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片梨花,醇美赛雪

评/张联芹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1)

一、【张联芹简评】

起句空旷大气。“从田野的马走来……找到一个杯子将自己倒进去”。这里有一种空间的维度。有意境、有思考。生命何尝不是如此,从空寂中走来,无论尘世如何喧嚣,最终都会归于一种平淡。一种生命的轮回和感悟被作者纳入诗中,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严密的构思和谋篇。这就是诗的魅力,这就是语言的张力。整首诗作笔走轻灵,没有繁琐的句子,用简单的物象形成一种深邃的意象,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文字的强大驾驭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短短的几行诗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增加诗作的美感。诗语朴实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有种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感。诗文千人千解,用我浅显的诗之感悟来看这首诗作是精美的,但再精致的作品也会存在微小的瑕疵。我认为诗节之间的跳跃有些过大,这也许是诗人刻意所为,就是为了一种诗句抑或是思维的跳跃。

二、【张联芹简评】

起句设下伏笔,引起思考。“她研磨一个字/她扶正了金边眼镜”。这个字是什么字呢?要她如此用心去研磨。这个研磨用的非常妥帖,说明是反复的、无休止的一种重复动作。是什么字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能知道的是,这个字一定是很重要的,就像她的生命一样重要。第一诗节是局部的一种动作的重复和轮回,第二诗节便是一种思绪的飘渺和思维的跳跃。“那样远远地看上去/那些劳动的果实/像在树枝跳舞/符号,慢慢形成的具体/很硬实地跳舞”。远与近、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让诗作有了一种空灵的美感和真实感。整首诗作俨然是一个画面,她在室内,心和思绪从内飞向外,再由外收回。这一张一弛、一紧一松间就演绎出一段美好的故事,留下一段余白。生命是真实而美好的,但也是疲惫的。疲惫的不仅是肉体还有心灵!此刻诗人的心绪发生了起伏,诗语也变得跌宕起来,真想让疲惫的身体跑出去,接受雨花的洗礼。诗人这里所说的雨不是简单的雨,而是一种世间的磨难和历练。因为,只有接受过世间磨难的人才会变得成熟而强大;只有勇敢接受命运的挑战,才能走出自我编织的情感的牢笼,让身心得以舒展;只有接受岁月洗礼的花才更艳丽、更娇媚。这时,小女孩跑过来说妈妈真整洁!诗意再次回旋,诗人的心绪也归于平静。从平静到波澜,从波澜再归于平静。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命!从无声到有声,从有声再到无声。最后诗节写出来一种美好的诗意,借助女孩的话说出心中的渴望:渴望世间所有的美好、渴望一种灵魂的超脱和纯净,欣赏了。个人以为,第一诗节偏弱,但瑕不掩瑜,这丝毫不影响整首诗的精美。

-

◎她

文/张相河

-

她研磨一个字

她扶正了金边眼镜

-

那样远远地看上去。那些劳动的果实

像在树枝跳舞

符号,慢慢形成的具体

很硬实地跳舞

-

窗外在下雨。疲惫的身体

真的想跑出去了

看看那些经过沐浴的花

唯一程度的笑

小女孩跑过来,喊妈妈:“妈妈

真整洁”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2)

三、【张联芹简评】

很有味道的一首诗作。起句一个揪字不仅揪起的是夜色,揪起的还有读者的心和思绪。揪紧这个词用的特别好,诗句从静变成动,也赋予了诗语一种深邃而耐人寻味的意境,引发思考。这是一种人生抑或是生命的思考。浆洗的月亮、夜的袍子都是很有意境的句子,让本来很平常的物象变成了一种深刻的思考。第二诗节既是第一诗节的延续又是整首诗作的精华部分。“另一个她站了起来/一直向前走着”……的确是这样,人不仅是多变的,更是多重的。也可以说人性是不断游走在圣洁与邪恶之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与魔也许只是一瞬间的转变而已。作者能将这种人性的多重和易变纳入诗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学习欣赏了。“她把树桩绊倒在地/她把流水扯起放在身后/她把巨大的石头推开……”几个排比句式的应用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流淌出一种生命的沉重感、无奈感,同时也有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其间弥漫,引起共鸣。“这时候,她看见了——空 洞/她把身子钻进去/如一只毛毛虫,蠕动着/寻找出口”。生命何尝不是如此!生命就是一个苦苦挣扎、不断进取、不断蜕变的过程。每个生命都是美好的也是无奈的,可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这些情愫,却很难将它说清楚,也许只能通过诗歌来宣泄这种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感悟吧。人生的空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本质,我们要做的不是长吁短叹而是要学会适应,在特定的环境下将自己伟岸的身躯变成一个毛毛虫又有何不可?因为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得以延展,延展的生命历程中才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

