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父亲讲给孩子的心里话,也是一位封闭在校的高中老师与小学二年级儿子沟通的特别渠道……

父亲阎江波是襄汾实验高中办公室主任,高二语文教师。从大年初三开始,就一直在为学校疫情防控和高三学子的复学做着准备工作,时常与同事一起工作到凌晨。3月25日,高三开学后,阎江波作为教职员工封闭在校,已经有很多天没有见过孩子。

“平常工作忙,很少陪孩子,一封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他”,想为孩子做点什么,阎江波就记录下封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做成科普小知识点,再谈谈自己的工作、生活感悟,“他喜欢做手工,我就科普些些物理知识;春天想栽植,我就讲些植树的要点……”阎江波说,他想通过写信的方式,把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告诉孩子,让他透过一封封信件,看到高三学长的拼搏精神,教师的辛勤耕耘,生活的种种际遇以及爸爸对他的爱。

这些信就是一名封闭在校的父亲给孩子的陪伴,也是广大高中教师在战疫阵线上的缩影……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信件,也许,对您也有所启示呢!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1)

01

封校家信(1)

和孩子谈谈高三学生的封校日常

并嘱咐注意网课坐姿

艺武:

已经七天没有好好看看你了。七天也许在平淡的日子里很短,但特殊时期的七天,仿佛很长。虽然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已经多少次在你们熟睡后才回到家,也没有太多的亲子时间。但这七天,是爸爸参与到高三复学封校工作以后,咱们正式“分居两地”的七天。昨天和你妈妈微信视频,叫你过来,你说叫你有啥事,等视频打开,你就跑开了。

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我用七天找到了书信。写信,将打开我们交流的一个新世界。我希望给你写信“汇报”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你也给我写一写你每天的生活和思考。

我先说说这几天的生活。最累最充实的就是3月25日,这一天是高三的哥哥姐姐复学的日子,如果母校是每个人的第二个家,今天是他们回家的日子——欢迎回家。

爸爸在七点喝了半碗油茶就出发了,之后和你们分开:我像思念你妈妈冲的油茶一样想你们。

3月25日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半,高三学生按照每半个小时一个班的通知安排返校。先在学校后门大坡的丁字路口——“师生入学通道”处测温、卸行李,学生向北拐东入校,家长们不下车,驾车向南直接离开。我们的志愿者帮助学生将行李送到宿舍区——志愿者既有高三老师,也有校门口的保安伯伯,还有咱们县委组织部和县教科局派来驻校指导我们学校高三复学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大家坚守了六七个小时。行李由后勤志愿者叔叔驾驶电动三轮车送到宿舍区,那里还有学生志愿者帮助将行李搬入宿舍。志愿者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助人为乐行动的人。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

送学生的家长有的开小车,有的骑电摩,有的开面包车,还有的骑三轮蹦蹦,有的是爸爸妈妈,有的是爷爷奶奶,辛苦的家人们靠着各种交通工具带着大包小包送他们返校,临别时车窗内慈祥不舍的眼神寄托了多少美好的期望。以后你长大了,也要去外地上学,到那时,或许就能更真切地体会这些简单而复杂、平凡而神圣的情感。不论来自任何家庭,亲情都是最可宝贵的东西。

学生步行入校,在校门口再进行第二次测温登记,上交健康卡——填有入校前14天的每日体温和健康状况;上交承诺书——对信息真实性和遵守返校封闭管理规定的保证;接着摘除旧口罩,换上新口罩,由校医和指导学校防疫的定点医院的阿姨现场讲解如何正确戴口罩,然后高三的哥哥姐姐们就入校了。校园内干净整洁,自3月11日起负责保洁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将校园的上上下下打扫了不知多少遍。下午四点,他们在教室里上“开学第一课”,关于防疫形势教育,心理调节,还有七步洗手法等等。至此,高三的哥哥姐姐们复学啦!这就开始进入高考备考的战斗状态了,楼道里大大的条幅“战役必胜,高考必赢”就是他们的战旗。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跟着学校的叔叔阿姨们、高三的哥哥姐姐们早早起来,抽空拍摄他们努力工作的情景、刻苦学习的点滴,在宿舍门口,在楼道,在餐厅,在备课室,在操场,留下精彩瞬间,记录他们简单而不平凡的工作,我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像家人一样的聊天,不知不觉的见证这段不平凡的历史。除了搞好服务工作,在不忙的时候我也读读书,在学校封闭管理的同时,不负韶光,补充“能量”。我以后和你分享交流我们各自的读书心得。

