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巢青年”到“佛系生活”,青年人已经逐渐接纳孤独、习惯孤独、享受孤独他们不喜欢在吃饭、购物、娱乐时与人交流,希望在消费时屏蔽一切来自他人的干扰,包括喋喋不休的推销、无聊的搭讪、尴尬的接触等等面向这一部分人群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就是孤独经济互联网为孤独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内容,使孤独经济更加名副其实以下互联网 孤独经济,你消费过哪些,贡献了多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六个思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六个思维(互联网孤独经济)

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六个思维

从“空巢青年”到“佛系生活”,青年人已经逐渐接纳孤独、习惯孤独、享受孤独。他们不喜欢在吃饭、购物、娱乐时与人交流,希望在消费时屏蔽一切来自他人的干扰,包括喋喋不休的推销、无聊的搭讪、尴尬的接触等等。面向这一部分人群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就是孤独经济。互联网为孤独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内容,使孤独经济更加名副其实。以下互联网 孤独经济,你消费过哪些,贡献了多少?

迷你KTV:

两耳不闻亭外事,一人独唱心中歌

在电影院、餐厅、电玩城,即便观察力再不强的人也能发现类似电话亭的音乐玻璃房比比皆是。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坐上高脚凳,叉开双腿,在玻璃房中独自狂欢。而这个音乐盛开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迷你歌咏亭”,俗称“迷你KTV”。

自去年以来,迷你KTV成了年轻人的都市新宠儿。在资本端,迷你KTV的融资消息也层出不穷:唱吧宣布对线下迷你KTV“咪哒minik”运营公司艾美科技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第二天,友唱也宣布自己获得了投资方友宝在线6000万元人民币的增资。

与传统KTV相比,迷你KTV更像是去商场逛街的额外“赠送品”。换句话说,这个需求是在我们进行其他活动时才衍生出来的间接需求。传统KTV的消费场景,通常是一群人在一起娱乐、交往,他们可能是朋友、同学、家人、客户,甚至是陌生人。可以说,迷你KTV是“一人我饮酒醉”,而传统KTV则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社交成本降低,而孤独经济的消费则在上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抱有“茶是一个人的狂欢,酒是一群人的孤单”想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在一个个独立的房间内,“孤独患者”手持话筒不需要跟旁边的人寒暄,不用担心自己唱得不好而被耻笑。虽然价格不便宜,音效也并没有多惊艳,但是这里可以让用户感觉全世界都是他一个人的。

在商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的透明迷你KTV,不仅仅可以靠唱歌付费盈利,更是一个绝佳的广告展位。不论是KTV的外壳机身还是内置的点播屏幕,都可以很好地展示广告。虽然广告的盈利方式还在摸索中,但这势必是未来拓展的一大思路。迷你KTV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未来它在商业领域和泛娱乐行业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在逐渐消退,线下渠道已经成为娱乐行业的重要流量入口。而通过线下入口推出增值业务、和商家形成商业联盟,都是迷你KTV可能的新玩法。(小龙)

自助健身舱:

了却安静健身事,赢得魔鬼身材名

传统连锁健身会所通常大而全,连锁品牌、几千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丰富的健身器材看着“高大上”,却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如今,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短平快”的健身舱,它们占地面积小,付费方式灵活,容易满足年轻人独特的喜好。

在位于北京朝阳区国贸的一幢写字楼下,有一个集装箱很吸引眼球,从外观上看,像极了《飞屋环游记》中的那座“飞屋”,这就是自助健身舱。每个健身舱里配备跑步机、单车机、拉绳机、史密斯杠铃机、哑铃、划船机等设备,只要你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好要健身的时间,在门口输入密码,“叮咚”一下,一个不被打扰的自助健身舱就向你敞开了。这种健身舱按小时计费,分时段30~50元不等,一次只能容纳4~5人健身。

对于顾客来说,类似的小型健身舱越来越受欢迎。首先,这种健身舱通常都可以按需付费使用,用户不用被年卡“绑架”,可谓实打实的有一次算一次,这就解决了很多人办了年卡后,没时间去的顾虑。其次,这种健身舱也更符合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独处”要求,一个人在一个空间内尽情释放自己,不会被别人打扰。最后,这种健身舱位置更灵活,往往设置在人们步行就能很快到达的区域内,这意味着时间成本降低,因为很多人都喜欢选择离家近的地点健身,所以这种健身舱往往能让人们在10分钟内找到它。

自助健身舱瞄准了都市生活的健身痛点,让管理更加灵活和互联网化。由此,它带来的收益也是可期的。除了健身付费的基础收入,还会带来相关的衍生收入。例如,广告可能成为衍生收入中的重要部分,舱身外面可以成为天然的广告位,健身舱内的电视可以引入视频广告商,跑步机上的显示屏同样可以加入广告。此外,健身舱还可利用其已经与社区达成合作的便利条件,引入新零售,这也将会是一个盈利点。简而言之,自助健身舱可以给用户一个安静的健身环境、灵活自由的选择权利,让他们爱上健身房,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获得魔鬼身材。(乐舒)

智能电视:

