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5日电(记者王琪、夏康静)凌晨零点十分,上海虹桥火车站送走最后一位旅客后,一辆通体明黄色的综合巡检车驶入车站,打破了夜晚站台的静谧。

随后,这台巡检车对金山北站至虹桥站的高速铁路进行检测,包含轨道、路基、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十几个项目的实时数据、图片及视频悉数收入车内存储设备中。休整片刻,满载各种高新检测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巡检车再次启动,向下一处站点驶去。

做好高铁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高铁综合巡检工)(1)

1月22日凌晨,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完成从金山北站至上海虹桥站区间高铁检测后,抵达上海虹桥站。新华社记者王琪摄

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近期在长三角地区正式投入使用,2021年是它的首次“春运服役”。

做好高铁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高铁综合巡检工)(2)

1月21日下午,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停在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金山北综合维修工区,工作人员在车内进行保养和维护作业。新华社记者王琪摄

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问世前,铁路上有位不载客的“黄医生”——由8节车厢组成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该列车奔驰在全国各条干线上侧重考察铁路几何状态。“后浪”高铁综合巡检车体型更灵巧,检测项目更全面,集成北斗导航、高清影像采集、激光扫描、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分析判断等先进技术,能同时兼顾数据和图像采集。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高级工程师王修历介绍,综合巡检车比“黄医生”功能更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工程师鲁富介绍,全车装有49个高感光、抗逆光的相机,可实现高速抓拍。巡检车能边走边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立体化拍摄。

做好高铁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高铁综合巡检工)(3)

1月21日夜,由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采集的轨道图像在车内电脑屏幕上同步动态显示。新华社记者夏康静摄

除了高速相机,巡检车搭载的3D成像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扫描周边建筑物和树木,实时投射在车内电脑上,帮助检修人员查看是否有物品侵入到高铁安全范围限界内。巡检车最高检测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按照计划一个晚上能检测300公里,采集约一百万张照片和数千条视频。

做好高铁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高铁综合巡检工)(4)

1月21日夜,GX-160型高铁综合巡检车开动后,工程师立即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实时监测巡检车采集到的接触网、钢轨等设备数据。新华社记者王琪摄

这趟夜行车上有一队同样昼伏夜出的夜行人。王修历说,每次出车至少配有两名司机、一位行车安全把关人和四到五名工程师。在远离市区的金山北综合维修工区,检修人员以巡检车和轨道为伴,总与旅客“错峰出行”:白天休息,夜晚工作。

“我们拥有无数个黑夜,但梦却总在白天。”从十一点工作至凌晨三点,夜行的检修人员打趣自己是“白日做梦”的人,但只要旅客有需求、铁路不歇业,他们总会在黑夜中擦亮双眼,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守护高铁运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