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新闻

“300多米的非机动车道,装了11条减速带,会不会太多了点?”近日,有读者在快报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版上吐槽:“就像骑在搓衣板上一样,车子都要震坏了……”

在一些事故多发、路口交会处,设置减速带让车辆降速是通用做法。但是如果设置得过多、过密,则可能适得其反,影响行车的安全。

具体情况到底怎样?民意直通车记者去读者吐槽的那段教工路看了看。

现场探访

最密集的75米路装了5条减速带

3月18日上午,我来到位于莫干山路和余杭塘路之间的这段教工路。根据读者的描述,问题出现在东侧的这段非机动车道上。

最窄非机动车道(350米长的非机动车道)(1)

从教工路余杭塘路口出发,我一路向北边走边观察。走了100米,在主路与塘河路的交叉口,我看到三条减速带:路口前两条,路口后的人行横道前一条。值得注意的是,路口前的两条减速带间的地面上,还整整齐齐地画着一片3D版的“减速带”(通过视觉效果呈现出立体凹凸感的无实物减速带)。

最窄非机动车道(350米长的非机动车道)(2)

这类减速带应该都是为非机动车设计的,黑黄相间,宽10厘米左右,仔细看去,减速带上还有点点颗粒状的突起。在不远处龙门公寓小区出入口,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设置了三条减速带。

继续向前走,在龙门公寓和塘河二弄之间,约75米距离的非机动车道上,足足有五条减速带。

我在那里观察了20分钟,绝大多数的非机动车看到这五条减速带,都会捏一下刹车降速通过,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则基本不减速,直接冲过去。其中一些避震不好的车辆,经过会发出一连串“噔噔噔”的声音,用杭州话来形容,“震感”是“实饼饼”(结结实实)的。

最窄非机动车道(350米长的非机动车道)(3)

临近中午,外卖车辆逐渐多了起来。

“我觉得还好,一脚刹车也就过去了。”外卖小哥张师傅说。骑三轮车的刘师傅却不这么认为,他骑过这一段减速带之后,车上装的货物松了,只能靠边下车,将货重新捆好。“(减速带)还是多了点,一两条是不是就够了?”

多位读者反映减速带问题:

非机动车道上的减速带

是不是装得太随意了?

杭州市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许多道路因为施工原因改道,或是路口分岔较多,往往会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减速带。此前,就有多位读者反映,某些路段的减速带太多了——

187×××××140:

路上减速带太多,标准不一,随意安装,没有人负责。

189×××××858:

从和睦新村到余杭塘路,短短一公里路程,非机动车道上的减速带有10条之多,给骑车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人车上的物品受到减速带的影响被震落,后面的车刹不住把物品轧坏,有的人看到减速带突然刹车,后车来不及反应,导致撞车;有的人车胎被减速带破损处扎破;想请问交警,这些减速带是谁安装的,是否需要审批?

139×××××411:

作为电动车车主,我想问问管理部门:非机动车道上减速带增设要审批吗?一条塘康(康园)路从康桥路到运河路,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减速带就有30多条,有些设置非常不合理甚至霸道,严重影响骑车安全。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管一下。

现场采访后,民意直通车记者电话联系了属地交警——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拱墅大队。工作人员回复称,将会把具体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

截至发稿时,交警部门还没有就此作出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