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也是这个时间,我从汉中出发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巴山深处的一个叫巴山镇的地方看望两位老人,早上一大早起床急急忙去赶班车,由于巴山镇地方偏远,紧接四川了,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那时我们这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铁,去那里要先走国道,再走县道绕一大圈才能到,由于大部分都是山路,班车车开的很慢,中途还要上下人,早上走的时候还是晴天,半路上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下雨路滑又都是山路,车走的更慢了,山路弯道多的转的人晕头转向,车一路颠簸的人感觉浑身快散架了,好的我还不晕车,车上那些晕车乘客更是痛苦不堪,到巴山镇上天已快黑了坐了一天车两腿发麻,摇摇晃晃下了车,只见老人的儿子打着雨伞在路边等着,手里还拿着一把雨伞,我第一次来这里,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小镇不大,都是些青砖灰瓦的老式民居笼罩在烟雾中,老人儿子小山看见我下车了,热情的迎上来,一阵寒暄过后,急忙向他家走去他家离镇上还有一公里多,是一段土路,下点雨路面湿滑沒走习惯的不好走,走着走着天己完全黑了,镇上人家都己掌灯了,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小山后面,向他家方向走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却看巴山夜雨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却看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看巴山夜雨时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也是这个时间,我从汉中出发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巴山深处的一个叫巴山镇的地方看望两位老人,早上一大早起床急急忙去赶班车,由于巴山镇地方偏远,紧接四川了,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那时我们这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铁,去那里要先走国道,再走县道绕一大圈才能到,由于大部分都是山路,班车车开的很慢,中途还要上下人,早上走的时候还是晴天,半路上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下雨路滑又都是山路,车走的更慢了,山路弯道多的转的人晕头转向,车一路颠簸的人感觉浑身快散架了,好的我还不晕车,车上那些晕车乘客更是痛苦不堪,到巴山镇上天已快黑了!坐了一天车两腿发麻,摇摇晃晃下了车,只见老人的儿子打着雨伞在路边等着,手里还拿着一把雨伞,我第一次来这里,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小镇不大,都是些青砖灰瓦的老式民居笼罩在烟雾中,老人儿子小山看见我下车了,热情的迎上来,一阵寒暄过后,急忙向他家走去。他家离镇上还有一公里多,是一段土路,下点雨路面湿滑沒走习惯的不好走,走着走着天己完全黑了,镇上人家都己掌灯了,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小山后面,向他家方向走去。

山区小镇这个季节下点雨晚上还很冷,我冻的浑身发抖,边走边和小山东一句西一句聊着,小山还在上初中,长的虎头虎脑的,很朴实,大约走了三四十分钟,小山说到家了,朦胧中看见眼前几间房子窗子里亮着灯,大爷、大妈出门热情的把我迎进屋里,我一看屋里点的还是油灯,大爷说电灯己安装好了,还没通电。屋中间有个火塘,火燃的很旺,上面还吊着一个砂锅冒着热气,火塘四周围着一圈木凳子,大爷说山里人家里条件不好,别嫌弃呀!跑这么远路又累又冷吧,赶快坐火边来暖和,我和大爷一家围着火堆坐下,大妈又过来说赶一天路,肚子也早饿了!我们一直等你一起吃饭哩,说完大妈端上早已准备好的饭菜,放在火塘旁边的小桌子上,大妈又客气的对我说,我们这没啥好吃的,都是自家产的,委屈你了,我说大妈你们太客气了!这已经很好了,我看小桌上菜不多,只有四个菜,但都是满满的一大盘,其中有我最爱吃的腊肉,肉看上去晶黄透亮的,一看就胃口大开,另外一个菜是油炸的,大妈给我讲起作法,是用小茴香叶子在裹上面粉放锅里油炸,我第一回吃这个菜,所以时隔这么长时间仍记的清楚!很香脆,大爷从火边拿来早已煨热自家酿的包谷酒,给我倒在粗瓷碗里,酒还微微冒着热气,酒香扑鼻,我说这一碗喝不完!大爷说没事,这酒度数低,煨热了喝不伤胃。

这一夜,在这巴山深处的小山村里,围着火堆,喝着自酿的酒,和勤劳朴实的大爷一家人拉着家常,山村的夜晚特别安静,只有屋外的雨不停下着,落在屋顶上,声音特别清脆,在这遥远的小山村,又在这种寒冷的雨夜里,往往会让人产生寂寞、孤独感,会去思念远方的亲人。这使我想起唐朝大诗人李商隐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虽然他不是在这里写的,我想当时一定也是在这样的雨夜,触景生情,勾起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但我今天同样是在这的寒冷的巴山雨夜里,心里确是另外一种感受,有热情的大爷一家人陪着,围着火塘,吃着美味,喝着美酒,寒雨夜里我心里是那么的温暖!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在巴山深处小山村里那个下雨的夜晚,一直在我脑海里记忆深刻。每每春天这个季节下雨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大爷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