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楷书、行书、草书,或楷体、行体、草体等等。那么,楷书与楷体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还是各有其意有所区别呢?由于关于“字体”和“书体”在文字学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概念界定和内涵注解,人们长期以来都没有搞清两者的含义与内涵,经常被混为一团,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认知和运用状态。

字词典中关于“书”的解释之一是指写字、记录。另一层含义是指字体。如楷书、隶书等;而“体”的原意指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上部,如肢体。另指文字的书写形式。如楷体等。即使如此,我们也很难分清楷书与楷体的区别。

但从汉字演变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汉字所形成的不同写法与形体表现形式以及人们习惯地称谓而言,将它们分为刻符、甲骨文、金文(铭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总体性书写种类的区别。也就是说,人们见到一种字时,首先判断的是书写体种。首先认知的是这是一幅楷书字、隶书字或篆书字等等。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2)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3)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4)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5)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6)

而字体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和书体一样指文字的形状特点,二是指某一书家或某一流派的书法艺术风格。如王羲之写的楷书字,首先从体种上判断是楷书体字,但重要的是这一楷书字具有王羲之鲜明的笔法与结构特征,让人一看就能识别出它出自王羲之之手。因此,准确的说法是“王体楷书”。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则准确称谓则是“王体行书”。甚至一见都知道是王羲之写的行书,而且书写的内容是《兰亭序》。甚至一提起《兰亭序》或见到字,大家都简称《兰亭序》,都是知道是王羲之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代表作。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7)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8)

其他如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赵孟頫的楷书字均因笔法结构形体鲜明,各具特色,世称其四人为楷书四大家,广为世人所知且易识,效仿者众,学书者仿写出来的字都可辨认出学的是谁的字体。最终因一人独特的字体形象继而形成一种字体流派。则分别被称为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且专指他们写的楷书。

如下列各字,第一幅是颜真卿手迹字,其他都是后人仿写颜真卿的字。这些字让人一看便知是学颜真卿的字练写出来的,因此都称为颜体字。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9)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0)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1)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2)

所以,书种指的是汉字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不同形体种类,而书体则是指某书种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化体现,是个人或某种流派的代名词。书种的概念大于书体的概念,书种内具有个体化、流派化书体。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3)

汉字的演变对书体的影响(汉字书种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