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1)

那个时候的宣传队员,个个风华正茂

昔日的青春朝气,随了沧桑岁月,化作了铁战老兵们难以忘却的深厚的记忆。阳春三月的一天,我走进了曾参加“3202”“三线”铁路建设的老民兵张建平的住所。

“3202”铁路,亦即贯穿山西、河南两省的太焦铁路线。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倾山西革命老区之力修建的打着“三线”烙印的战备铁路,几十年来在促进老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无可替代的作用,也逐渐成了参与过“3202”铁路修筑的铁战民兵们的一种感情维系。落座后,未及寒暄,老张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

张建平老人娓娓的叙述,把我带到了“千军万马战太行,军民工学修铁路”的年代。

参加文艺宣传队

1970年6月,“3202”修路战役正式打响了。

修筑“3202”战备铁路线的大好消息,极大鼓舞了地处革命老区榆社县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深深感染了复员回乡的榆社县原城关公社城关生产大队的青年张建平。听到“3202”工地招工的消息,当时年仅22岁的张建平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政治审查、复审、研究讨论,张建平被选中参加到了修筑“3202”线民兵团的行列。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2)

寒冬时节,人们都穿着棉大衣,可是宣传队员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表演

当时组建起来的民兵团,被称为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其人员编制、日常军训、学习及生活和部队无异。初建民兵团,榆社县“革委会”领导即为“3202”施工的宣传鼓动做准备。从全县十四个连队中,精挑细选出了三十多名男女民兵,组建起了“榆社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宣传队队员,个个有一技之长,有的善舞,有的会拉,有的能弹,有的擅唱。尤其是张建平,在学生时代就爱好文艺,吹笛子、拉二胡、吹军号、打洋鼓、唱戏剧,样样都能够上了手。加之经过五年部队艰苦生活的磨炼和“大家庭”生活的熏陶,对传统曲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娴熟。由于能歌善舞,初进宣传队,就成了宣传队里的台柱子。

倾心排练新节目

宣传队刚组建,就确立了“鼓士气、造氛围,当好文艺轻骑兵”的宣传目标。从队长到每位队员,都踊跃投入到了练好功、排好舞、服好务的各项宣传任务中。

榆社县民兵团给宣传队下达的任务很明确:尽快编排出成型的节目,下线巡回慰问演出。为了保质高效完成演出任务,宣传队在队长郭埃旺的牵头带领下,坚持每天昼夜抓紧时间排练。编舞老师游保珍,一边指导排舞,一边拉手风琴伴奏;郭埃旺既是队长,又是编剧,白天到工地采风,晚上加班编写演唱剧,很是辛苦。有时,为了让宣传队员熟记几个连贯性的舞蹈动作,从下午一直练到深夜,就连晚饭也顾不上吃。一天下来,队员们个个身困体乏,但一想到为了宣传“3202”铁路建设,就都不觉得苦了。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3)

每个节目表演,总让人百看不厌

张建平当时正年轻,思维活跃,艺术细胞满满。身处火热的筑路氛围中,时时被工地上施工技术人员和参战民兵们的拼搏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染,思想的火花不时触发。在编曲老师张二娃的鼓励下,张建平利用几年参加部队文艺表演的积淀,工余饭后反复琢磨,短短半个月,就编排出了“我们是连队的炊事员”等快板书。

宣传队编排的节目种类较多,有独唱、合唱、舞蹈、器乐、诗词朗诵等,最多的是快板书和“三句半”。曲目以宣传和歌颂毛泽东思想、讴歌“样板戏”、斗私批修、表扬修路过程中的好人好事为主。张建平编下的快板书“我们是连队的炊事员”广受施工现场工人、民兵的欢迎。后来,他又将此快板书改编为说唱剧。表演时,四名身着炊事员白褂子的宣传队员,手持擀杖、菜盆、菜刀、饭勺,一边说一边唱。由于表演形式活泼,又反映了筑路工地炊事人员的生活,颇接地气,一度成为施工现场人人叫好的传统曲目。

当时除了“流行”的“忠”字舞,印象较深的还编排了民族舞蹈。民族舞动作流畅,服装鲜艳,音乐优美,宣传队员们都乐意去学去跳。记得跳“北京的金山上”时,大家最感兴趣、学的最快的是最后一个结尾动作。当唱到“巴沙嗨”时,左膊上举,右手前甩,侧翻扬臂,一个传神漂亮的结尾。随着下工地演出次数的增多,后来,工地上的技术工人、民兵们,都能照猫画虎亮个“巴沙嗨”的“相”。

情系工地送欢乐

穿着印有“3202工程”字样的坎肩,扛着洋镐、炮锤等道具,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为修筑“3202”铁路线的施工人员表演,就是当时“榆社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舞台形象。

