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鱼细说《白眉大侠》第40期)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单田芳的经典评书《白眉大侠》,这部书在某些故事情节上虽然没能如金庸古龙武侠小说那样多次修订打磨至圆润无缺,但三鱼一直觉得在人物出彩度和故事的精彩度上来看的话,《白眉大侠》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白眉大侠武圣人于和跟谁是师兄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白眉大侠武圣人于和跟谁是师兄弟(武圣人于和把他培养成一流剑客)

白眉大侠武圣人于和跟谁是师兄弟

三鱼细说《白眉大侠》第40期)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单田芳的经典评书《白眉大侠》,这部书在某些故事情节上虽然没能如金庸古龙武侠小说那样多次修订打磨至圆润无缺,但三鱼一直觉得在人物出彩度和故事的精彩度上来看的话,《白眉大侠》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书。

出彩的人物是一部好书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出彩的人物有时候不仅仅局限在故事里的正面角色之中,譬如《风云3》中的大反派帝释天,叱咤武林的聂风和步惊云他玩弄于股掌之中,本已获得长生的帝释天为了实现不老的梦想开启了近乎疯狂的屠龙大计。

帝释天成为《风云3》中颇具看点的反派高手,而在《白眉大侠》这部书中,也出现了一个很有看点的反派高手,他便是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夏遂良。

一、不可一世的金灯大剑

在武侠评书中,要从江湖义士混成侠客是比较难的,譬如《三侠五义》中的大五义(也称为五鼠),他们终其一生也没能成为侠客,锦毛鼠白玉堂原本有成为侠客的资质,可惜他壮志未酬却身陷冲霄楼,其他四鼠又混了大半辈子,终究还是一个义士的身份而没能成为侠客。

其实,在侠客中也有着不同的等级,比如昆仑侠、大侠、名侠、豪侠、义侠都比一般侠客的身份要高,而在侠客更高一个段位的剑客中也分三六九等,武圣、剑圣、剑神是剑客中的魁首,剑魔、大剑、名剑属于一流剑客,普通的剑客和剑侠只属于这个段位中的末等角色。

论身份金灯大剑夏遂良放在剑客堆里属于人杰,论武功造诣夏遂良已经接近于剑客中的魁首,放眼整个武林可以稳胜夏遂良的人屈指可数。

在夏遂良这一辈的武林高手中,可以说夏遂良是独占鳌头。诸葛元英的师父是武林三圣之一长发道人雪竹莲的徒弟,论身为他也属于上等的剑客,可诸葛元英与夏遂良交手十几个回合就被夏遂良一掌震出十几步远昏死过去,由此可见夏遂良这位金灯大剑的武功之高。

上三门的总门掌白云剑客夏侯仁在三教堂也与夏遂良比斗过,这两人一动上手不到十个回合,旁边的白云瑞就发现自己的师父夏侯仁不是夏遂良的对手而节节败退,夏侯仁眼见在掌法上讨不到便宜便与夏遂良拼起内功来,可论内功根基夏侯仁仍旧不是夏遂良的对手。

也正是有了这几次傲人的战绩,夏遂良开始变得狂傲起来,目中无人的夏遂良居然只身斗八位老剑客,虽然这八位武林中的老剑客联手也未能战败夏遂良,可精疲力尽的夏遂良却吃了大亏,因为不可一世的夏遂良在力竭时还卖狂地要与小剑魔白一子比斗,最终他这位堂堂的金灯大剑败在白一子的佛光剑下。

二、把武圣人坑惨的接班人

夏遂良属于典型的高战力低智商的人物,他的低智商又非是纯粹的智力不足所导致的,夏遂良的盲目自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的野心和私欲也时常让其丧失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判断的能力,这种人往往会陷入自己很聪明的自我陶醉之中,譬如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杨修,他只乐此不疲地去猜别人的心思,却始终不去思考自己的处境。

当卧佛昆仑僧把夏遂良请到三教堂去助阵时,夏遂良只觉得可以借着自己的师父是武圣人的威名以及自己那盖世武功去风光一把,可他却不知道当他决定替昆仑僧等人出头时自己已经实打实地坐上了贼船。

