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毛主席有一匹小黄马。

这匹小黄马可谓长征中的一位功臣。它的灵性估计比唐僧骑的白龙马还要大,有一次夜宿时,他还让毛主席躲过一劫呢!

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可以说居无定所,吃苦受累不说,还时时会身陷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之中,因此说,人睡觉都要支棱起半个耳朵,一有点动静,部队就要立即转移。

黄骠马嘶鸣惊天地(黄马发出一声古怪的嘶鸣)(1)

长征之前,红军第九军团罗炳辉率部急行到梯子岩时,因为战士长途跋涉,到了晚上,早已精疲力竭,于是准备在此宿营。

半夜时,梯子岩北山后面出现急速移动的火把,站岗的士兵立即把这个情况报告了一位姓崔的团长。

当时崔团长并没有重视这个事情,只是说:“黔北贫苦人多,深更半夜可能是讨饭回家的!”然而一转身又睡着了。

就是这个大意,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是一股半夜偷袭的黔军,红军因为仓促应战,不仅被动,而且得利尽失,造成了重大损失。

毛泽东听闻此消息,大发雷霆,批评罗炳辉说:“刚刚打了几场胜仗,就麻痹大意!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所以说,长征途中,有看得见的危险,也没有看不见的风险,可以说危机四伏,稍微一个大意,就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黄骠马嘶鸣惊天地(黄马发出一声古怪的嘶鸣)(2)

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借宿在一个农民家里。他看了一会儿书,准备躺下休息,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小黄马古怪的叫声。

毛主席一听,连忙起身,他叫醒和他一起宿舍的战士:

“赶快通知部队,我们立即转移!”

警卫战士睡得迷迷糊糊的,听了这个命令,不解地询问:

“主席,这是怎么了,深更半夜的!”

“小陈啊,”毛主席长征时的警卫员叫小陈。因为朝夕相伴,小陈也不是很惧怕毛泽东,毛主席在处理军机大事时,小陈还敢和毛主席开几句玩笑呢。

有一次,午后,毛主席问小陈:

“小陈啊,你觉得我这个人是不是很令人生气啊?”

小陈说:“没有啊!”

因为他也不知道毛主席这话是什么意思。毛主席说:“我这个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都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候还会和别人吵上几句,你说,我这个人是不是令人讨厌啊?”

小陈一听明白了,于是真诚地说:“我觉得这倒不是的,因为大家听了您的话,后来印证都是对的啊!”

小陈略一沉吟,又接着说:“不过,大家有时候背后也会议论你一两句,说你带着我们尽走路,也不打一场大胜仗!”

这是发生在土场之战后的一件事情。说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啰嗦,不靠主题,其实,就是展现毛主席在长征途中不同的侧面。

小陈抱怨归抱怨,但是执行主席的命令那是绝不含糊的,他立即通知战士迅速起身,收拾好行李,立即转移了。

他们在漆黑的夜里,踏着泥泞,悄无声息地走着。警卫员小陈凑近毛主席:

“真的有敌人吗?”

“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小陈望了望四周。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也听不到任何动静,他撇了撇嘴:“我才不相信呢,我估计主席有什么锦囊妙计吧!”

毛主席被小陈逗笑了,说:“我哪有什么锦囊妙计,只不过善于听辨风声了!”

“你听到什么风声了?”小陈立即来了兴致。

“你刚才没有听到小黄马的嘶鸣吗?”

“听到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小陈嘟囔着。

“小黄马的感觉是比我们人强的!”毛主席说,“马,是最通灵性的动物,春秋时,管仲带着部队迷了路,是一匹老马把他们带了出来,今天小黄马一声怪鸣,那是给我们示警啊!你想,我们呆在老乡家里,不仅自己危险,也会给老乡带来危险啊。所以我们采用了三十六计里走为上计!”

“主席的知识真丰富!”小陈带着点恭维的语气。

黄骠马嘶鸣惊天地(黄马发出一声古怪的嘶鸣)(3)

此时,突然从刚才宿舍的村庄里传来了混乱的人声,果然是一支国民党部队,他们得了一个情报,熄灭了火把,前来搜捕宿舍的红军大人物。

黑夜中,小陈伸了伸舌头:“真险!”

他又不得不再一次佩服毛主席:“主席,你真神啊!”

小黄马伴着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小陈亲昵地拍了拍马的脖子,小黄马高傲地把头往旁边让了一让。

这匹小黄马已经跟着毛主席两年了。彼此之间似乎早已成了忠诚的朋友。这匹小黄马毛主席也很少骑,有时驮着书,有时候驮着行李,还有战士受伤了,它就成了伤员的脚力。

过草地时,它还常常扮演着身陷泥泞战士的救命稻草。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小黄马也积劳成疾,最后病死了。

毛主席非常伤心难过,还立下了“三不准,不准剥皮、不准吃肉、不准拔马尾”,将它葬在凤凰山麓一带,以此方式纪念这位特殊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