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冬天,不知有多少人看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其中有一个节目让我记忆犹新。那个节目叫《时间都去哪了》,大锁跟孙天宇 演的。这个节目让很多人惊呼,他俩是不是在自己身上安装了监控,把当今生活中的拖延症剖析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1)

一边督促自己专心工作,一边又抵抗不了手机的诱惑;

明明说好只刷5分钟,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个小时;

承诺十二点之前交稿,因为拖延却又一次打脸。

这无疑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一边拖延,一边焦虑,而焦虑又成为新一轮拖延的理由,陷入无休止的漩涡当中。

拖延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幸福感。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终结拖延》,副标题是如何停止拖延,过上充实的生活。作者彼得·路德维格是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硕士,除此之外,他还创建了一家通过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帮助个人成长提升的公司。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2)

什么是拖延症?医学上把它定义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有害的、自我调节失败的形式。简单来说,如果你很难说服自己去做应该做或者想做的事情,而是在各种无意义的事情上消磨时间,那你很可能得了拖延症。

下面我将分两部分讲述这本书。

第一部分:人为什么会拖延?

第二部分:如何终结拖延?

第一部分,为什么会拖延?

其实拖延症的成因尚未明确,在作者看来,决策瘫痪是导致拖延的根本原因。什么时候决策瘫痪?它指的是在信息超载的时代,人们拥有越多选择,就会越难作出决策,甚至大脑会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下出现决策崩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人就不愿意在想做和该做的事情上迈出下一步了。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3)

第二部分,如何终结拖延。

作者认为,找到正确的动机、让身体服从纪律、以积极的未来为导向、保持客观理智,是终结拖延最重要的四个方法。

我们先来聊聊动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动机常常分为三种:外在动机、基于目标的内在动机和基于过程的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指的是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激发而来的动机,管理中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奖励和惩罚并行的方式强化外在动机,俗称胡萝卜加大棒。大多数情况下,外在动机最终会促使我们把事情做完,但它也会抑制多巴胺释放,降低绩效,同时还会影响团队士气。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4)

基于目标的内在动机指的是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基于你想要达成的目标而激发的动机。尽管它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出,但它不会带来长期的幸福感,反而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挫败感和一种奇怪的成瘾。

因为一旦目标实现了,大脑会一次性地释放多巴胺,让你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只是这种情绪虽然强烈,但衰退起来很快,接下来一种被称为享乐适应的现象就出现了,它指的是当环境的改变给人带来快乐时,人们通常会很快习惯环境的改变,恢复到平常的快乐程度。于是他们会设定另一个更大的目标,努力实现它,然后再设立目标,循环往复。

最后,我们来聊聊基于过程的内在动机。和基于目标的内在动机不同,它受到愿景的影响。愿景是你希望如何度过一生的答案,它侧重于行动而不是结果,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目标。

如果想战胜拖延症,同时又想获得长期幸福,最有效的动机就是摆脱了大棒和目标并听从愿景召唤的动机,也就是基于过程的内在动机。

当然,光有愿景是不够的,你需要付出有效行动,让你的身体服从纪律,这里的纪律,指的是说服身体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其中和克服拖延有关的,主要是自我调节的能力、控制决策瘫痪的能力以及迈出舒适区的能力。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5)

首先是自我调节的能力,或者说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能力。拖延症的人都知道自己必须去做有意义的事儿,但身体却总是无法服从内心的声音。通过自我调节,你可以对抗这一机制。

让身体服从纪律还需要控制决策瘫痪的能力。一方面,你得学会有意识地减少每天做决策的数量。另一方面,当你真的必须决策时,要尽可能地简化和优化决策的流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什么任务最能帮助我实现个人愿景。

最后,我们来聊聊迈出舒适区的能力。 你越有能力在非舒适区里自由行走,你越有可能获得超越别人的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终结拖延的第三种方法,以积极的未来为导向,抵御消极情绪的侵扰。

当你通过正确的行动来实现愿景,你会感觉到幸福。但是有的时候,即使你可能正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愿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会让你迷茫和挫败,这时候抵御负面情绪,用积极的未来牵引自己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从一群美国退伍老兵身上找到方法。通过以积极的未来为导向,老兵们逃离了消极情绪的深渊,普通人也可以摆脱习得性无助的怪圈,不被假象地“透明盒子”桎梏。

最后我们聊聊克服拖延的最后一块拼图:保持客观理智。

大脑在做决策时遵循的规则被称为心理模型。而科学家们可以对每一种心理模型进行评估,衡量它与现实的对应程度,这就是客观理智的水平。我们如何与自己的非客观理智做斗争?

首先,是通过教育提高你的能力。培训和教育可以帮助无能之人更准确地评估自己和他人,及时发现自己是否被无意义的事情侵占,是否陷入因认知局限导致的消极情绪。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可靠的信息源可以大大降低决策成本,减少因决策瘫痪导致的拖延。

为什么摆脱拖延那么难(斯坦福教授推荐)(6)

第三点,对你所知甚少的事情不要有强烈的看法。甄别真正的意见领袖,也是降低信息噪音的好办法。

第四点,质疑你的直觉,不要只是怀疑,而要积极地质疑。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试着反驳自己的观点、不要武断、寻求反馈等方法,在这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终结拖延》这本书,作者从动机纪律结果客观理智四个方面探讨拖延症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从这四个方面反思并改变自己,拖延症是可以被克服的。

书中提供了8个实用的工具,包括个人愿景习惯清单今日待办事项内置开关等,用以解决造成拖延症的习惯卡点及情绪阻碍。

我们人生中存在两大问题,思想和行动。

一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不愿付诸行动;

另一些人,忙于手上劳作,却从未思考为什么。

没有行动的愿景是一场白日梦,没有愿景的行动则是一场噩梦。

愿我们都能终结拖延,即知即行,享受充实的人生。

每天分享一本书,我是吐槽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