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1)


“一辈传一辈,纱帽轮的戴”,是乡间关于孝亲问题的一句老话,老话后面,还有一个很感人的劝人孝亲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普通的夫妻俩,加白发的老婆婆,再加六、七岁左右刚懂点人事的一个小男孩。

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2)

​​

男孩一天天大了,老婆婆却一天比一天衰老,老到再也不能给家里添把手,渐渐变成家里的累赘时,儿子和儿媳就起了坏心,用一个筐把老人抬起来,走了很远,最后把老人扔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山上。看抬老人的筐已经很破旧,就顺手扔在了回家的路上。

没想到回家刚进门,六、七岁的儿子就闹着问,筐呢?听父母说太旧,随手扔了,儿子就不依不饶地哭闹起来,非得让父母把筐找回来。夫妻俩有点不明白地问儿子,说那个筐已经很旧了,你要它干什么?没想到儿子居然天真地回答父母,说你们把筐扔了,等你们老了,我用什么往出抬得扔你们?把夫妻俩给惊的,一下愣在那里。琢磨半天,赶紧回去一路找到抬老母亲的那个筐,再到扔老人的地方找到母亲抬回来,并小心翼翼地把老母亲奉养起来。

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3)

后来就有了“一辈传一辈,纱帽轮着戴”的孝亲老话,意思你怎样对待家里的老人,等你老了,家里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想老有所养,你就得首先让你的老人老来不为难。因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所作所为,都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在子女的观念和行动中。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家里七个儿子,最终饿死老母亲的事。老母亲曾经的作为姑且不论,家里孙子辈如果学着到七个儿子也老了时依瓢学样,可就真成了“一辈传一辈,纱帽轮着戴”了。

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4)

中国是一个以“孝文化”为主体结构的国家,孝老敬老,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这个民族繁衍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一个基础,而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现在多么年轻,也总有老的一天。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孝老敬老,为我们自己,也为这个民族,把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所有图片均收藏自网络,特别声明!)

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5)

简单好背的民间故事(一个筐的孝亲故事)(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