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本期嘉宾】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AHA导师、急诊急救专家 苗挺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黄斌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游管中心 李晗

对不少孩子来说,暑假一到,沙滩泳池、水上乐园、江河大海,到处都是欢乐源泉,但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出现意外。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欢快享受水上乐趣?耍水时有哪些易被忽略的安全问题?

夏天带小朋友玩水注意事项(暑期特别科普③)(1)

7月10日,龙泉驿区某商场一楼,不少孩子正在耍水。魏冯摄

川观新闻记者连线专家,为家长梳理孩子安全玩水的注意事项。

4类耍水场景多留意——

野外玩水、水库游泳、高速冲浪、急水漂流

“在我们日常处理的溺水事故中,高发地点多是缺乏救生安全设备、缺少监管的河流、水渠、堰塘等户外区域。”苗挺提醒,这类区域可能出现这些情况:

一是在野外时,有孩子喜欢成群结队到小河里玩水,但乡村河道、水渠里往往水草丛生、淤泥遍布,孩子容易被水草缠住,或被陷淤泥,“如果几个小朋友一起下水,容易被相互缠住,造成群体溺水窒息。”

二是宽阔的河流或水库河面,它们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往往水下暗流涌动,“如果与水库闸门连接,出水口小,流速更急,孩子体型小,极易被冲走。”

三是在体验水上乐园冲浪和峡谷漂流等项目时,两种情况要当心——在水上乐园或海上,不少青少年喜欢冲浪等挑战性大的运动,但冲浪所需水流急,冲浪速度难控制,易呛水。“如果自身有其他基础疾病,甚至可能引起窒息等事故。”在漂流时,水流比城区水域更加湍急,家长要给孩子带好救生设备,扣好所有扣带,规范操作漂流动作。

李晗介绍,要评价水域是否安全,首先要观察此地是否平稳、防滑措施是否有保障、是否具备一定的急救措施、是否有禁令标志,以及岸上是否有救生员配备等。李晗提醒家长,最好带孩子到配备专业救生设施、救生员等规范水域场所游泳玩水,不要到不安全、不熟悉水域;孩子玩水一定要有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同。

4个举动要当心——

初学游泳单独下河、冒然下水救人、家长看护三心二意、溺水后拍背倒水

日常溺水救援中,苗挺发现,常有刚学会游泳的孩子私自下河游泳,导致溺水。“孩子以为自己具备游泳技能,但其实体能尚不强健。由于对水域了解不充分、体力不够,容易溺水。尤其是本身具有心脏等方面疾病的孩子,容易在游泳过程中突发疾病,一旦溺水,死亡概率比疾病本身死亡率更大。”

此外,青少年见义勇为下水救人溺亡的事件也令人惋惜。“能游泳与能水中救人是两码事,溺水救援需要专业技能与防护措施。”苗挺提醒,“溺水者在水中时往往手足无措,如果救援者没有自身保护措施,也没有训练过救生能力,水中两个人彼此拉扯,容易造成意外。如果遇见溺水情况,最好先向溺水者抛掷救援物品,比如周边的竹竿、木头,或者救生衣等,并极力呼救,寻求专业救援。”

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注意玩水安全,自身也要落实看护责任。苗挺表示,孩子玩水时,不少家长习惯和别人聊天或低头玩手机,该行为不可取。他提醒,当孩子所处方位突然安静,或孩子出现目光呆滞等情况,家长一定要警惕。“往往溺水都是快速无声的。溺水后,孩子挣扎时间非常短,一旦没被及时发现,就容易窒息、缺氧、昏迷。”

“孩子耍水时,家长还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突发状况,如抽筋、呛水导致无法调整呼吸,身上浮具脱落或破裂、漏气,在水边玩耍不慎跌入水中等。”李晗补充说。

“如果出现溺水,切莫听信一些‘土方’,比如救上来后使劲拍背,把孩子倒立让水倒出来等,如果孩子有意识、心跳呼吸正常,应做好保暖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若孩子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全无,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苗挺表示,“家长和孩子最好都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技能,同时让孩子在玩水之前参加正规游泳技能课程培训。”

黄斌推荐孩子从蛙泳开始学起,“蛙泳最易学会,学会了能够保持身体不会下沉,往往也就不会怕水了。”黄斌提醒家长,游泳前后要分别做好热身和恢复运动——游泳前建议做适量的关节热身运动,再动态拉伸让身体兴奋起来,增加肩部、脊柱、踝关节等部位的活动范围;游完之后,肌肉处于紧缩状态,需要进行静态拉伸,使紧缩的肌肉伸展开来,有效地让肌肉放松,减少肌肉僵硬,加快血液循环,每个静态拉伸动作不少于30秒,再洗热水澡加快乳酸代谢,促进疲劳恢复。

【科普多一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较高地:

4岁以下小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是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防范孩子溺水,家长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要措施是时刻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和水周围时,家长都应专心看护,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家长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施救。

关于溺水的误区:

1、游泳圈、充气的水上玩具可很好地保护孩子

2、孩子溺水时一定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时发现

3、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部分内容来源:新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