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给大家介绍了正确运动的重要性,然而生命不仅在于运动,也需要静养,静与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想不想静,能不能静,会不会静,对您的身体也是有直接影响的哦!

静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是心态平和、豁达,不攀比、不妒忌,每天乐乐呵呵,不斗嘴、不生气,哪怕生活中遇到点挫折和困难,也能及时调整心态,淡然处之!

就是真的碰到比较大的事情,也会排遣负面情绪,不憋着!“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进而能达到古人说的‘仁者寿’的段位!七情太过,有损身心啊!

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其实是一种境界)(1)

第二层意思是:当自己感觉劳累疲倦时,坐下来靠一会,放松一下,身体的消耗会减少,心率会减慢,呼吸也会趋于舒缓,从而有助于人体恢复体力,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这个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不必再讲,所谓有张有弛,文武之道嘛!

第三层意思的静指的进入深度静的状态,是不动、不想,目的是向内看,观自在,调整自己,进入一种特定的状态。通常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使自己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气功态)。

就好比收音机调频,调对了频率,自然能收到讯息!同样的,人体调对了频率,自然就能接受宇宙的能量甚至信息。宇宙中的能量对人类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拿或不拿,它就在那里!进入这种状态,自然能补虚亏、强元气、开智慧,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

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其实是一种境界)(2)

那具体如何进入这种状态呢?

调身的要点:心静体松。姿势盘坐(早期单盘、双盘、散盘不限)、侧卧均可,另外还有一种站功,以后有机会单独给大家介绍!

有意识的让自己放松下来,放松的方法可采取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顺序,告诉自己:“放松、放松、放松”(可观想自己如风中杨柳般轻柔、像棉花般松软)进而使得内脏、皮肤、肌肉、四肢、全身上下、内外都能放松下来。

调息的要点:深、长、细、匀,且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为宜,意守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气的进出。

为了便于大家更容易入静,这里介绍一种呼吸法:七支呼吸法!具体如下:

分七次吸气,吸饱为止(有人在练习时吸气时,三四下就吸不动了,这里有个窍门,先是腹式呼吸,小腹隆起吸不动时,改用胸式呼吸,继续吸气,直至胸部隆起吸不动为止)

之后有意识的屏住,停两秒,然后慢慢呼出空气,同样呼七次。这样循环往复地练习,你自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调心的要点:意守下丹田(脐下三寸),若身体有部位不舒服,也可意守病灶。在前两步调身、调息的基础上,调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时观想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进而逐步达到放空自我,一念不生的状态。

这里要特别注意:用意不可太强,似有若无即可,太强则为‘武火’,容易糊锅,注意力分配:内七外三。

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其实是一种境界)(3)

通过以上调身、调息、调心,返观内视,让自己与宇宙能量和信息建立连接,那样就可以与天地宇宙进行能量甚至信息的交换,可以理解为给生命能量充电,甚至获取高维智慧,这里牵涉到唯物和唯心的学术之辩,由来已久,在这里只陈述,不争辩,等你哪天有了体悟,不言自明!

静的三层意思,想必大家了然于胸了,以第三层最为难得,也最重要,大家空时,自己细细体悟吧!

静与动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动是为了活动气血、通畅经络、强壮筋骨,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静是为了豁达淡然、修养生息、调节生命频率!咱们平时多留心,多体悟,自然会有收获的,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知动会静,自是人间喜乐不老翁啊!您想成为那样的人吗?

说完了静,下一个绕不开,却又不得不说的议题:性与养生之间的关系,大家愿意提及的不多,但却非常重要,下期让我为大家剖析,干货满满,切勿错过哦,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