工地绵延不断,施工战线长。北到山西省太谷县沿寨村,南到武乡县南王村,几乎每一个区段、每一处工地,宣传队员的脚印都曾踏遍。日常演出到较远的工点,有时能顺路搭上工程队的汽车。而到几十里范围内的工点演出时,则全靠步行。有了演出任务,宣传队员们往往推着七、八辆平车,载着宣传道具、衣物、乐器等,常常是上午就开拔,中午才能走到有演出任务的工地。有时下午出发,到达工点后已经是傍晚了。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4)

翩翩起舞

在沿线乡村里表演时,可利用当地村里的戏台。而到沿线工地演出时,就需临时搭建舞台。那是,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宣传队一来,很受沿线工人、民兵的欢迎。需要搭台时,民兵们主动上手帮忙,很快就搭起了简陋的“舞台”。

夜幕降临,施工人员排着队列回了驻地。表演开始了!

当时,电力供应还未普及,尤其是筑路沿线,地处山壑深沟,各个工地上照明均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由于当时燃料紧缺,施工人员驻地都靠“煤油灯”或“马灯”照明。

昏黄的“马灯”、灼目的“电石灯”,映照着狭小简陋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节目、活泼的表演形式,吸引了工地上所有观看演出的工人、民兵们的眼球。每当一个节目结束时,掌声不息。

宣传队的表演不仅吸引了筑路工人、民兵,大多时候,工地附近乡村里的群众闻讯后也拖儿带女蜂拥而至。舞蹈、唱歌、快板……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有的节目演完后,工人们感觉看的不过瘾,又要求宣传队再演一遍,因之每场演出往往会持续到深夜十一、二点。而工人、民兵和邻村的群众,也会人挨人、人挤人地观看到深夜十一、二点。

每次表演时,工地上民兵连的炊事员都在伙房里忙碌着给宣传队员备饭,顾不上看表演。演出结束,伙食团的师傅热情地为宣传队员端来热气腾腾的白面拌汤和香喷喷的葱花烙饼。当得知炊事员们没有看上表演时,宣传队员们往往不顾劳累,执意给这些没顾上看演出的炊事员师傅们专门表演几个节目。看的只有几人,而表演、演奏的却有二十多人。“观众”虽少,但宣传队员仍激情饱满,非常认真。

每次演出结束,宣传队赶忙收拾道具,打扫舞台。由于工地上没有多余的住处,附近的村庄也被参加施工的工程队、民兵住满,完成表演任务后,宣传队员只能推着平车,连夜步行往县城赶。往往回到县城后,已是早晨五、六点钟了。

风雨无阻行程路

宣传队常年在筑路工地和民兵连驻地奔波表演,所到之处,深受筑路工人和民兵们的热烈欢迎和真情款待。

演出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有时难免遇上极端天气。这时,宣传队所受的苦、所遭的累,外人往往不为所知。

一次,宣传队到本县的李峪村工地演出。六月的天,孩儿的脸。演的正酣,突然下起了大雨,瓢泼大雨霎间把天地盖了个严严实实。舞台是露天舞台,不到几分钟,演员们身上都被大雨淋得透湿,观看演出的工人、民兵也个个湿透,却没有一人退场。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5)

瞧,年轻时的张建平(右)有多帅

最难的是返程。二十多人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走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推着同样湿漉漉的道具、乐器和表演服装。那时还没有柏油路,泥泞拧着车轱辘,走不上几百米,辐条上就拧满了污泥,需用木棍拔拉下来,十多里路走了足足三小时。离县城还有两华里时,宣传队员们又累又困又乏,实在走不动了,有的不顾泥泞,一屁股坐在路边土堰上,再也不想起来。

到了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房檐上挂满了粗粗的冰溜子。到野外工地演出时,宣传队员们的手脚冻得都像红萝卜,手指僵硬得攥不回来。“我那时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上身只穿着一件小棉袄,下身就是一条薄薄的绒裤,脚上是一双胶鞋,两只脚冻得麻木的直在地上跺。”说起当时的经历,老张毫不掩饰那个年代的宭境。

基层宣传战士(宣传队员的记忆)(6)

宣传队精心编排的《霸王鞭》,深受筑路工人、民兵的欢迎

有次,宣传队接受了到石会筑路工地表演的任务。正值寒冬腊月,崎岖的山路上积雪有三寸多厚,走在山路上,车轱辘直打滑,满载道具服装的平车在山路上扭来扭去。左边是山崖,右边是深沟,宣传队员们奋力撑着平车的辕干,精神专注,又推又拽。虽届深冬,天寒地冻,但三华里的崎岖山路走过后,队员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艰苦的环境、简陋的演出条件,宣传队长达数年,将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化作了筑路大军的士气和激情,洒在了“3202”修筑工地沿线,成为他们那一代人的特殊的记忆。

这种弥足珍贵的记忆,将随着岁月的更迭,一直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