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六年(1578年)六月,织田麾下九鬼水军从熊野浦出航,开赴石山。船只行至谷之轮海域,本愿寺一方的徒众自杂贺、谷轮一带蜂拥而至,试图拦截。

本愿寺方多是小早一类的小型船只,具备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其船队排成“山”字型冲到近前四面合围,用弓箭、火绳枪以及炮烙火矢进行攻击。九鬼水军唯有七只大船,故作不支,将敌方引到跟前,而后大筒、火绳枪一齐开火。点满敏捷属性的本愿寺徒众遭到迎头痛击,蓦然领悟这世上一切恐惧其实都是来源于火力不足,刮痧一样的攻击方式完全无法击破对手厚重的血条。此战过后,小早关船大量沉没,九鬼的七只大船毫发无伤。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1)

铁甲船海战

七月十七日,九鬼海船顺利抵达堺港,四方前来观摩的世人见到这七艘外覆铁板的安宅大船,无不啧啧称奇:“此等巨大坚固之重舟实为旷古未见。”九鬼嘉隆的铁甲船自此一战称名,号动天下。

九鬼原是熊野三山别当新宫氏的庶流,代代居住纪伊国牟娄郡九鬼浦,故而取为家名。九鬼一族后来迁居志摩国波切城,击败当地土著七岛众,全取志摩一国。永禄年间,伊势国司北畠具教出兵志摩,九鬼嘉隆落败,带领族中残党在泷川一益介绍下投靠到织田门下。永禄十二年(1569年),九鬼嘉隆作为带路党协助织田灭亡伊势北畠,因功受封志摩。之后讨伐长岛一向一揆,九鬼水军表现活跃。

天正四年(1576年)第一次木津川口海战,信长麾下的和泉水军不敌毛利火攻,全军覆灭。织田信长大怒,命令九鬼嘉隆打造无惧龙焰的铁舰队。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2)

九鬼嘉隆的铁舰队(1593年)

九鬼从纪伊征调上好的木材,造作新舰。完工以后的船只幅长七间(约12米),全长十二间(约21米),船身覆盖铁板作为装甲,配备三门大筒以及为数众多的火绳枪。现存之《肥前名护屋城图屏风》描绘了当时铁甲安宅船的真实模样,船上修建有两层或三层的天守形状高层建筑,帆橹并用,船橹数量达到一百五十支以上,规模相当于五百石至两千石。巨舰大炮,实为织丰时代的星河战队。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3)

《肥前名护屋城图屏风》所描绘之日本丸,是当时最大的安宅船

“此诚日本国中最大最华丽之舰只,与王国(指葡萄牙)船只相比不遑多让。”见过铁甲船的耶稣会传教士奥尔甘蒂诺在写给教会的信件中如是言说。

十一月六日,毛利水军六百余艘再度前往石山,想要给被围困的本愿寺运送军粮物资,第二次木津川口海战就此打响。九鬼嘉隆以区区六艘船只迎战,毛利虽人多势众,却全然不是铁舰队的对手,落魄而走。九鬼嘉隆送走屈膝之人,用鲜血与烈焰开创新天新地,欢欢喜喜地镌刻上铁种的名姓。

日本海战自此以后,便从关船、小早簇拥的蜂群模式转变成安宅船为主体的巨舰模式,火炮优劣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主要因素。曾经纵横濑户内海的村上海贼凭借自身实力无法适应时势的转换,拥有强大资本臂助之织丰系水军开始逐步染指西国海域,日渐压倒毛利的鹰翔姿态。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4)

《釜山海船柵图》,中央大船即日本丸

天正七年(1579年),织田完成对摄津国有冈城的围困,控制住荒木村重谋叛的不利影响,随后便大举加派人手进入播磨助战。丹羽长秀、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诸多名将奉命逐步拔除别所一方的支城副砦,扼在三木城别所长治咽喉上的杀机一日胜过一日,简直令人无法呼吸。

播磨教海寺的门徒偷偷用竹筒装满稻米,顺着脇川的流水送入三木城。羽柴秀吉发觉以后,派兵焚毁教海寺,门徒信众不分良莠全部斩杀。为绝后患,秀吉将三木城周遭寺社神庙尽数捣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九月初,毛利方八千余人携带兵粮经由水路直扑三木城西面的平田砦,别所一方亦有三千人出城呼应。平田砦的羽柴守军寡不敌众,顷刻粉碎。羽柴秀吉闻讯迅速反应,调遣大军出阵,双方在大村坂发生激战,别所、毛利的联军大败,伤亡无算,多名武将或战死或自杀,余众溃散。这以后三木城再无法从外界取得兵粮支援,城中饮食日见匮乏,民心士气渐趋颓败。

