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咖啡,除了星巴克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瑞幸了。虽然最近两年关于瑞幸的很多负面传闻很多,但是现在它已经重新“活”了过来。可惜的是,瑞幸的创始人陆正耀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曾经身价高达230亿,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但是后来这三家公司接连退市,而他本人还被中美两国联合调查。陆正耀都经历了什么?一个身价百亿的富豪又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陆正耀出生于福建南屏,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他发奋读书,高考那年以全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就读于计算机专业。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理想工作就是公务员,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铁饭碗。毕业之后,陆正耀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1)

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动摇了。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的工作确实安稳,而且一辈子都不愁吃喝,但要是这么过一辈子,那人生也很难有大的改变,就连收入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恰好在这个时候,国内掀起了下海创业的浪潮,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去创业,这些人当中有的一个月赚的钱都能顶上他一年的工资了。看着如此形势,他也心动了。既然别人能放下铁饭碗去创业,那自己为什么不行呢?舒适圈里虽然舒服,但是赚不了多少大钱。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他还是狠下心来决定跳出舒适圈。1993年,24岁的陆正耀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来到了中关村准备开始创业。

最初,他的创业项目是通讯代理,还成立了两家公司。虽然是第一次创业,但是陆正耀走得却很顺利,因为他的公司成立之后,就成功拉到了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客户,这让他大赚了一笔。有了这一次的成功,陆正耀更有信心往前走了,后来开始尝试往其他领域发展。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2)

2005年,他接触到了汽车行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于是就以维修救援和保险为切入点,创办了UAA联合汽车俱乐部。可惜这一次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还没赚到什么钱就关门了。不过陆正耀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反倒是开始反思自己这次失败的根源。最终他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没有抓住风口。

在从失败当中总结完经验之后,他重新进军汽车行业,2007年,神州租车诞生了。这一次陆正耀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模式,那就是不管能不能赚到钱,先融资扩张,因为他相信,只要规模够大,就不可能轻易倒下。在神州租车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狂砸8000万,全都用于广告宣传,一时间全国各大城市都布满了神州租车的广告。也正是因此,让这家出租车公司用最短的时间坐上了业内第一的位置。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3)

打完广告之后,陆正耀又开始准备扩张车队规模。2010年,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只有几百辆。但是很快陆正耀就拿到了一笔14亿的融资。这些钱,他全部投入到了车队上,到了2012年,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已经达到了4.5万辆,稳坐业内第一的位置。虽然才成立没多久,但是陆正耀已经开始准备带着他的租车帝国上市了。其实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神州租车已经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申请,但是五月就撤回了,因为陆正耀打算赴港上市了。

此后两年的时间里,神州租车经历了五轮融资,累计金额高达63亿。2014年9月,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神州租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了中国租车行业的“第一股”。虽然已经顺利上市,但是神州租车依旧在保持着之前的扩张速度,从2016年到2019年三年的时间里,就花光了163亿。如此发展形势,在外界看来陆正耀应该是对神州租车寄予了厚望,但实际上作为创始人的他从2015年开始就不断抛售神州租车的股份,从中套了不少钱。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4)

一个神州租车,让陆正耀把金钱的游戏彻底玩明白了,虽然从中赚了不少,但是这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当大家还停留在庞大的神州帝国之时,陆正耀已经开始为下一个帝国打基础了。距离神州租车上市才过去一年的时间,他就发现了新的商机,那就是网约车。既然“神州”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新的商机自然要在这个基础上延伸。所以他又成立了神州专车,主要业务就是网约车。有了前边成功的经验,这次发展也更加顺利,很快陆正耀就拿到了8亿的融资,然后按照之前的套路开始扩张。既然玩法都一样,终点肯定也一样了,那就是上市。当神州专车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把神州专车改造成了神州优车,并于2016年7月完成了上市工作。据说神州优车上市之后,市值一天就涨到了417亿。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5)

当时的陆正耀凭借着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赚得盆满钵满,他的“神州系”商业王国也成了众人眼中的神话。但无论是神州租车还是神州优车,陆正耀的打法都一模一样,那就是先找赛道,然后资本加持扩张,最后上市套现,从赚钱的角度来说,陆正耀的这些手段确实很不错,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却有无数“韭菜”在他套现的时候被残忍伤害。然而同样的套路用了两次之后,陆正耀还没用够,紧接着又开始在咖啡行业玩同样的游戏。

2017年10月,北京银河SOHO迎来了全国首家瑞幸咖啡。这一次陆正耀的打法还是一点没变,在第一家瑞幸开业三个月之后,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城市也陆续有了门店。2018年7月到年底,瑞幸一共拿到了4亿融资,这些钱也同样用于扩张。距离瑞幸诞生不过只有一年的时间,陆正耀就在全国各地开了2000多家店,星巴克在中国开这么多家店可是用了整整17年才完成。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6)

