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1)

《片警宝音》剧组在华表奖颁奖典礼现场的合影

5月23日晚,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国家体育馆举行,两届评选结果同时揭晓。《片警宝音》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巴彦淖尔大地,人们欢欣鼓舞,不仅为影片获得这一殊荣而高兴,更为宝音德力格尔的事迹及精神通过艺术手段让全国观众熟知而激动兴奋。

是对艺术的褒奖

更是对精神的肯定

《片警宝音》根据“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我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教导员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创作,讲述了“草原摩托警”宝音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忠诚履行警察誓言的故事。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2)

《片警宝音》剧照

一辆摩托车、一张地图、一个褡裢、两部手机,是他的“临时警务室”;骑坏了8辆摩托车,累计行程13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33圈,是他的工作“数据”;48号专属邮箱,利用率最高的私人邮箱,是他带给偏远地区牧民的“宝音流动邮箱”……宝音20多年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坚守戈壁荒漠。

宝音的工作,看似平凡,却蕴含伟大,貌似普通,却感人至深,在银幕上予以展现,确实是极好题材,华表奖授予这部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品,既是对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宝音忠于值守、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神的肯定,更是对广袤戈壁草原上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礼赞。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3)

《片警宝音》剧照

正是千千万万像宝音这样的人,努力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功立业,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杰出贡献。

相信随着影片获奖,会进一步扩大巴彦淖尔的影响力,掀起学习宝音先进事迹的新高潮。

用不像主旋律的手法

来表现主旋律

5月27日,就影片的筹备过程、拍摄经历和背后的动人故事,本报记者专访了西部往事影业创始人、影视制片人呼和巴特尔。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4)

呼和巴特尔在工作现场(居中)

“这部影片就像宝音本人一样朴实,看似平凡普通、缺乏爆点,可如果我们肯沉下心去认真淘选,那么宝音于细微之处展现的人间大爱、影片孜孜以求以小见大的艺术张力,都会如沙中沉金展现出来,是一定不会被埋没的。”呼和巴特尔说。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5)

呼和巴特尔在工作现场(右三)

一直以来,呼和巴特尔都在作品中追寻着英雄情结:作为制片人,呼和巴特尔用心讲述了《青年乌兰夫》《我的鄂尔多斯》《嘎达梅林》等英雄故事,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特别是《警察日记》在东京电影节上拿下了最佳男演员大奖,成为拍摄该题材标杆式的存在。

正是基于这份出色的履历,几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向呼和巴特尔推荐了宝音的人物素材,希望以此拍摄一部片子。一个戈壁上的片警,日常工作琐碎、平淡,且再拍摄警察题材能否有所突破?呼和巴特尔有过犹豫,也有业内朋友劝他不要冒险。抉择中,呼和巴特尔来到潮格温都尔镇,见到了宝音这个我国管辖面积最大的片警,深切感受到了这位说得少、做得多的民警,默默为这片草原、荒漠和群众付出的一切。

呼和巴特尔决定,这个片子他接了:“我现在回忆起拍摄过程,脑子里特别鲜明的印象,还是宝音瘦小的身躯骑着摩托车在荒芜的戈壁上飞驰的场景。”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6)

宝音德力格尔

宝音是个扎根基层的普通民警,取材角度决定了这是个“小题材”,没有激烈的动作场面和惊心的斗智斗勇,在今日的电影市场很难引起导演的兴趣。呼和巴特尔在北京把视野里可能合适的导演逐个联系了一遍:“我联系的都是业界造诣深厚、有想法和创造力的导演,希望能用更加独到的视角来诠释这个题材。”呼和巴特尔向他们一遍又一遍讲述那片遥远草原上的宝音故事,最终,新锐导演杨瑾答应执导。“他相信宝音、认可宝音,他懂宝音更知道怎么拍好宝音,我们之间有很深的共鸣。”呼和巴特尔说。

创作没有捷径,为了让这部作品不落窠臼,整个制作团队用了4年时间,研究了大量国内外顶级艺术片,才最终敲定《片警宝音》的拍摄表现手法。呼和巴特尔说:“影片表述看似很平淡,但是在背后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很多镜头语言都精心设计过。我们坚持立足真实但‘不走传统套路’,用不像主旋律的手法来表现主旋律,尊重艺术本身的创作规律,用纪实手法来拍摄,在琐碎的‘鸡毛蒜皮’里,体现出宝音像金子一样的宝贵品质。”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7)

《片警宝音》剧照

2018年12月18日,《片警宝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并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9部重点国产影片之一在全国展映;同年,平遥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著名电影人马克·穆勒称赞该片是他“今年最喜欢的中国电影”。

今年5月,《片警宝音》再一次迎来属于它的荣耀时刻,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

长情之人做执着之事,《片警宝音》的成功即在于此:从剧本开始反复打磨,最后将一个英雄模范故事讲述得质朴而高级。影片上映后,有媒体称之为“文艺的官宣”;业内专家评价其为“用纪实融合文艺手法拍摄这一题材的成功示范”;知乎网友留下评论“这部电影是有命题的,把它写成了诗交卷了。真好”。呼和巴特尔说:“他们读懂我了。”

在获得华表奖的时候,《片警宝音》剧组发表获奖感言:“我们的创作源泉就是生活。作为影片的创作者,我们只是对基层的民警事迹进行了艺术加工,今天我们拿这个奖,是替千千万万的基层民警领奖。”

相关阅读

《片警宝音》于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次日在内地上映。该片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蓝色故乡影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采用纪实手法讲述了民警宝音的故事,全景展示了广大基层民警守望相助、维护民族团结、全心服务群众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精神风貌。影片还力图真实客观地反映祖国正北方边疆戈壁草原地区的自然生态和风土人情。

于细微处见爱作文(于细微之处展现人间大爱)(8)

《片警宝音》剧照

电影原型宝音德力格尔扎根戈壁草原20多年,默默守护着居住在辖区1672平方公里内的900多户居民。他视群众为亲人,用心绘就为牧民服务的“宝音地图”,牧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赛因察戈答”(汉语意为“好警察”)。他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北疆楷模”等多项荣誉。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字:记者 王紫丁 高杰

编辑:陈龙 校对:乔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