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前往世界各地进行旅游、留学、贸易等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这时,保证我国海外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国家利益就提上了日程,需要建设强大的远洋海军来为国家保驾护航,这一点我们从近年来我国军舰大批量“下饺子”就能看出来。

全球最强驱逐舰排水量(驱逐舰排水量过万吨)(1)

发展到目前,我国的驱护舰的排水量也从原来的千吨级提升到了万吨级别,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海军建造如此大吨位的舰艇,为何之前不采用多造小型舰艇来弥补吨位上的不足呢?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那就是大吨位舰艇的优势不仅仅在于重量。

首先,舰船的排水量指的是舰船在静止浮于水面上之时,排开水面以下部分水的重量,也是舰船本身的重量。排水量是舰船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根据情况不同,排水量还主要分为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而且我们一般使用的比如“7000吨级”、“10000吨级”都指的是一个大概的区间,而并不是精确的重量。

其次就是航行的舒适度,海面并不是每天都风平浪静,大吨位舰艇的抗风浪能力能够使其在恶劣海况下维持正常作战。比如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就能够承受每秒50米以上的风浪,“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抗风浪等级甚至能够达到每秒120米。

全球最强驱逐舰排水量(驱逐舰排水量过万吨)(2)

还有,大吨位舰艇能够集成更多的装备,拥有更强的战斗力。比如之前我国公开最新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单是垂直发射单元数量就高达128个,打击能力在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且舰上集成了三种不同波段的雷达,形成了对空中各种目标的无死角监视。

全球最强驱逐舰排水量(驱逐舰排水量过万吨)(3)

又有人问了,既然大型舰艇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不再造大点?

舰艇的吨位并不是越大越好,舰艇主要仍然是以作战为主,需要考虑到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平衡性和机动性,对于现代海军来说,7000到12000吨左右的驱逐舰就足够了。因为在按照作战的需求角度来讲,越大的舰艇对动力系统的要求越高,机动性能也会越差。而且如果舰艇造得过大,也更容易被敌方发现,被导弹击中的几率也越大。

现代电子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上升,二战时期的那种“大炮巨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世界军事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先进的舰艇服役,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科研人员不断的努力,以及民众的支持。(狼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