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心态俘获我们的大脑

稀缺心态的作用原理(寡闻稀缺心态)(1)

感觉缺少,不够用,这类拥有比需要少的感觉就是稀缺心态。所以稀缺心态与稀缺大不相同,一个是内心感觉,一个是客观事实。

比方说想买某个东西,它却卖光了,这是客观的稀缺。这个东西还有货,因为一时的钱不够导致不可能再买到了,这时内心感觉钱不够用就是稀缺心态。稀缺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很难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改变。

稀缺心态就不一样了,它是“拥有的比需要的少”这一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内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做出的判断,因此,它也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或者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变化,时而存在,时而消失。

我们对事物重要性的主观程度对稀缺心态的产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稀缺心态的影响下,即便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多的事情,行为表现的也会大不相同。就好像在悠闲的情形下,时间概念影响不到我们,我们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在繁忙的情况下,不仅能敏锐的察觉到时间的有限性,行动也会加快。

每当稀缺心态出现,它就会俘获我们的大脑,并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在有火警的时候,消防员会进入紧急状态,需要在60秒内穿好衣服,并且拿上该拿的东西迅速出发。但是,根据美国的统计,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消防员都不是在火灾现场殉职的,而是在去火场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交通事故。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系好安全带,这个比例占到了80%以上。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为什么训练有素的消防员,却会在系安全带这样基础的事情上疏漏呢?这其实就是稀缺心态所造成的“管窥效应”,让我们只关注眼前狭窄范围内的紧急事件,而忽略除此之外的重要艺术。

稀缺心态的作用原理(寡闻稀缺心态)(2)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曾说,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根本原因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稀缺心态。什么是稀缺心态呢?本质上,稀缺心态是一种紧迫感,就像有件事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我们往往就会产生急迫感。在短期内,这种稀缺心态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高产出地工作。但是如果长期抱有稀缺心态,这可能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反而会把我们拖入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