在三教比武大会上,夏遂良折了一名弟子开始气急攻心,此后他从一个武圣人接班人的角色,迅速转变了与上三门作对的领头羊,可他这位领头羊后来的所做作为却被卧佛昆仑僧、阴光大法师古月等人牵着鼻子走,最终夏遂良把这群在江湖上兴风作浪的歹人全部带上了小蓬莱碧霞宫。

武圣人于和原本并不待见这群心怀叵测之人,可架不住夏遂良这位大弟子不断地颠倒黑白来搬弄是非,最终武圣人也被夏遂良坑上了贼船,失去公心的武圣人成了包庇坏人的罪魁祸首,最终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三、普渡婉拒夏遂良

论岁数夏遂良要比白云剑客夏侯仁、寒江孤雁尚云凤、一字娥眉女马凤姑、白衣神通小剑魔白一子这四位要大,夏遂良其实入门比较晚,可夏侯仁却称呼夏遂良为师兄便是这个原因。期初,夏遂良被老剑客石宝山带上峨眉山要拜八十一总门掌普渡为师的,可普渡看了看夏遂良后却托词已收了四位徒弟精力不足给婉言拒绝了。

普渡与老剑客石宝山的交情莫逆,按说普渡不会拒绝石宝山的这个请求,毕竟普渡执掌峨眉派这个大门户正需要帮手,况且此时普渡刚收了白一子为徒不久,教一个徒弟也是教,同时教俩也不用费两遍功夫。

再说这时夏侯仁、尚云凤、,马凤姑已经学艺有小成,即便普渡没有更多的精力教夏遂良,他足可以让大徒弟夏侯仁代师传艺,可普渡却仍然是驳​了好友石宝山的面子,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四、夏遂良有狼顾之相

普渡虽然没有收夏遂良为徒,可他仍然要给自己的好朋友石宝山一个台阶下,以免伤了彼此多年相交的情谊。普渡写了一封介绍信把夏遂良推荐到小师弟于和的小蓬莱碧霞宫,石宝山想到于和号称是武圣人,夏遂良若能拜于和为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石宝山也就答应了。

普渡不愿收夏遂良为徒,其主要原因是普渡看出夏遂良这个人非是纯良之辈,按照以前评书的说法夏遂良虽然跪着老老实实,隐约之中却有狼顾之相,这类人一般来说城府极深并且翻脸无情。普渡的传人要么会成为武林名剑,要么可能成为上三门乃至八十一门的接班人,他自然不会收夏遂良这类人为徒。

其实,普渡写这封介绍信只是给石宝山一个交代而已,他认为自己能看出夏遂良身上的端倪,那么他的师弟于和也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夏遂良去小蓬莱后自然也会被于和委婉地拒绝,可是让普渡没想到的是于和见夏遂良的武学天赋过人便收了这个徒弟。

五、传艺要注重品德

武圣人于和这个人物有点像是《封神演义》里的通天教主,他是一个本着有教无类为原则的宗师,所以他的门户中的弟子星罗棋布势力庞大,他能迅速掌控武林中“五宗十三派”里的昆仑和莲花两大宗派便是这个原因。

武圣人于和的传人中鱼龙混杂,禀性纯正的侠义之士有之,心术不正的奸诈之徒亦有之,于和身边的护法飞天灵狐潘炳辰便是一个主张正义的老剑客,而九头神雕纪成达、一气仙孔亮、金灯大剑夏遂良等人就是品质恶劣之人。

夏遂良为了顾全自己金灯大剑的名号,他居然坐视昔日曾救过他的命又带他四处拜师的大恩人石宝山被害,夏遂良又默许手下人对昔日的至交好友茅山二圣下狠手,可以说夏遂良就是一匹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也无怪乎普渡早就看出他有狼顾之相来。

武圣人于和被夏遂良这位顶门大弟子连累到身败名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咎由自取,他只传给了夏遂良一身盖世的武艺,却没有传给夏遂良一个优良的武德。

三鱼觉得老师们在传艺时无论是传武还是传文,考量学生的悟性和资质固然很重要,可更重要是要考察学生的品德,一个品质不好的人你教给他的本事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武圣人于和被夏遂良连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有青梅你有酒,温一温旧故事也能品出新滋味,读书不在于你读了多少,也不在于你读的是名著经典还是野史传说,关键是你能否从书中品出世间百态之道和人情冷暖之理来,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欢迎留言与三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