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要来了!

天气越来越热,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该要祛湿!

虽然说夏天的天气炎热,但是还会不时的下雨,而这个时候,低下产生的湿邪就会冒出来,若是一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会被袭扰入体,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夏天养生当祛湿!

那么湿气重不重,要看哪里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湿气是万恶之邪,它不仅仅会影响到我们的皮肤,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五脏六腑,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引发肿瘤。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1)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重呢?其实,我们看一个人的舌苔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来。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舌苔越黄、越厚,就表明体内的湿气越重。健康人的舌苔,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若是体内湿气比较重的话,淤积时间就了容易生热,而舌苔就会变黄。

同样的若是舌苔越厚的话,也是代表着体内的湿气越严重。整个舌面湿湿的、稍微有一点腻的水滑苔是疾病初期的表现。

若是发现以上两种情况的话,那么就要及时调理祛湿了。

说到祛湿,这5个祛湿法宝一定要用好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2)

1、祛湿第一豆——白扁豆

白扁豆又叫蛾眉豆,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属于温性药物,归胃、脾经,有着和中消暑、健脾化湿的作用。由于它性温,适用人群广,对于夏季暑湿引起的呕吐、胸闷等症,都有着不错的缓解作用。

白扁怀山粥

材料:白扁豆60克,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

方法:将材料放入锅中熬煮,用小火熬至豆酥米烂,最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能够甘温补脾、化湿止泻。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3)

2、祛湿第一米——薏米

薏米又叫薏苡仁,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薏苡仁味甘、淡,药性凉,归肺、胃、脾经,有着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两者之间的功效侧重点都不一样。生薏米对于湿热有不错的调理效果,而炒薏米则对寒湿有效果。

薏米莲子百合粥

材料:薏米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烂,再与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红糖(或蜂蜜)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润肺止泻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4)

3、天然祛湿草——艾草

艾草大家应该都熟知,它有着温经散寒、扶助正气、健脾祛湿的作用。入食的话可以做成糍粑,入药的话可以做成艾条、艾绒。

夏日养生枕

配方:荞麦皮2500克,艾草50克,藿香20克,香薷2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冰片10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都放入枕套中,摇晃均匀后即可使用。一般每3个月需更换一次其中药材。

这款药枕有清暑祛湿、静心护心的功效,适合天气热一些的时候使用。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5)

4、湿气“克星”——花椒

谁也没有想到,厨房里小小一颗的它,竟然还可以入药使用。中医认为,花椒味辛,药性温,归脾、胃、肾经,有着祛湿除寒、温中行气、芳香健胃、止痛止痒等多种功效。

花椒泡脚

陈醋500克,浸泡花椒50克,每晚临睡前泡脚10分钟,有着祛湿除寒的作用,对于脚气有着不错的改善效果。

湿气太重祛湿小妙招(祛湿的最佳时机)(6)

5、排湿好手——紫苏叶

紫苏叶大家应该也都听过吧,我们在煮鱼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选择放一些,以达到去腥的效果。然,紫苏叶还是一味药。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着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在排湿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紫苏饮

配方:新鲜紫苏叶2-3片。

做法:将紫苏叶撕碎,放入杯中用沸水浸泡。

紫苏饮既可解暑,又可祛除体内的湿气。对于夏天湿气重所引起的头晕、无力,有着不错的缓解作用。

尽管以上5种食材,是祛湿好物,但是,祛湿讲究对症调理,不然很容易就适得其反。因此,大家在食用的时候,最好是咨询一些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