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不仅给后世塑造了神仙级的人物关羽和诸葛亮,更把许多山写出了名。可谓“山不在高,有‘古典’则名”。

有人大致统计,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有故事发生的山,绝对不少于四十座。而此外,书中还有许多川、谷、江、河、水,给后世留下了讲不完的典故。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1)

本篇挑选几座因三国故事而出了名的山,来分享一下与之相关的古今趣事。

北固山

有人说:“一座北固山,半部三国史”,可见这北固山在三国书中的不菲地位。

当然,北固山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它与东吴都督周瑜谋划的“刘备招亲”典故。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在当地颇有名气。

虽然山高只有55.2米,长约200米,但因其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誉它。

现今来镇江的中外客人,大都会选择先去北固山游览。因为它不仅是镇江当地的名山,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三国山”,与之相关的三国故事就发生在山上,不去看岂不遗憾?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2)

当年,孙权的哥哥孙策,以镇江为吴国最早的都城,后来甚至把宫殿都建在北固山上,奠定了镇江北固山与东吴历史撇不清的关系。

再者,因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后人干脆把一些传说和虚构的故事与“三国名胜”有意结合到一起,既满足了许多人的臆想情愿,也起到了宣传历史文化的作用。

根据小说描述,当年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向东吴借了荆州却迟迟不愿归还,惹得孙权不快。于是,周瑜向孙权献上“假意许配孙权妹妹孙尚香给刘备为妻”的美人计。

不料,诸葛亮将计就计,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真的促成了孙刘联姻,使刘备如愿抱得美人归,也留下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知名典故。

从那以后,甘露寺就成了北固山最著名的三国名胜。

在北固山山峰最高处,还有一座著名的北固亭,相传当年刘备兵败病死白帝城,孙夫人悲痛万分,在北固亭中投江自尽。后来又有了现在的“祭江亭”。

尽管有人质疑说:事关“刘备招亲”的北固山甘露寺,是孙权儿子在位时才建的,当时刘备早就不在了,何来“招亲”一说?

但这已经于事无补。尽管刘备招亲或许是小说作者演绎和杜撰的,人们仍情愿相信甘露寺就是“刘备招亲”的地点。

北固山与三国历史的渊源毋庸置疑,早在南宋时期,大诗人辛弃疾曾有两首写于此的词作,都提到了三国时期人物。

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66岁的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

当时宰相韩胄准备北伐,此举虽然符合辛弃疾坚决主张抗金的心愿,但他又担心主事者轻敌冒进而致败,也对当朝皇帝不真正理解他、重用他表示愤慨。

于是,面对北固山,辛弃疾触景生情,追思历史,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两首名作。

其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而那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是至今脍炙人口: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史料介绍,1957年3月20日下午,毛主席乘飞机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感叹古今,不由吟诵起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人家兴致很高,还向随行秘书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他说,辛弃疾这首词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杜甫的诗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借曹操的名句···。

据说,这首词也是叶剑英元帅生前最喜欢的词作之一。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3)

1975年5月,毛主席在南方养病十个月后,回到北京第一次与政治局委员们见面。谈话时,他问叶剑英读过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没有?

叶剑英随即站起来,抑扬顿挫背诵了一遍。毛主席听了很满意,指着叶剑英诙谐地说:“此人有些文化!”

祁 山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六出祁山”,是指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而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

“六出祁山”实际是《三国》小说的演义。由于三国小说比三国正史在民间的影响更大,所以“六出祁山”逐渐渐成了诸葛亮北伐的符号。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4)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故事流传很广。对这座祁山如果简单望文生义,会被有的人误以为是祁连山。

其实,祁山跟祁连山风马牛不相及。

著名的祁连山,在甘肃青海边界,是秦岭支脉,由多条西北至东南走向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其位于河西走廊以南,故也称南山。

据传,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思是“天”,祁连山因此还叫“天山”。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句,其中的“天山”所指的便是祁连山,而不是新疆的天山。

三国书中,诸葛亮六出的祁山,位于陇东南,在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海拔237米,是礼县境内最高峰。