不过陆正耀并没有就此收手,因为他的目标是让瑞幸超越星巴克。在疯狂砸钱之下,这个目标倒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2019年,瑞幸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2370家,成功超越了星巴克。肯定有人会问,这哪算是超越啊?要想超越起码得比较销量吧。其实这一点,瑞幸也做到了。

如此发展势头,不少人被吓了一跳,但是重头戏还在后边。2019年5月17日,瑞幸正式赴美上市,而此时距离第一家瑞幸开业只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上市这件事上,陆正耀再一次刷新了记录。据说当时瑞幸的市值一度达到了42亿。大家都觉得,这个品牌不简单。但其实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了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瑞幸门店多是真的,杯量超过了星巴克也是真的,但是一直亏损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7)

一家刚成立一年的咖啡品牌,凭什么能够超越星巴克?难道凭借“神州系”的影响力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神州股价已经跌得不成样了,而且营收也是连年下降,不然陆正耀也不会一心扑在瑞幸上。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的成绩,除了背后资本的加持之外,那就是瑞幸的营销方式了。最开始瑞幸的产品价格都很便宜,再加上广告宣传做得够足,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不管是低价咖啡,还是扩张门店,这都得靠烧钱才能解决。据说瑞幸曾在九个月之内就亏了8个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快速上市,陆正耀的手段确实高。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持续亏损的瑞幸在上市之后的市值竟然一直在上涨,正是因此陆正耀的身价在2020年的时候涨到了261.3亿美元,这应该是他创业史上的巅峰时期了。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天,瑞幸的楼就塌了。2020年1月31日,美国某公司发布了一则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而这份报告中的主角就是陆正耀引以为傲的瑞幸咖啡。其中指出了瑞幸财务业绩造假等问题,不过在消息曝出之后,瑞幸方面却表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直接否定了报告的内容。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8)

如此理直气壮地回应,大家还真的以为是美国公司故意抹黑,谁知道两个月之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2020年4月1日,瑞幸竟然自曝财务造假22亿。2019年第三季度出售的400多件商品也不属实,实际应该为两百多件。瑞幸为何要造假?其实也很好理解,陆正耀不就喜欢融资扩张吗?但项目不好的话谁来给他融资,要想吸引投资人当然得拿出点好看的数据。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财务状况好的话,还能影响股价市值,陆正耀自然是最大的受益人。

只可惜在瑞幸自曝造假之后,楼瞬间就塌了。第二天股价开始崩盘,一夜之间跌了75%,市值蒸发了300多亿。造假的代价不止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包括陆正耀在内的多名高管都被解雇。2020年12月,瑞幸与美国证券交易所就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但需要支付1.8亿美元的罚款。次年2月,瑞幸就申请了破产重组。现在的瑞幸已经“起死回生”了,但是它再也不姓陆了。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9)

瑞幸风波发生之后,经营状况不佳的神州租车也被牵连其中,市值大幅下滑。身陷困境的陆正耀无奈辞去了神州租车董事长一职,而该上市公司也在同年7月从香港退市。神州优车的命运也很惨,先是在2020年11月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接着就在2021年3月22日摘牌退市。随后陆正耀的股权被冻结,6月,他的名字已经进入了北京市法院的强制执行名单,执行金额高达12亿。7月,陆正耀又新增了限制消费令的信息。从百亿富豪沦落到这个地步,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遭遇重创之后的陆正耀也没闲着,他又开始重新创业了。去年八月份,他开始进军餐饮行业,并且投资了“趣小面”项目。不过开业之后生意并不好,后来“趣小面”更名为“趣巴渝”,尝试往川渝煲方向发展。只不过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业本来就很惨淡,所以陆正耀这一次也没能成功。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10)

尽管这个项目失败了,但是陆正耀并没有放弃。他早就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舌尖科技”的公司,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高达3.99亿,旗下的“舌尖英雄”已经斩获了16亿的融资。而且自今年1月以来,“舌尖英雄”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了6000多份加盟签约,这速度堪比当年的瑞幸。

很显然,陆正耀这次的打法跟以前大差不差,只不过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就算陆正耀能拿到足够的融资,这也未必能成为他的优势。更何况他的商业道德问题,也会影响到舌尖科技,这一次要想东山再起,恐怕很难。

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相关资料(瑞幸创始人陆正耀)(11)

有人认为陆正耀的神州大楼坍塌以及瑞幸的风波事件是因为他的经营不善,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里。无论是神州租车还是后来的神州优车,又或者是初期的瑞幸咖啡,陆正耀的重心一直都是个人利益,只要他能赚到钱就行,至于公司怎么发展,那是公司的命运。所以有不少人觉得他其实就是在“骗”,这话不无道理。如果他真的想让一个品牌或者一家公司稳定、长远的运营下去,那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想法设法造假套现。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