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松江府有一位富贾,巧言善辩,头脑灵活,年轻时走南闯北积累下了万贯家财,后来回到家乡为富不仁,经常干一些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事情,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民间小故事案发现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民间小故事案发现场(富人骚扰隔壁女子)

民间小故事案发现场

明朝时,松江府有一位富贾,巧言善辩,头脑灵活,年轻时走南闯北积累下了万贯家财,后来回到家乡为富不仁,经常干一些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事情。

有一次,他盯上了邻家的新寡小娘子,隔三差五闯入她家骚扰,这位美貌的小寡妇再三忍让,实在被逼无奈,只能含泪去县衙告官。知县久闻这个富贾的恶名,早就想好好教训他一顿为百姓除害,得此机会,当即让衙役前去拿人。

富贾来到公堂,自恃富甲一方,毫不在乎,甚至在听完知县对他的控诉之后倒打一耙,假惺惺地喊起冤来。

知县强忍怒火,装作惊奇地问:冤从何来?

富贾反问:大人以为我家财几何?可是那抠唆拮据之人?

知县摸摸山羊胡,答道:你家底殷实,钱财盈库,确实不缺银两。

富贾笑道:以我财力,纳一房貌美小妾易如反掌,何苦要背上调戏妇女有伤风化的罪名,去骚扰隔壁的小寡妇呢?

知县正色道:那为何这小娘子执意要告你?莫非你想告诉本官她在诬告?

富贾顿时换了一副愁容,苦大仇深地说道:大人所有不知,这小寡妇与我为邻,早就想多占一分我宅墙基地,今年早先时候,更是偷偷将篱笆往我处修过来,我几度上门与她理论,却不知被好事者以讹传讹,说我上门调戏她,何其冤也?

知县明知富贾信口雌黄,却仍耐着性子听他狡辩。

富贾见知县默不作声,表演欲望愈发强烈了起来,捶胸顿足地说道:哎,也罢,这事儿也怪我,我明知她刚刚丧夫,日子困顿,却不知体量,要不大人您就判我输吧,我愿意承担骂名,可千万别让她再背上诬告的罪名,不然她可就太惨了!

而一旁老实本分的寡妇见富贾竟然如此恬不知耻,颠倒黑白,一时间气急攻心,无从辩起,张口结舌忘了说话。

这知县阅人无数,看罢两人的神情姿态,自是心里有数,于是计上心来,随手一拍堂木,对着寡妇喝到:你这刁妇竟然无理取闹,悍然诬告他人,今天不治你,本官该如何对得青天大老爷这个名号?来人,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话毕,知县回过头对富贾嘿嘿笑道:富不忘本,为了体谅新寡之难甘愿背黑锅,幸而本官兼听则明,不然真要错怪于你了。

富贾以为知县完全落入了他的诡辩圈套,却又害怕二十大板把小娘子的身子打坏,慌忙说道:大人,念其初犯,不如从轻处置吧。

知县笑了,说:你还是个大善人,那就听你的吧,此案了结,不过请你先别回去,我想让你留在这陪我审案。

富贾作了一个揖,恭敬不如从命,大摇大摆上前来到知县身边的公案,一屁股坐下,看着堂下威武肃立的两排衙役,再看看头顶那块“明镜高悬”的巨大牌匾,悠然生出一丝人上人的优越之情。

过了一小会,有人击鼓,知县升堂。

原来是一桩银两纠纷,一男子对知县说道: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小人两年前借给同村刘二纹银十五两,他至今未还,眼下我八十岁老母身患恶疾,用药加剧,等钱救命,我。。。我。。。

话音未落,知县望向一旁的刘二,刘二一脸羞愧,答道:老爷,我是欠着张大壮的银子,也并非恶意赖账,而是我确实是没有办法,前年庄稼歉收,一家人堪堪能果腹,今年大旱,我的三个娃儿,在家里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眼瞅就要饿死了,实在是还不上啊。

知县听完百感交集,这是一桩糊涂案,按理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这刘二和张大壮,判谁输谁赢都不解决问题啊。

知县笑眯眯问身边的富贾:大善人,本官以为堂下两人之案的根源,在于灾年不利,望你能心怀善念,救此二人的燃眉之急,意下如何?

富贾仿佛吃了一只苍蝇,但被扣上“大善人”的帽子,又不能开口拒绝,只得咬着牙装作若无其事,说道:好好好,我这就差人回家取银两。

知县大笑:取银两这等小事,何须你亲自去一趟?我让衙役去便是了,你还是坐在这里陪我继续审案。来人啊,去大善人家中取纹银三十两。

富贾吃惊道:大人,可是这刘二只欠张大壮十五两啊,为何要取三十两?

知县正色道:本官知道啊,可是你没看见他俩都已经穷得快活不下去了吗?何不行善行到底呢?

富贾一脸苦相却又无可奈何:大人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紧接着上堂的,是一位看着疯疯癫癫的汉子,他状告自己媳妇不持家节俭,喜欢花钱,去集市上买成匹成匹花布做衣裳。

知县听完诉告,不由皱起眉头对犯妇说道:你这妇人何以如此不明事理,你丈夫既非商贾,也不是官员,只不过是一名酒楼跑堂的小厮,每月节钱不过三两纹银,你就算不知体谅,也该为自己两个儿子未来打算,为何成天沉迷购买花布遍身罗衣?

见堂下犯妇默不作声,知县叹了一口气道:虽然你犯的是小错,但本官今日必须要略施惩戒,让你明白为妻之道。来人,杖十五!

谁知话音刚落,汉子突然慌了神,老爷,我媳妇虽然不对,但是你要打她,我心疼啊。

县官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道:你心疼你的妻子,固然是人性本善,但不施惩戒,又难以彰显法律之威严,这让本官如何是好?

知县意味深长地望向富贾,假装感慨道:不如由大善人替这位犯妇挨上十五大板,既可以力挽世风,又能成全这位汉子的护妻美意,不知意下如何?

不等富贾回话,知县立刻命人将其拖到堂下,结结实实地打了十五大板,富贾吃痛不过,大叫饶命。

打完后,衙役将其拖回公案,知县笑眯眯地说:大善人还扛得住吗?我这里积案如山,如果你不嫌弃,不如你留在此处十天半个月,与我一起统统审完如何?

倒霉的富贾这才明白,原来知县早已看穿他的本意,他不知道接下去自己还要面对什么,如果只是罚银两和打板子倒还罢了,万一是命案,让自己砍足黔面,甚至斩首凌迟,这不是白白折了性命吗?

一想到这,富贾吓得当场跪倒,不停地叩头求饶:老爷饶我狗命,小的该死,千不该万不该骚扰邻家寡妇,更不敢在公堂上颠倒黑白在您跟前耍嘴皮子,求您放过小人!

知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既然你知错认罪,我姑且放你一马,念在你刚才毕竟交了银子又替人挨了板子,也算小善一桩,本官善恶分明,就让人护送你回家,路上将你方才的“善事”好好地沿途传颂一番,你可不能拒绝呐。

富贾此时早已没了早前的锐气,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回道:小的听命,小的听命。

以恶治恶,恶无以止,以善治恶,又将纵容恶的泛滥,这位古代知县的做法尽管不太符合当下社会的法治精神,但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出古代法官独特的善恶观和行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