因其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成为三国时期魏蜀必争的战略要地。

祁山绵延约50华里,被誉为“连山秀举,罗峰兢峙”,有着“九州”之“名阻”威名。祁山又名祁山堡。《三国演义》称之祁山大寨,曾是诸葛亮的中军大帐所在地。

在蜀汉兴兵北伐战役中,诸葛亮直接出祁山两次,间接出祁山二次,还有两次出兵实际未经祁山,但仍被划入北伐的整体战略行动中。

祁山堡始建于西汉,距离礼县县城约 20余公里。阊江水宛若一条银色的玉带,从西面绕城而过。它的下游不远有一个地方,崖石对峙,流急滩险,名叫“阊门”。

定军山

传统京剧有一出很有名的老生戏《定军山》,当年由谭派鼻祖谭鑫培主演时,曾被拍成我国第一部电影,使得定军山一时成了名山。

小说《三国演义》曾两次提到了定军山:

一次是第七十回到七十一回,说的是老将黄忠击败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勇夺定军山,并力斩曹操守将夏侯渊,为刘备攻占汉中立下大功;

书中第二次提到定军山,是在一百一十六回。此刻蜀汉将亡,诸葛亮灵魂在定军山托梦给锺会,嘱他保全两川生灵···。

这段描写很是生动,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境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5)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五千米的地方,确是三国时期古战场。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原属武侯墓乡,归定军山镇管辖。

现实中的定军山,为大巴山脉之一,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往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自古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海拔833米,山顶有“古定军山”石碑。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公里,是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乃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

据说,在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旧地,时常会发现蜀军用兵之物“扎马钉”和“箭镞”,定军山山半腰有一大石,高3.3米,宽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当年曾用以挡过敌箭。

土 山

在神州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土山”可谓数不胜数,但哪一座都没有三国小说中的“土山”出名。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一节中,关羽被曹兵围困土山。曹将张辽劝降,关羽向曹操提出必须答应三个条件方可的约定···。因为这一故事,使土山驰名中外。

关羽约定三件事的“土山”,为今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所谓的土山,实际是一个不大不高的小山岗。土山顶上建有一座关帝庙。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6)

据邳州旧志记载,康熙年间,郯城大地震,黄河决口,旧州(古下邳城,当地将沉没后的老城称旧州)沉没,一座高达30余丈的山峦变成了一个小山包。

平生熟读三国小说的毛主席,对这座土山印象颇深。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曾向徐州领导人打听当年关羽被困和屯兵的“土山”现状。

除了毛主席的关注之外,还有不少名人曾造访过这座土山的记载。1965年,开国上将杨得志将军曾慕名察勘。1964年,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路过土山时,也曾登临查看。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中的碾庄围歼战打响,粟裕大将的指挥部就在这座土山上。

据传,当年罗贯中对此山更是情有独钟,为撰写《三国演义》,他数次亲临土山实地考察。

土山山顶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1460年),后于崇祯朝及清代雍正、道光朝和民国作过修复。新中国建立后也曾五次大修。现在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关帝庙。2005年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南屏山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很早就被搬上戏剧舞台,后来又登上了荧屏。海拔不到百米的南屏山也跟着出了名。

有人形容,《三国》,把南屏山写的出神入化,戏曲《借东风》,更把诸葛亮唱得如天神下凡。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7)

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湘鄂边界的赤壁市西北三十八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整体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銮山三山组成。

与赤壁山紧密相连的南屏山,如今已经成为风景区的最大亮点。山下有双狮滚球和层层石阶直登拜风台,再现了当年诸葛亮火烧战船,拜祭东风的情景。

拜风台上有设计精巧、光彩夺目的拜风阁和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武侯宫。当年赤壁鏖战的大批出土文物也陈列在此。

实际上,除了湖北三国赤壁古战场中的南屏山,我国国内名叫南屏山的还有多处,如:浙江省杭州市的南屏山,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南屏山,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南屏山,安徽全椒县的南屏山,内蒙古多伦县的南屏山,江西上饶的南屏山、四川宜宾江安县境内的南屏山等等。

玉泉山

《 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了玉泉山关公显圣贤一节,使玉泉山成了三国迷心中抹不掉的记忆。

这座玉泉山,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境内。

如今它是一座面积8.9平方公里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基础、佛教文物为主体、三国遗迹为依托,融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关羽被斩首后,灵魂曾经在玉泉山多次显现。小说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把关羽显圣地点安排在玉泉山,并非随意之为,而是事出有因。

