,这就好比是前去大海的向导,以此作为自己的导师,以求真正弄懂佛教的道理。但他们却不明白这一点,在遇到某种利害冲突时,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佛教修行的善法,回到平常不合佛法的做法上去。如果这样来求佛法,那是永远不会得到佛教的佑护。就象这些商人杀死了向导,又怎能到海上找到珍宝呢?

人生本来就有许多令人迷惑的事情,应该虚心地向圣贤求教,真心相信他们的至理名言,好好地体会其中的意旨,以此来消除自己在人生中的迷惑。但人们在许多具体的现实利益面前,就会忘掉信仰,忘掉应该遵守的规则,这也象为了去海上寻求珍宝而杀掉向导一样,他们最终不会到达海上而获得珍宝,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世间还有些人只知爱惜自己,而不能善待他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别人,到头来还是损害自己。因为自己和别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共生之物』,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很难生存。道理人人懂,但做起来不容易,原因就是受到损害或走向毁灭的双方有个先后时间问题,使人不容易把二者放到一块儿去联想。不过,若能常常以史为鉴,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增长一点见识,也许会少干一些类似的蠢事。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愚笨的国王

从前有一个国王,王后刚生下一个女儿,国王很爱这个女儿,希望她立刻长大,于是就叫来一个医生,对他说:『你给我一种药吧,它能使我的女儿吃了之后马上就长大。』

医生回答说:『我给了你女儿这种良药,能使她吃了之后马上长大。但现在一时间手头没有这种药,必须得去寻找。不过请大王也答应我一个条件:在我去采药的期间,大王不要去看公主。等我采药回来给她吃了,再把她带给大王看。』国王听了这话,满口答应。

医生便到远方采药去了,这一去就是十二年。他得了药回来,给公主吃了,当即就把她带到国王那里。国王一见,喜欢得不得了,自言自语地说:『这真是一个好医生啊,我女儿一吃了他的药,立刻就能长得这样大了!』

随后,命令左右近臣赏赐给医生很多珍宝。当时很多人都暗地里嘲笑国王的无知,竟然不晓得算一算公主的实际岁数,只是看她一下子长得这么大,就认为是吃了药的结果。

这个故事譬喻世人也往往就象这个国王,他们也会找到有知识的高人向他请教,提出自己的要求,想让这种高人马上就授予自己同样的智慧。高人知道这种人不想通过艰苦的努力来掌握高明的道术,就会教他一些方便法门,希望他们循序渐进而向高深的智慧前进。但世人并不懂得方便法门与真正的高深智慧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真正的高深智慧不是通过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马上掌握的。于是就把这种方便法门当做了真正的高深智慧,以为只要学会了这类方便法门就能成为如同高人一样,具有高深的智慧。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高深的智慧都要人们付出艰苦而长期的努力才能逐步地认识和掌握,突然一下子就象高人一样的想法,就象这个国王,想让女儿一下子长大,那是一种愚蠢。所以这个医生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让愚蠢的国王相信自己的女儿在一天之内就长大成人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任何蔑视规律和过程的人都是愚蠢的,尽管他们的愿望是美好而天真的。好在这个愚笨的国王欺骗的是他自己,中国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中的蠢人,欺骗的也是自己,而伤害的是禾苗。

某种强烈的欲望,往往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骗子所以得逞,就在于他摸准了人们心里的强烈欲望。人们若能冷静一点,这些骗子还敢乱来吗?

百喻经的故事35字(百喻经里的故事)(1)

古人手写佛经

百喻经的故事35字(百喻经里的故事)(2)

古代版刻佛经

百喻经的故事35字(百喻经里的故事)(3)

古代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