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汽车广告不仅能让销量变得更加可观,并且会让产品、品牌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广告能够直奔雷区,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

诸如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绑架消费者价值观;忽视文化差异性等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还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本期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年出现的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

No.1 丰田霸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国内广为流传的广告语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然而丰田早前也有陷入过一起“霸道门”广告事件。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1)

▲ 图片为早期资料 画质较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一汽丰田在2003年《汽车之友》第12期杂志上刊登的两则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之前,其中一只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向下俯首,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另一则广告,丰田“陆地巡洋舰”在雪山高原上以钢索拖拉一辆绿色国产大卡车。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2)

▲ 图片为早期资料 画质较低

广告刊登之后,一时在网络上掀起巨大波澜,象征中国意义的卢沟桥石狮,广告中却让它们向一辆日本品牌的汽车“敬礼”、“鞠躬”;再加上“霸道”之名,一度激发了广大网友强烈的民族情绪。

在危机解决以后,为了消除中国公众对“霸道”汽车的恶劣印象,丰田公司决定将“霸道”更名为“普拉多”,而“陆地巡洋舰”更名为“兰德酷路泽”。

No.2 奥迪二手车业务

2017年7月,奥迪中国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广告——《奥迪二手车广告之整容篇》。广告中把新娘比作二手车,在婚礼上婆婆用夸张的手法“检查”媳妇是否整容,捏鼻子、揪耳朵和嘴唇。“检查”完毕后,广告最后画外音响起:“官方认证才放心”。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3)

广告视频发布之后,立刻遭到网友的炮轰,社会各方人士的谴责和声讨。该广告传达的信息是挑选二手车需要有权威的检查,但这种诠释方式让观众直呼不适。有网友喷怒表示“该桥段让人联想到检查牲口或奴隶 ,这个广告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 。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4)

奥迪二手车广告涉嫌“歧视”女性事件持续发酵。在奥迪官方致歉之后,一汽大众奥迪二手车近日也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歉信,称已第一时间撤掉该广告,并向公众诚挚道歉。然而这一则广告对奥迪公司已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No.3 福特Figo

2013年,福特在印度推出Figo紧凑车型的广告一度广受争议,公众称该广告具有攻击性,还有性别歧视之嫌。Figo广告是一幅漫画:意大利前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坐在Figo前排比胜利手势,后备箱里装着三个被捆绑、封住嘴的女士。宣传标语:“Figo的超大后备箱让您告别烦恼”,以此来宣传该车后备箱容量大的优点。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5)

该广告一经推出,曾被放在广告世界网(Ads of the World)上面,一时引发强烈争议,批评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支广告的“幽默”在意大利市场真能引起共鸣,调侃一下自家那位花边新闻不断的总理也是一大乐趣。但专为印度市场推出的Figo,目标受众是中低端消费群体。而这在频发强奸案的印度,还想引发怎样的共鸣?

No. 4 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悲伤的机器人》这则广告大概是史上最具争议的超级碗汽车广告之一。讲述的是通用汽车工厂一台机器人的一场噩梦:机器人工作压力大,因工作期间掉了一颗螺丝钉就被炒了,失业后做了许多糟糕的工作,备受打击之下,最后走投无路投河自尽,而后从梦中惊醒。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6)

通用本来是想通过这则广告来传达他们对质量的执着。很多人确实也感受到了机器人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通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能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但播放后,引起了美国自杀预防组织的不满,认为他们是在鼓励失业后自杀,是对抑郁病人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种嘲弄。但尽管这则广告有偏颇之处,但它的角度、创意还是值得肯定的。

No.5 大众速腾

速腾上市以来销量一直还是不错的,但2012年一汽大众为速腾投放的一则广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许多网友列为最愚蠢、最恶心的广告之一。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7)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8)

该广告中起初妻子误以为丈夫买了一辆很贵的新车,抡起平底锅就往丈夫后脑勺砸。但在得知这辆新车就是速腾之后便转怒为喜,立即搂住了丈夫。

该广告想要传达的无非就是新速腾的性价比高,但给观众留下一个印象:买速腾、开速腾的都是些“妻管严”型的小男人。一汽大众还真是不怕给自己招黑。这则广告曾在CCTV播出后引发强烈争议,拍这个广告的人要不就是看多了家暴片,要不就是喜羊羊看多了。

N0.6 广汽本田理念

关于汽车的软广告(扒一扒那些饱受争议的汽车广告)(9)

广汽本田理念S1原本在市场上并没有多么可喜的销量,可2011年理念的广告着实它“火”了一把。广告采用《西游记》题材,大致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大漠中,一辆理念S1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唐僧指着车子说:“悟空,这是为师想要的。”悟空拔出一根汗毛变出理念S1。随即行李装车,师徒四人开着理念继续上路西行。

该广告中“开理念、上西天”的深层含义在国人心中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解对产品本身也无任何益处。许多人看到这则广告不禁捧腹,调侃怎么会有这么中二无脑的广告。

在广本内部这支被称为“颠覆以往稳健形象”,带有嘻哈风格的创意营销广告片,大概只存活了120天。在广本逾10年的经营历史中,遭遇如此短命的广告片是头一回,甚至在汽车广告界也是极为少见。

结语

不得不承认,有些存在争议奇葩又恶俗的广告往往可以达到病毒式的传播效果。网友们不管是批评还是指责,只要参与其中,便在无形中推波助澜。有的车型甚至可以在谩骂声中销量不降反增。

但这么做其实是在消耗品牌本身的价值,越高端的品牌越要注重品牌形象的管理。广告中传达出的理念以及价值观可以透视这个品牌的价值取向。若有半点差池,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下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