据相关文献记载,蜀汉昭烈帝刘备在二弟关羽蒙难后,曾在玉泉山东麓的玉泉寺内建过贞烈祠,用以一年四季祭祀关羽用。这大概是罗贯中写“玉泉山关公显圣”故事的主要缘由。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8)

玉泉山有着“三楚名山”美誉,属于佛教名山之一。

山上的玉泉寺,建于东汉末年,为我国历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山中的珍珠泉,是我国三大著名珍珠泉之一;耸立的棱金铁塔,建造于北宋年间,是全国现存最高、最重和保存最完好的铁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泉山景区内最吸引游人目光的,是关公显圣地以及全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等三国遗迹。

当然,首都北京城郊的玉泉山也相当有名。它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山麓,颐和园西侧。山势为西北走向,状如马鞍,纵深1300米,林深树密,主峰巍峨。

北京玉泉山得名于其泉水,有“水清而碧,澄洁似玉”之说。

由于玉泉山依山面水,所以自辽金起,就有多位帝王在此修建行官消夏避署。

此外,在山西孝义市也有一座名为玉泉山的旅游景区。

铁笼山

在三国小说中,因司马昭被困于此而出名,它位于甘肃天水市武山县西南七十余里处的高楼乡境内。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9)

蜀汉延熙16年秋,接替诸葛亮兵权的蜀汉大将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再度伐魏。这一次,发生了著名的兵困铁笼山故事。蜀军把诸葛亮都有些头疼难对付的司马昭围住,使他差点毙命于此。

据出土文物和地名资料考查,甘肃铁笼山确实是一处三国古战场遗址。在山脚田地,时常会有锈蚀斑斑的刀、矛、箭头等兵器出土,连山周围的一些地名也多和军事有关。

如,山北有“泄兵山”,传说是姜维引兵攻坚的地方;另有一村叫“马跛里”,传为姜维战马受伤的地方;还有一村名“八营坪”,为蜀汉屯兵之所。

还传说在铁笼山的一眼枯泉中,村民曾发现过刻有“军司马印”字样的方铜印一枚。

牛头山

有人做过统计,全国如今有14座山名为“牛头山”。东至浙江舟山,西至四川广元,南至云南陆良,北至甘肃康县都有牛头山的存在。其中浙江境内的牛头山就有4座。

还有资料说,仅湖北十堰地区,竟然有8座牛头山,最早的得名于宋代···。

位于四川广元市元坝区的牛头山,是一座巨石耸立的大山,系剑门山的东支,海拔高达1214米。因山形酷似一座巨大的牛头而得名。

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古驿道上的“天雄关”亦在此牛头山山腰,所以又称“牛首雄关”。此关四周群峰昂首,与剑门群峰遥相呼应。

《三国演义》小说中,“姜维兵困牛头山”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座牛头山上。

三国故址(有三国历史典故的山都在哪里)(10)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大将姜维为保蜀汉政权,第一次率兵北伐。小说演义中所说的姜维九伐中原,实际是十一次。

书中说,“秋八月,先差蜀将句安、李歆同引一万五千兵,往麴山前连筑二城……”接下来,被魏军断了水源,“是夜北风大起,阴云布合,天降大雪,因此城内蜀兵分粮化雪而食。”

蜀军被困牛头山,将士无水饮用,姜维焦急万分。当夜诸葛亮托梦给姜维,要他设坛拜水。于是姜维立即派人挖一口井,搭起祭台,设案祭拜。

拜了一天一夜之后,姜维派两名士兵去井边察看,回报说“无水”。姜维怒将两士兵斩首,接着又派一名卫士前去督察。

此卫士去井边一看,确实无水,但怕回去禀报被杀头,于是便仔细观察井的四壁,突然发现有一块湿润处,再仔细看,竟然有水珠儿挂在壁上。

他惊喜若狂,便找来一些乡民,顺着水珠浸出的地方开挖,扩井用了一个时辰,在搬掉一块大石头后,涓涓泉水汩汩流淌出来,很快积了半池水。

卫士非常高兴,飞报姜维说:“有半池水。”姜维大喜说:“有半池水也够饮用了”。

从此后,牛头山这口井就一直保持着半池水,从未满过,也从干涸过。

有趣的是,这口井的水随嘉陵江清而清,随嘉陵江浊而浊,堪为一大奇观。

姜维牛头山拜水的佳话流传开,人们为怀念姜维,就把这口井称作“姜维井”。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纪念日,都会有上万人前来游览观景。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