一幕新剧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沙发

智能电视提供的24小时不间断的丰富娱乐活动让人们更是有了宅在家里的理由。

“自从家里换了智能电视,大约已经有一年没有走进电影院了。”王女士表示,以往需要约上好友前往电影院才能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如今在家就可以解决了。只要打开电视,在播放软件上随时能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虽然需要付费,但是价格远比一张电影票便宜,而且不受电影院的播放时间限制,不需要约好友同去,这种观影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虽然去电影院能够体验到集体观影的乐趣,但约好友对不上时间、去电影院路程远、电影院空气不好座椅不舒服,正“助长”着年轻人宅在家里的情绪,与其去电影院享受“一群人的狂欢”,不如一个人在家享受单人包场的快乐,点个外卖可以躺在沙发上边看边吃,不亦乐乎。

弹幕、微博、知乎等社交模式,给人们提供了边观影边讨论的虚拟空间,让人即便宅在家也能享受人际交往的乐趣和陪伴的感觉。

除了看电影,大屏智能电视也为人们追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成为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是美国市场的9倍,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全球第三大视频付费市场。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中国付费用户数有望突破2亿。

大屏智能电视除了能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还正在成为集观影、追剧、游戏、购物等于一体的家庭娱乐中心,而其中的娱乐体验完全可以和以往需要去电影院、游乐场、游艺厅等才能享受到的体验相媲美,没有了人山人海的排队和路途的奔波,在家娱乐的体验甚至更胜一筹,让很多原本不宅的人开始变宅,让原本就宅的人变得更宅。(苏晓)

旅行青蛙:

蛙在旅行莫远求,惦念只在汝心头

想必大家对《旅行青蛙》并不陌生,自去年11月推出至今,这款游戏可谓风靡全球,掀起一阵养蛙热潮。据了解,自去年11月推出以来,三个月间这款游戏的全球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一款简单粗暴的游戏,何以牢牢拴住广大玩家的心?

有观点指出,《旅行青蛙》的火爆折射出当下孤独经济的蓬勃发展。浙江大学研究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副教授马克·格雷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也许会看到由技术推动的一种现象:中国年轻人,尤其是千禧一代,比上一代人更追求个人体验和个性化服务,这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一样。”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家胡星斗认为:“中国的‘孤独经济’可望超过日本。由于长期受到严重老龄化问题的困扰,文化上人际关系疏离,在日本,孤独是一种常态。”因此,《旅行青蛙》在中国也掀起了养蛙浪潮。

孤独,或许正是目前大部分年轻人的写照。我们习惯了孤身在外、独自打拼;我们习惯了晨起上班、夜幕而归;我们习惯了饥饿时打开手机App,看看今天吃哪家外卖;我们习惯了周末天气甚好,独自走在陌生街道的感觉;我们习惯了……《旅行青蛙》的出现,或许使得我们在生活中更增添一份“挂念”,惦记着呱儿子的行囊有没有装满,惦记着它外出几天有没有寄回明信片,惦记着……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人格面具”,简单地说,人格面具是公开的一面,是为了给别人良好的形象,被人认可而包装的面目。每个人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面目,和家人在一起是一个样子,和朋友在一起是一个样子,而独自一人时又是另一种面目。《旅行青蛙》的出现,或许给了我们制造另一个面具的机会,换言之,给了我们扮演另一重身份的机会。现如今,孤独的我们,能有机会扮演另一个角色,便有可能奋不顾身地去尝试,以此消磨时光。或许,这就是我们迷上这款游戏的原因。(小鱼)

外卖小火锅:

门外忽传外卖到,独食沸腾满锅鲜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的数据表明,在各个餐饮品类中,火锅营业额排名第一,是2017年餐饮行业吸金王。人们为什么如此挚爱火锅?是因为大家可以围坐在锅边,在水蒸气形成的封闭小世界里忘乎所以、任性吃菜吗?火锅,固然是热闹的,但吃的过程和结果总让人觉得孤独,火锅“咕嘟咕嘟”的声音,就像是“孤独孤独”;吃得过饱后,又会有种遗世而独立的感觉。

作为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品类,火锅也在细分,针对“一人食”越来越多的情况,火锅界也推出了外卖,在外卖的红利期蓬勃发展。外卖小火锅方便、卫生、便宜、小份,吸引了独居者。新鲜食材、底料蘸料、锅具餐具、桌布围裙,一切应有尽有,使懒得下楼、懒得做菜的宅人又多了一种饕餮的选择。菜品多、汤底沸、蒸汽升,持续翻滚,好不热闹,温暖了独居者的胃和心。吃火锅就像是在身体力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外卖行业最开始靠补贴吸引消费者,逐渐培养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使得外卖并没有随着平台补贴力度的疲软而走下坡路。外卖使消费者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在饭菜的温度中体会生活的温度。随着用户的增多、消费的增多,外卖品类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开始的盖饭、品牌菜,到火锅、烤鱼这种本来不被期待能够搬上外卖平台的品类,逐步进入外卖页面,有商机就有行动,就有解决办法,就有资本入驻。

“淘汰郎”就是一个专注于外卖小火锅的品牌,先于小火锅代表“呷哺呷哺”开展外卖业务,成立三年来累计完成融资数千万,复购率高达70%。其创始人赵子坤说,他们解决了小火锅外卖的价格、配送、锅具三大痛点。

在价格方面,淘汰郎首推99元套餐,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减少消费者选择单品的时间。在配送方面,淘汰郎采取闪送模式,消费者从点单到收货只需30分钟,使消费者体验到良好的服务,增强品牌美誉度。在锅具方面,淘汰郎制定了选99元套餐就送锅的规则,节省物流、清洗成本,并让锅起到会员卡的作用,当消费者复购时,就不再送锅,而是赠送一份50元以下的单品,使消费者看到家里的小火锅,就想起点外卖。(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