◎寂寞

文/月笼寒波

-

揪紧夜色的人

从树梢摘下月亮

放入木盆浆洗

“刷刷刷”的响声溅湿夜的袍子

-

而另一个她站起来

一直向前走着

她把树桩绊倒在地

她把流水扯起放在身后

她把巨大的石头推开……

这时候,她看见了——

空 洞

她把身子钻进去

如一只毛毛虫,蠕动着

寻找出口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3)

四、【张联芹简评】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画面入文,让诗文更加深情厚重。本首诗作就有生活中的影子,只是诗人将其艺术加工后变成了意象丰盈的诗之语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落寞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放逐尘世所有的喧嚣,返璞归真!“上山吧/将秋天放回山上/秋水放在山下”,诗语中透出一种深邃,有着繁华过后的沧桑之感,更有一种时空的回旋。一个“放回”让诗语变得耐人寻味起来。本首诗作中镜像多而不乱,是因为诗人所选物象均是生活中所常见的,让人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引起共鸣。整首诗作的精华部分是第二诗节,有情、有意、有思考。“还有朝天椒,红萝卜/还有白菜地里的人/他们在种植/他们将自己种入秋”。人生就是一个春耕秋收的过程。春天种下希望和努力,秋天里收回成功和喜悦。尤其是最后一句非常深邃凝练,张力十足。个人认为最后一个诗节略显薄弱,可以再延展一些。

-

◎片刻之后,我们上山

文/臧全秀

-

上山吧

将秋天放回山上,秋水放在山下

将还在绿着的叶子

放回秋光

如果还有红叶、红果、白花、黄花

就将它放到立冬

让那些不知道冬天的人

看护

-

一场大雪

已经落成苇花,那么白

那么遗世独立

在河岸,和孤独的红薯一起

和初栽的油菜

剩下的烟草

构成秋天。还有朝天椒,红萝卜

还有白菜地里的人

他们在种植

他们将自己种入秋

-

上山吧

在山体还没有陷落之前

大雪还未到来

我们扮成沸沸扬扬的样子 落下来

和万千落叶一起

漫无边际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4)

五、【张联芹简评】

本首诗作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独特。也许每个人的心中最难忘的就是童年的记忆。在这个记忆里不仅是曾经做过的游戏,还有那些心底最美好的憧憬。将心中的梦想折叠成千纸鹤,让它穿越五湖四海,带着梦想启程扬帆!也许那个叫琥珀的女孩就是作者;也许那个叫琥珀的女孩子就是我们。她不仅拥有粉红色的梦,她还拥有一匹枣红色的小马。这里的小马不是指单纯的小马,它是诗人诗意加工后的小马。在这里,它的意象非常丰盈而深刻:它也许是诗人心中的那个憧憬,也许是诗人心底那份最纯真的美好,总之它不是单纯的一个意象。诗人将它引入诗中,极富想象力和张力,引人遐思。女孩的眼睛里不仅有白色的雪谷、金色的银杏,还有什么呢?这里飞白,留给读者去品读、去想象。时光流转,转瞬经年。当年拥有梦幻的小女孩已经长大,她把更多的故事藏进盒子里。她藏进去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她藏进去的故事一定是精彩的,值得她用一生来回忆、来品味!本首诗作,用空灵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小女孩的形象,极富画面感,借助小女孩的童年来影射时光的匆匆,岁月的无情,引起共鸣!

-

◎万能钥匙

文/蝶小妖

-

你手中那只桃形盒子

里面有跳皮筋的游戏

飒飒的风声

哗过心野

叫琥珀的女孩子

她有一把十一月的钥匙

-

她还有一匹枣红的小马

她的眼睛里

有白色的雪谷、金色的银杏

灰色的麻雀开满枝头

-

她把更多的故事藏进盒子

雪落在南山上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5)

六、【张联芹简评】

夜深人静的时刻,是思绪放飞的时刻。抛却尘世所有的喧嚣,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一刻天是静的,地是静的,甚至连树木和月儿都是静的,而不平静的只是我们的内心!暗夜里,心绪泛着波澜,“异样的声音唤醒我/起重机的爬行与颤抖、钢铁的碰撞”。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静中生动,动中又渴望一种内心的纯净与安宁。静与动、虚与实的结合让诗歌变得深邃而耐人寻味起来。沉重的不仅仅是心,还有视线,在目所能及的地方诗人看见的不是小鸟和蓝天,而是重重的黑暗!这里也许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感触,而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沉重感!经过挣扎和蜕变,第二诗节中诗人的心再次扬起希望,只要活着,眸中就会有开满花的胸衣和意料中的轻烟。生命的历程就像在水上写字,第二笔未写,第一笔已流向了远方。我们要做的不是长吁短叹,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珍惜!现实与理想的交错、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到底孰轻孰重?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却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只有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做我们该做的事,做我们想做的事,这就够了!本首诗作应该是诗人对生活乃至于生命的一种感悟之作。诗中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手法写出一种生活中的况味和陈杂。有抑有扬,有感悟、有呐喊,更有思考。个人认为诗作中的个别词汇所指不是很明确,如开着紫白色小花的胸衣……诗文千人万解,也许诗人这里的胸衣指的是心中最美好的爱恋,也许另有它指。