早上五点四十,天还没亮,值班的高三老师已经在监测点拿着红外测温成像仪守候高三的哥哥姐姐们,学生间隔一米排好队步行通过测温仪,温度立马显示,保证将温度筛查的各种情形在宿舍区范围内掌握并处理。多么神奇的设备,你不是喜欢发明创造吗?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给咱们发明一些类似的机械设备吧,听说有科学家正在研究制作测温帽子、测温口罩,温度升高到一定度数,帽子和口罩就会变颜色,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到了教学楼,老师们又忙着逐个教室测温,分发酒精湿巾,监督师生做好防疫。课间,任课教师把学生叫到备课室一对一辅导作业,值班教师在楼道里巡逻,维持纪律,时刻防疫。我在教室窗外看着叔叔阿姨们耐心讲解,哥哥姐姐们认真听课,他们工作和学习的样子真美!有时候也想想你,是不是正在家里好好学习呢,还是在玩耍?路过备课室,老师们在一摞摞作业本之间埋头备课,想一想,每一堂精彩的讲课都浸透着老师们提前备课的辛苦汗水。你上课听讲的时候也要想想,为了给你们传授知识,老师们做了多少工作啊。

中午到了,值班老师和高三学生志愿者哥哥姐姐提前在楼道出口、拐角维持秩序,其他的哥哥姐姐间隔一米,从教学楼的东、西两侧分别下楼,排成长长的两条龙,有序的走进餐厅。洗手池的窗台上放置着洗手液和药皂。餐桌上摆放着一次性筷子,盛满饭菜的一次性餐盒。餐厅里每人一桌,同向而坐,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为学习增加“能量”。以后,你会听人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偶尔还会有人半开玩笑地告诉你,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也要好好吃饭,使自己的身体如我们教学楼后面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一样在春光中逐渐“茁壮”起来。

这两天,哥哥姐姐们开始做课间操了,他们间隔一米,在阳光下舒展双臂,齐刷刷的样子十分壮观。高三学生既要备战高考,也要强身健体。希望你在家里,看完网课以后,也能锻炼锻炼。在家上网课,长期看视频对眼睛不好,要时不时站在窗外看看咱们小区东面的汾河,或者眺望远处的崇山。对了,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形正在慢慢塑造,一定要保持良好坐姿。我从网上摘录了一篇《上网课的正确姿势》,你学习一下:

上网课时,孩子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看,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姿势,就会很容易疲劳。科学的坐姿,可以保护眼睛,提高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减少疲累。建议上网课的时候,保持以下坐姿:

▷ 保持颈部直立,使头部获得支撑;

▷ 屏幕与眼睛保持40-75cm远的距离;

▷ 调节座椅或垫高屏幕,让视线平齐于屏幕上端;▷ 腰后加一小垫,让腰部有支撑;

▷膝盖自然弯曲呈90度,脚下加斜垫。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2)

学生上网课坐姿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3)

上班族坐姿(点击放大细看)

就说这么多吧。这封信有点长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耐心读完。有看不懂的,向你妈妈请教。一来你的妈妈很耐心,二者我给你写信,也是在给她“汇报工作”。七天不见的日子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我来不及记录下来。以后的日子,咱俩都认真记录,我前面说过,咱们要创造一个新世界,用文字搭建的新世界,一起努力,好不好?我和你有说不完的话,慢慢来,我会坚持给你写信。你呢,什么时候给爸爸汇报汇报你的学习生活?

爱你的爸爸

2020年3月31日

02

封校家信(2)

和孩子聊聊农村的80后童年游戏

并鼓励多做手工

(大约1600字,需时大约8分钟)

艺武:

来信已读。看见你的回信里写的“我也很想你”,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一行行夹杂着拼音的稚嫩字迹,从纸面上站起来,眼前浮现出你古灵精怪的模样。

