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路口,事业上的岔路口,事业上的岔路口,个人生活的岔路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出身农村的我对路遥的《人生》印象深刻。初读是在上初中时,我在一本旧《收获》杂志上看到的,读完后对于主人公高加林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和惋惜。现在人到中年重温旧文,对书中引用的柳青的这段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少年不识愁滋味,回首已是百年身!

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刻(人生略显无力的结尾)(1)

当时读书也许仓促,现在回过头再看结尾,有一种拖沓无力的感觉。

如果书中写到高加林回乡后,直接以下面这段作为结尾戛然而止:

“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德顺老汉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哽咽得说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会给人以无比的震撼,无尽的反思,无穷的回味……

但现在的结尾,在上述结束之前给高加林回乡做了弥补性安排(重新教书),并通过顺德爷爷之口做了很多说教,以减轻高加林的心理负担。

德顺老汉大动感情地说着,像是在教导加林,又像是借此机会总结他自己的人生,他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又像一个哲学家;那只拿烟锅的,衰老的手在剧烈的抖动着。高加林一下子站起来了。傲气的高中生虽然研究过国际问题,读过许多本书,知道霍梅尼和巴尼萨德尔,知道里根的中子弹政策,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满身补钉的老光棍农民,在他对生活失望的时候,给他讲了这么深奥的人生课题。他望着亲爱的德顺爷爷那张老皱脸,一双失去光彩的眼睛里重新飘荡起了两点火星。德顺爷爷用缀补钉的袖口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听说你今上午要回来,我就专门在这里等你,想给你说几句话。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了。”他用枯瘦的手指头把四周围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说:“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再说,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爷爷,你的话给我开了窍,我会记住的,也会重新好好开始生活的。刚才我在前川碰见庄里的其他人,他们也给我说了不少宽心话。唉,我现在就担心高明楼和刘立本两家人往后会找我的麻烦,另眼看我……”“啊呀,这你别担心!就是为了这事,我刚才还去明楼家找了他。我和他爸当年是拜把兄弟,我敢指教他哩!我已经把话给他敲明了,叫他再不要捣你的鬼……噢,我倒忘了给你说了!我刚才去明楼家,正碰见巧珍央求明楼,让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让你再教书哩!巧珍说得鼻子一把泪一把!明楼当下也应承了。不知为什么,他儿媳妇巧英也帮巧珍说话哩。你不要担心,书教成教不成没什么,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

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刻(人生略显无力的结尾)(2)

这样固然让读者们略感安慰,却大大降低了文学感染力和冲击力,可谓画蛇添足,狗尾续貂。如此结果,减轻了本书的悲剧色彩,也拉低了其文学价值。

就如同《天龙八部》,如果金庸在结尾处让乔峰自杀后获救,则乔(萧)大侠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还会像现在这般鲜明吗?

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刻(人生略显无力的结尾)(3)

不管怎样,《人生》仍然有其价值所在。小说鲜活的记录了那个时代,以及时代洪流对当时人物的冲击,也给每一位面临人生选择的读者以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