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控疫(战疫智能服务平台心情树洞)(1)

点击进入服务平台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全民控疫(战疫智能服务平台心情树洞)(2)

周波 教授,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主任,一级专家

9月1日,封面新闻开通战疫智能服务平台,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50位心理专家入驻平台,开展线上“心理问答”。

平台上线后,针对网友咨询自己遇到的问题,封面新闻邀请到了首批领衔专家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主任、一级专家周波教授进行解答。

如果您在疫情期间有任何心理、情绪困扰,欢迎来这里咨询。后续,封面新闻还将邀请更多专业人士入驻,解答大家的心理困惑。让我们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网友1:我非常担心做核酸时自己和家人被感染,每次下楼都很焦虑,回家也要喷几次酒精,感觉很“崩溃”。怕被感染每天都很焦虑怎么办?

周波:卫健委提醒戴好口罩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所以首先要确定在整个核酸检测过程中是否正确佩戴了口罩,并按照防疫规范保持一米间距,做到这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当然,网友提出的这种过分担忧在部分人身上是存在的,但在其他人身上可能就没有这么担忧,这种过分担忧与自身的敏感程度和焦虑的特质是有关系的,所以对这部分敏感特质的人来说,就会很焦虑。

我们理解这种担忧,同时也要让这部分朋友明白,这份担忧有可能是他们自己把风险放大了,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自己的过度焦虑程度。

首先从认知上去改变,客观地评估这种风险的大小。第二,可以看看周围的人对这个事情的做法和态度。第三,在做好科学防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做一些放松的练习,深呼吸,听听音乐,或者在家里做做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就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他对疫情本身的过度担忧。

网友2:虽然多次核酸结果都是阴性,但看到新闻里关于疫情的报道,总感觉疫情情况严重,压得人喘不上气,而且越看越感觉更加胸闷,我是不是生病了?

周波:大量获取疫情的新闻和信息,从而感受到了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胸闷,甚至出汗、手抖、心慌等反应,其实都是焦虑的躯体化表现。

这时我们要看整个群体的焦虑水平如何,如果你的焦虑和你周围的人差不多,那么这种焦虑就属于正常范畴内。比如说最近成都全体居民原则居家,会给很多人都带来一些焦虑,所以这种焦虑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种平均水平,比如出现了躯体化表现,那就是不正常的。

这个网友出现了这些问题,这时候就要尽可能地缩短去看这些有关疫情方面的新闻的时间,可以试试把关注疫情放在固定的时间去了解,而且最好是从官方渠道或者权威媒体上去了解。也可以多和家人在一起,去谈了一下除了疫情以外的事情,转移下注意力,同时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心理健康小贴士:

疫情居家期间请不要过度担心未发生的事,不要过度焦虑,因为现在面对的是我们整个群体都在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它正在被解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