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48)

特别说明,文中中药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经考古人员考证,汉代中药一两为15.625克,半夏半升50克,五味子半升31克,石膏如鸡子1枚50~60克。

中医治疗咳嗽的四大法则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一起见识了中医止咳最经典的方子:小青龙汤。

这个方子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因为它止咳以及祛除心下饮的能力强,而且因为通过这个方子及其加减法,可以窥见中医治咳的四大法则:宣、降、润、收——这个法则据说是祝谌予先生总结出来的。

所谓,也就是使用一系列能提高肺、皮毛的宣散作用的药物,比如桂枝,麻黄,生姜,薄荷,防风,荆芥等等药物,把附着在皮毛,肺部的外邪驱散出去,此为宣法。

大人咳嗽止咳最快的一招秘方(牢记治咳心法抓牢主要矛盾)(1)

所谓,也就是使用一系列具有收敛气阴性质的药物,来增强肾的纳气固摄功能,从而使得肾气不固,真气归元,这些药物有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诃子肉等等,此为法。

这四种方法,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运用,一般而言,咳嗽初起多用宣法,邪散肺宣,则咳嗽得止;久咳容易伤阴,则多用润法和收法,以使肺津得补,肾气得固;剧烈咳嗽则多用降法,以使上逆如野马的肺气,向下肃降,咳嗽得安。

牢牢抓住主要矛盾

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患者病情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设法,同时兼顾其余。

以小青龙汤为例,这个方子中,有宣散的药物,也有肃降的药物,宣散用了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肃降用了芍药三两,同时用了一些祛除心下饮的药物,比如干姜,半夏等等,总体而言,宣散大于肃降,有利于肌湿外泄,湿气得解。这个方子适用于以外寒内饮为主,简而言之就是以痰饮,湿邪泛滥为主,兼有咳嗽的证型。

大人咳嗽止咳最快的一招秘方(牢记治咳心法抓牢主要矛盾)(2)

而在射干麻黄汤证中,肺气上逆的情况非常严重,咳嗽极其剧烈,喉中水鸡声成了主要矛盾,此时需要重用肃降药物,同时固摄肾气。

我们看看这个方子: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三两 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紫苑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半斤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射干麻黄汤宣散的药物只用了麻黄四两,但是具有肃降作用的药物一下子用了射干三两,紫菀,款冬花三两,以此来抑制过度上逆的肺气。

若患者出现了夜间咳嗽频作,咽喉欠润滑,干燥咳嗽,则为肺燥咳嗽,虚火上逆,治法就该以润法为主,代表方剂为麦门冬汤,一剂麦门冬用到了七升,柯雪帆考证一升麦冬为90克,那么七升就是500多克,这个量非常大了!不过,我只用过一百多克。

大人咳嗽止咳最快的一招秘方(牢记治咳心法抓牢主要矛盾)(3)

用猛烈之药时,懂得保护身体

经方的配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则,就是使用猛烈药物时,会兼顾用一些制约主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来保护患者的身体。

原则一:宣散力量大则用点生津药

以小青龙汤为例,用了大量具有宣散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很强的祛除水饮的能力,于是就用炙甘草三两,来生津,补胃气和守胃气,以避免人体气阴过度耗散。

原则二:肃降药物猛则用点守胃药

以射干麻黄汤为例,用了大量的肃降肺气药物,则用大枣七枚来守护胃气,守护气津,同时缓和峻烈药物的的药性。

原则三:治疗咳嗽时时刻刻不忘固摄肾气

在止咳三方中,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都用了细辛来鼓舞肾气,五味子来固摄肾气,可见增强肾纳气作用也是治好咳嗽的诀窍之一。

欢迎关注医师黄继斌 一个坚持手工、慢速、写作中医的地方。在沉溺中医这漫长的过程中,有不当之处,也欢迎严厉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