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父母眼里,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同时,玩耍也是一件没什么价值的事。除了让孩子快乐,并不能带给他更多。古人不是常说,“玩物丧志”嘛。

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游戏,孩子就不能发展自己的身体技能,无法学习概念和解决问题,社交能力和心理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所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就像学习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一样。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1)

在6岁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包括家长们最关心的认知能力,都要依托游戏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发展。

不让孩子玩,每天把他关在家里背古诗、认字、学加法,不仅无法让他赢在起跑线上,还会限制他的发展,给他未来的学习拖后腿。

所以今天,小样妈想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孩子要玩游戏,游戏到底能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发展。

01 让孩子头脑聪明,写字好

玩游戏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促进孩子身体动作和技能的发展

当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他会自发地蹬腿,把小手塞进嘴里。大一点,他会练习爬行、走路。2岁开始,孩子会很喜欢玩追逐打闹游戏,爬家里的沙发,走在路上也总是蹦蹦跳跳的。

这种自发的运动和游戏,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肌肉,发展技能,提升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2)

由于运动时激活的脑区和负责认知功能的脑区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所以运动时,孩子同时也在活动头脑。

精细动作,也就是锻炼小手的活动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就更显著了。孩子用手摆弄玩具、搭积木、捏橡皮泥的时候,其实都在锻炼大脑,为将来的学习、写字做准备。

只是这些练习如果不是通过有趣的游戏,而是用枯燥的训练来代替的话,孩子能坚持多久呢?

02 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

游戏的第二大功能,是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孩子搭积木时可以学到形状、颜色等概念,培养空间感和创造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你可能不知道,玩游戏还能促进孩子抽象思维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

发展抽象思维最典型的一类游戏就是假装游戏,心理学家称之为“象征性游戏”,而你可能会把它叫成“过家家游戏”。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3)

孩子2岁左右,就会自发地开始玩这类游戏。他们会拿一根长条形的积木假装打电话,用橡皮泥代替面条,还会在玩偶身上盖一块手帕,假装是在哄宝宝睡觉。

当孩子能够“以物代物”,用一件物品代替另一件物品时,就是在创造和使用符号,逐渐发展出抽象学习的能力。要知道孩子上学后学习文字和数学,也都是在学习符号,这不就是在通过游戏打基础吗?

再说一下爸爸妈妈们格外关心的数学学习。我们可能从孩子2、3岁起就开始教他们数数,在上小学前,希望他们能工整地书写数字,做简单的加减法。

在我们的观念里,这就是学习,和玩游戏完全是两码事。

可是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拉纳尔德,一位专门研究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专家告诉我们:

玩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发展极为重要。因为数学知识的本质在于讨论物体之间的关系,这种知识是无法靠听别人说就可以懂的。”

这让我想到很多妈妈在辅导孩子做加法题时的无奈。我们觉得1 2=3是多简单的题啊,记住就可以了,怎么教了这么多遍,孩子还是会反复的错呢?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4)

原因就是孩子玩得不够,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所以他很难理解这个抽象的等式到底是什么含义,也没办法有效地记住它。

但如果另一个孩子经常玩橡皮泥,他把橡皮泥搓成一个个小球,当成是小面包卖给他的动物玩偶。他就会更容易理解上面这个等式背后的含义:

我卖给小兔子1个面包,卖给小熊2个面包,一共卖掉了3个面包。

现在,你还会觉得过家家是小儿科的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一点用都没有吗?

03 让孩子人缘好,情商高

玩游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促进孩子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这点其实也很好理解。

除了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玩游戏时会各玩各的,也就是心理学里常说的“平行游戏”。

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3、4岁左右,或者是平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时候,孩子都会和其他人有互动和交流。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5)

不管是想加入游戏,交换玩具,一起搭建一个作品,还是解决游戏中的冲突和分歧,孩子都在练习表达和沟通,学习并采用一些社交策略

这些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也是没办法靠大人教会的,孩子必须有这个机会和同龄人玩耍,才能发展出这些能力,帮助他在未来更好地融入集体,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问题

除此以外,孩子还可以在游戏中宣泄负面情绪,应对成长中的挑战,找回自信和勇气。

比如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靠讲道理是没用的,但可以模拟幼儿园的情境,和孩子玩假装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决定游戏情节的走向,克服恐惧,和假想的小伙伴交朋友。我们也可以通过扮演的方式,把想要教给孩子的社交方法演示给他看。

宝宝游戏常见套路(会玩的孩子更聪明)(6)

通过这样的表演和练习,孩子能找回自信和掌控感,回到幼儿园后,也更有可能把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

限于篇幅原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游戏的这三大功能。希望爸爸妈妈能重新看待玩耍这件事。

就像小婴儿只能喝奶,无法吸收其他食物的营养一样。游戏是0-6岁孩子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方式,能给他们提供最需要的养分。就让他们在这个年龄尽情地玩耍吧。

我是小样妈,儿童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尹文刚教授认证的脑功能培训师。

欢迎加入早教游戏圈,每天1个早教游戏,帮孩子开发大脑,培养“学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