-

◎烧

文/石棉

-

深夜,异样声音

唤醒我——

起重机的爬行与

颤抖、钢铁碰撞。视线内有重重黑暗

-

活过来。眸中便会有

开着紫白小花的胸衣

意料中的

轻烟和微热

-

纱帘太轻

挡不住玻璃扩散的明火

完整的外部

在窗前。你的温润底色匹配以火焰之美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6)

七、【张联芹简评】

北国的冬日,冰封万里,连黄河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大雪,而捕了一辈子鱼的爷爷还坐在黄河的堤岸上。起句空灵大气,北方、黄河、落日、晚霞、黄昏……这些词所代表的意象完全超越了它们字面的含义和深度。水里的鱼是渺小的,而它所引起的思考和感悟却是空前的,这就是诗歌的张力和诗人的想象力。用生活中最简单的物象入文,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意义,这就是诗歌、这就是诗语。静坐的爷爷在想什么呢?想他的一生、想他的亲人、还是在想他捕了一辈子的鱼,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知道的是,爷爷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绪正泛着波澜。几十年弹指而过的生命历程里,不在于你邂逅了多少风景,而在于你拥有了几多!此刻,爷爷心中的感慨就是我们的感慨,就是人生的感慨!与大自然相比,人是何其的渺小。人生不仅仅有欢乐,还有很多风雨。但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生命即将归于尘土的那一刻,活着便是世间最动听的语言!本首诗作所选的镜象几乎都是静态的,但那只是表面。因为生命是动态的、心绪是动态的、甚至连时间都是动态的。隐与露、暗与明交相辉映,构成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幅画面。

-

◎北方的鱼

文/小龙女

-

北方的鱼此刻在冰里

黄河上覆盖着大雪

落日下,麻雀的影子静静地穿过

捕了一辈子魚的爷爷

坐在黄河的堤岸上

抽烟,他知道鱼的方向

-

晚霞没入黄昏,他仍然

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7)

八、【张联芹简评】

我始终认为,诗文的题目就是要起到一个导读的作用,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引领读者走进诗文的最深层。本首诗作就是如此,单纯从题目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思。一个“异乡人”就将诗作定位在了思念、慨叹的意境上来。一场漫天的雪,让我想起这是冬季。原本的青砖黛瓦也改变了颜色,而未曾改变的只是安静和甜蜜。用奶油来形容雪,非常贴切自然。“蘸”字让诗语变得灵动清新起来。第二诗节中诗人依然延续第一诗节的写作方法,“几缕炊烟摇摇晃晃,相互搀扶着向田野走去”。炊烟本就是飘渺无形的,这里诗人拟人化的表述让诗文形成一种强烈的画面感,犹如亲临一般。下面,诗人笔锋一转,不写他对故乡是如何思念,也不写他在异乡是如何艰难。“而我终将回到那里/将自己种在土中/悄无生息”。我“从故乡来,当回故乡去”的意境便跃然纸上了。能说出来的思念算不得思念,只有说不出来的那种思念才是深植于骨髓和肌肤的思念。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将思考和唏嘘留给读者,文止而意未决。看似简短的诗句却富含了诗人的一生:生于故乡--异乡的飘荡--再回故乡,寥寥数笔就将整个生命历程隐含在了短短几行诗句里,欣赏了。

-

◎异乡人

文/陈毅军

-

一场风雪过后

垒起的红砖蘸了一层奶油

小村像是经冬的红薯

和你一样保持着安静的甜

-

隔壁的几缕炊烟

摇摇晃晃

互相搀扶着向田野走去

-

而我终将回到那里

将自己种在土中

悄无生息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8)

温馨敬告

《世界诗歌文学》为国际化综合性诗歌文学高端平台(含:电子日刊和纸刊年刊)。平台由两家专业传媒公司专门负责公益性推广运作(广州、香港各一家;前者负责大中华区,后者负责大中华区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电子日刊”定位“高端精品”,“纸刊年刊”更是“精中选精”!所有上选纸刊年刊作品全部在日刊发表过的作品中筛选;所有上选纸刊年刊的作品将同时免费翻译成英文版本,以双语版本的形式进行国际化推广!所有上选年刊的作者将免费获得样刊赠送的资格。

本刊有专门基金支持,采用公益性模式运作(仅限原创首发作品:所有打赏全额返赠作者当稿酬)。平台采取国际化运作推广机制和模式,与国际各大高校、图书馆、出版发行文化传媒实体等合作密切,为各实力创作者打造晋级国际一流水准平台的阶梯和舞台!

六月看花的诗句(诗评赏鉴总有一片梨花)(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