今天下雨了,正是“朝雨浥轻尘”,校舍青青柳色新。细雨打湿了校园的花,洗净了树上的嫩叶,地面穿上深色的衣服,五颜六色的伞花零星点缀着校园。校园的雨下得那么安静,仿佛不愿打扰高三哥哥姐姐们的高考备战,也平添了风雨兼程的气氛。清晨我走在操场,仰望灰蒙蒙的天空,感觉到周围一片宁静,闭上眼,嗅一嗅春雨的滋味。到了下午,淅淅沥沥的雨稍微大了一些,晚上坐在屋子里,窗外叮咚叮咚的声音,反觉得内心的静谧。伴着温柔的雨声,“一叶叶,一声声”,不待“”空阶滴到明”,爸爸赶紧给你写信,聊寄一片深情。

你在回信中说你要做手工游戏机,虽然不知道是怎样的机关,但是我全力支持,男孩子就要多做手工。

记得我们小时候也常常做一些可爱的东西。春天到了,就去爬树,树叶的把儿做成条儿,两人拿着“武器”互相拉抻,比赛谁的更坚韧;叶子放在嘴唇中间吹出声音,如鸟鸣,或哨声;刚刚发芽的杨树、柳树还嫩的时候,我们就去做“篾”,一种象唢呐一样的土制乐器,技术高的在中间穿孔,就成为笛子;或者用枝条做弓箭,用树杈做弹弓……。说起制作手工,如果能保持好奇心,多动手,养成思考加行动的习惯,说不定还真能在长大后发明一些造福大家的物品。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在小时候看见水壶烧开时,蒸汽腾腾地顶开壶盖儿,长大后用蒸汽原理制作了蒸汽机。后来,发明火车的史蒂芬逊因为看到父亲工作的煤矿锅炉产生的巨大力量,萌发了一个伟大的念头:他要制造一辆既可以运很多煤又跑得很快的蒸汽机车。他自己动手拆除并装配蒸汽机,搞清了原理,再加上刻苦钻研,终于制造出了最早的蒸汽机火车。你看他们,从小爱动手,长大能创造。当然,你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发明家,但至少要懂得多提问题,多动手,有想法,就去做。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4)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5)

老师跪地和孩子沟通(一位高三老师同小学二年级儿子特别沟通)(6)

(瓦特发明蒸汽机流程)

你还说和小伙伴们在楼前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建了一面墙。想来就是男孩子最喜欢玩的打仗游戏。我们小时候也玩。老家屋后有一排至今空置的房屋地基,大约我十岁左右时就夯起了“根墙”(地基),如今快三十年了还没有建成房屋。当年小时候村里免费帮工的大人们在夜里打地基的吆喝声宛在耳畔,小孩子在新鲜的坑道中跑来跑去,模仿大人喊着“一二三……起”!还记得地基上的一棵歪脖子槐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马蜂窝,我们故意用石块砸,马蜂飞出后,我们大笑着、蹦跳着四处躲藏……我们就在闲置的地基上玩耍,在“战壕”里躲藏,然后双方互相抛掷土块炸弹,就是你挖坑垒墙的打仗游戏,老家的方言称之为砸战(cá jiàn er)。有时候还会造成头破血流,当时的砸人者受了惊吓,受伤者痛苦不堪。但小孩子之间的友谊,玩了,流血了,哭过了,家人给炸“油卷”了,也就过去了,过了明天,还是好朋友,长大后,情同手足。你和小伙伴们玩耍,一定要融进队伍中,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分享,玩具和想法,在玩耍中互相帮助,在游戏中多多交流,既保护好自己和伙伴们的安全,又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说起春天的玩耍,我忽然想起春初农村浇地的时候,我们在河水入田的拐弯处,用泥土造出河道,或堆成高台,用水中石子,或农村随处可见的“半截砖”摆来摆去:一座城堡“拔地而起”,大河放水时,被无辜冲到小河里的小鱼被我们关在水坑中,按我们的护城河流向在固定的区域活动,树叶载着捉来的甲虫“周游列国”;有时候我们引出大水,模仿秦国水淹六国……“一去不回唯少年”,真是美好的回忆。农村浇地轮流引水,有时候在半夜里才轮到,多少次我们玩累了,顺势倒卧在田垄上,在混杂着泥土和野草的气味中不知不觉的睡去,星空和我们的童年一样朴素而遥远,许多有意思的事都大半忘记了。不知道爸爸的童年,你感兴趣吗?

好了,就聊到这儿,今天你肯定没有下楼吧,正好想一想要给我说些什么话。

向妈妈问好!

爱你的爸爸

2020年4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