是岁播州乱,三木人食人。

天正八年(1580年),遭遇干杀的三木城弹尽粮绝,毫无胜算。城主别所长治向城外的羽柴秀吉提议以别所一族的性命换取城中百姓士卒一条活路。秀吉欣然应允,派人送去酒宴。别所长治酣尽酒食,杀死妻儿,举刃自尽。兴兵于丹波的波多野秀治已于前一年被迫向明智光秀投降,跟弟弟波多野秀尚一道遣送安土城。织田信长旋即下令磔刑处死波多野兄弟二人。

备前国的宇喜多直家见风使舵,与毛利断交,宣布臣服于织田麾下。这一事件当是羽柴秀吉调略斡旋下的成果,织田的势力开始切入毛利氏的基本盘,两家之间的均势至此呈现严重偏离。一方有如巨龙腾空,双翼的阴影遮蔽了山阴、山阳两道之天空。另一方则仿佛寒鸦暮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三木开城前一年的天正七年(1579年)五月,安土城中发生了一件惊骇人心的大事件。

起因是关东远道而来的净土宗高僧灵誉玉念当众讲法,遭到堺市法华宗信徒建部绍智和大胁传介的当面质疑。灵誉大师不屑与这些自诩的头部玩家论争,号称只接受对等大德的挑战,情愿一决高下。法华宗自然不能退缩,公推日珖、日渊、日谛等众多高僧从京都赶赴安土,参与净土、法华两派的宗论。

织田信长派遣奉行劝说两家管控分歧,求同存异,维护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法华宗自恃胜券在握,坚不从命,于是在安土城下的净土宗净严院两派唇枪舌剑,展开殊死辩论。

宗论结果法华宗完败,建部绍智、大胁传介和妙国寺普传三人斩首,日珖等人写下保证书承认落败,勉强逃得性命。以上过程详细载于《信长公记》。

然而据日渊所著《安土问答实录》,此次宗论却是织田信长设下的重大阴谋,意图削弱法华势力。日珖等人舌灿莲花,几度让净土宗的僧人哑口不能应对。判官因果居士无视场面上法华宗优势地位,断然判定净土胜出。而后法华众人被带到信长面前,或生或死,皆魔王信长一言以决之。

安土宗论沉重打击了蓬勃发展的法华宗,畿内风云激荡的宗教势力蓦然为之一滞。

之前笔者看到一些讨论,说中世纪末法传播与当时的灾害史有莫大关联,因其颠沛流离,多灾多难,所以生发出万物一芥子的哀叹。其实吧,笔者以为这当中更重大的因素乃是社会基层组织的解体,导致民心沦丧。若是有组织在,千难万阻也是闲庭信步。倘若平日里口口声声来抄作业,一有祸事就寻思着拿人软肋,这就好比肌肤溃烂无存,再有坚强的骨骸,终究是站不住。

日本战国后期,举国刀兵,朝不保夕。庶民失掉内心的安宁,唯有从宗教的末法思想寻求抚慰。法华宗创立于日莲,主要在京畿都市圈的中小工商业者内里传播。净土真宗源自于亲鸾,大量吸收流通业者和农民群体作为信众。织田信长掌握京都以后,经济日益昌盛,町人众为代表的民营团体成为影响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消减町人势力的影响力,从法华宗入手便是织田信长的一步妙招。毕竟,町人众何曾创造时代,他们不过是抓住了时代的风口而已。

真正创造时代的只有织田信长一人。“神佛能耐我何,信长我身即佛。”——这或许才是织田信长想要借安土宗论宣示天下的中心主旨。

天正八年(1580年)三月,长久纠葛的石山本愿寺之战也走到了尾声。随着毛利水军的败北以及摄津、丹波、播磨几处叛乱的平定,顽抗到底的本愿寺只觉得茕茕孑立,寒凉彻骨。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5)

《石山合战绘传》第一幅 成宗寺藏

织田信长趁机发出起请文,谋求讲和。议和条款的第一条便是特许赦免本愿寺,也就是说信长本人作为赦免一方允许宽容对方,由此可见起请文的赦免条件实际上几近于要求本愿寺诚心投降。

本愿寺显如虽心有不甘,然有冈城、三木城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彼之今朝,即本愿寺之明日,一旦玉石俱焚,恐有佛法断绝的危险。显如于是下令让下间仲之等三位家老回书信长,发誓遵守和议,臣服织田。本愿寺显如的长子教如却不肯放弃,想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父子二人因此反目,本愿寺显如在四月时早早退往纪伊杂贺,后来改立三子准如为继承人。

织田信长收紧包围网,周围城砦先后陷落。八月二日,本愿寺教如也被迫退出石山。日后本愿寺分裂成为东西两支,东本愿寺以教如为法主,西本愿寺以准如为法主。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6)

石山合战图 和歌山市立博物馆藏

教如撤离的时候,本愿寺因为混乱引发火灾,皇皇宫阙葬身火海,未能存留片瓦只檐。等到羽柴秀吉在此修建大坂城,已是三年以后,此正所谓是苍狗白衣何足道,古今兴废两茫茫。

石山本愿寺一朝覆灭,织田信长争雄天下的道路就只剩下西国毛利和关东武田这两大敌手。在此之前,信长还须用心收束的便是与京都朝廷之间的情缘关系。

天正六年(1578年)正月,织田信长晋升正二位右大臣,兼任右近卫大将。同年四月,信长因为“征伐未尽其功”而提出辞官,打算等到“万国安宁,四海平均”以后再叙官阶。这以后直到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人前尊称右府而再不曾就任官职。

织田信长辞官真正的缘由其实是跳出朝廷职官体系的框架与羁绊,俨然以天下第一人的身份重新整编公家秩序,尽情泼墨绘制革命家信长统御公武两道的美好蓝图。

安土筑城的同期,信长在京都大兴土木,修造二条屋敷以作官厅。天正七年(1579年)十一月,诚仁亲王突然迁居二条,原本的屋敷官厅变身成为二条御所。诚仁亲王是在位的正亲町天皇嫡子,也是皇位最具资格的继承人,织田信长当年帅兵上洛,打的旗号一方面拥戴足利义昭再肇幕府,另一方面就是为诚仁举行元服仪式。时光荏苒,亲王如今恰逢盛年,正是从正亲町父皇那里接替皇位的大好时机。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7)

正亲町天皇

织田信长一番运作,朝廷诸事务皆先传达至二条御所,而后方才呈递内裏通报正亲町天皇。时人称呼大内禁裏为“上御所”,称呼二条御所为“下御所”。以二条为政务中心,织田信长取代原本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昭,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公仪”,即是事实上的政权机构。

依照信长的安排,只要老狐狸正亲町乖乖让位,把小白兔诚仁送上天皇宝座,信长一己的意志从此就将化作朝廷的意志,“天下布武”的主张才能成为全国垂范名正言顺的基本国策。

正亲町天皇对织田信长的打算心知肚明,索性来了个默杀处理,对待各种退位暗示置之不理。天正九年(1581年)二月,久久等不到回应的信长在京都皇城附近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准备期间织田信长就嘱咐左右亲信务必穿着华丽甲胄,以示军容鼎盛。传说大河剧《功名十字路》主角山内一丰为此不惜挥霍了妻子千代的私房钱十枚黄金换得一匹千里挑一的骏马,而后山内骑乘高头大马参与阅兵,很是风光了一把。山内一丰因此在织田家崭露头角,最终成长为土佐二十万石领主。

剑与彼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彼岸花开下卷16)(8)

《今古诚画 浮世画类孝之内天正三年之顷 对马守一丰》小林清亲作

信长主持的大阅兵举行于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结束,动员了两万余名盛装武士,围观町民多达十三万人。其规模极尽华美雄壮,实非笔墨可以形容。人山人海,群情鼎沸,无不为此盛赞大国气象。

其阵型第一队是丹羽长秀带领的摄津众。第二队是蜂屋赖隆指挥的河内众。第三队是明智光秀统御的大和众。第四队是村井贞胜领队的山城众。第五队则是织田信忠引导的一门众。第六队是以近卫前久、正亲町季秀、乌丸光宣等人为代表的公家众。这些亲近武家的公家众其实是室町时代幕府昵近公家众的遗存产物,是武家幕府在朝廷当中的利益代理。随着织田信长取代足利义昭入主京都,这批公家众也就改换效忠对象,由足利将军转而投身信长门下。

第七队是旧幕府的公方众,第八队是信长的马回众,第九队是柴田胜家的北陆众,最后第十队才是织田信长本尊。浩浩荡荡的骑兵队列穿越长街,威风堂堂,壮心不已。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阅兵结束之后,正亲町天皇再没法装聋作哑,不久便派遣女官到织田信长那里传达旨意,希望信长担任左大臣一职。唯有织田信长就任朝廷官职,皇家才能将其吸纳进制度的框架来加以约束。

信长对此的答复是,倘若天皇愿意让贤,诚仁亲王得以继位,信长必然就职左大臣,悉心辅佐。否则一切免谈。双方条件谈不拢,就任左大臣和天皇让位这两件事也只好予以搁置。

织田信长和正亲町天皇之间一番极限拉扯,就仿佛一万匹野马奔腾而过。

不见长安,惟余尘雾。

(第十六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