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原创(散文随笔依念的小河)(1)

我家乡的一条小河,什么时候相见,总是那么亲近。我生在河边,长在河里,特别是夏天的小河,留给我的记忆最多。我们村庄住着七户人家,每一家都有五、六个小孩,幼小的时候,都爱光着身子在河里洗澡。大一点的女孩不能脱衣服下水洗了,只有男孩不管多大,仍然脱光衣服跳到河里,边洗澡边玩耍。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是在小河里度过的,快乐极了。

我们六零后出生的人最多,也很苦。那时候没有空调,夏日的晚上,一个村庄的人都到小河里一个特别大的青石板上乘凉。往年的夏天爱发大水,水翻过石盖上面,往下冲时把大石板下面冲了很深的一个水潭,水潭里的水又清又纯。那个水潭成了我们村庄孩子的快乐天堂。

夏天的大石背上,有星空的晚上都坐满了人,大人们一边乘凉一边唠家常,几十个小孩玩的时候很可爱,打起架来吵的大人们不得安宁。一到小孩打架或吵闹的时候,我们村庄的一个女老师就讲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宣布规章制度,有一个小孩吵闹就不讲了,有一个小孩不听话也不讲了。为了听故事,所有的孩子都乖乖地坐在石背上听,只有满天的星星不听话,还在眨着眼睛。我听着故事,仰望星空,有时候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那段童年的美好时光,那石背上仰望星空的憧憬,那个老师讲的古老故事,丰富了我的初步人生,给我留下了一个念想,长大后做一个像老师一样的人,会给人讲故事的人。

现实总是无情的,没能继续上学的我,延续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村生活。干活归来的时候,总要在河里洗洗手,洗洗工具上的泥土。夏日的小河特别亲,我会脱去鞋袜,撸起裤腿下到河里,一身的汗水,一会儿就没有了。凉悠悠的河水,洗刷着我身上的灰尘,清爽的河风吹在脸上,很容易让人忘掉疲劳。小河里的水比我们现在用的自来水方便多了,一不愁花钱,二不用清洗水池,洗衣服更方便,一件衣服放在水里摆摆,流动的河水,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小河里的水依然是那么清,那么纯。

午后的小河旁另有一翻趣味,小河两边的大树又高又密,有知了的叫声,有人在河边树下乘凉,也有人在睡觉,我总是找一个清凉幽静的地方看书,为的是避开那吵闹的杂音,唯有小河清脆的流水声在我耳旁响。

有一天午饭吃的有点迟,当我走到平时最爱坐的老地方时,发现先来了一位老妇人,她看上去比我母亲的年龄大好多,显得非常好的那种老人。特别让我吃惊的是老人在看书,平时我看书,像我母亲那样年龄的老人,没有一个不反对的,都说我母亲没管好我,光看书能混饭吃吗?光看书能改变命运吗?

而今天的这个老人很特别,我很敬慕地看看她,然后轻手轻脚的走到她跟前,目不转睛的看着她手中的书。老人也觉察到我的存在,抬头看看我,对我笑笑。见老人很和蔼可亲的对我,我忙说:“您是我见到的第二个读书人,第一个读书人是我的老师,她们一家搬到学校去了,她走后,在我们周围再也没见过有大婶、大娘之类的人看书,今天您是一个例外,而且还这么大年龄了。”

老人问清我是谁家孩子后,她告诉我她是走女儿家,她说河边好,空气新鲜,而且大树下乘凉比房间凉快的多。我并不想跟她谈心,眼睛总是盯着她手里的书,谈了几句话后我就开口借她的书。她说她看的书有可能我看不懂,她问我什么文化,我说学没上几年,不过我喜欢看书,我弟上初中时看他初中的书,我弟上高中时就看他高中的书。听到我这么一说,老人把手里的书借给了我,是一本小说,老舍的《骆驼祥子》。我把书看完了,又来到河边找她,还书的时候,请求她再借一本给我。她告诉我以后借书别到河边去借了,到她女儿家找她。我高兴极了,一本看完了送给她换借另一本,看了很多书,我已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一本是《杨家将》,她快离开女儿家时借给我的,要我三天之内还她。我白天要干活,只能在午休或夜晚看,那时候的大山区没有电灯,等母亲和姐妹们都睡着了,我把油灯放到锅肚里面,在锅洞口看,怕影响她们休息。当我看到杨继业带着七个儿子为保大宋朝在沙堆会一战,只剩下杨六郎和杨七郎两个人时,我被感动的痛哭流涕。就是看完那本古书后,我迷上了小说,特别爱看小说。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只有看书才能丰富我的生活,只有看书才能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于是我就攒钱买书,别人家女孩攒钱买衣服,打扮的花枝招展,别人眼里的我跟傻瓜一样,而我自己心中的我,总觉得比过去充实多了,没有虚度光阴。充满信心的时候,我就感谢起那位老人,是她借书给我看,让我在书中感悟了人生中的很多事,也培育了我的文学幼苗。

借书给我的老人回郑州了,想念她的时候,我找到她女儿家,当时她女儿跟我说了老人的名字,我已记不清了,只知道她姓魏。从她女儿的口中得知,老人很了不起,她的丈夫是一个军官,因那动乱的年代,被关进了监狱。那个军官受够了折磨,对她说衣服破了,让她买一包缝衣服的大针寄给他,她的丈夫把大针放到水里一起喝下去了,活活的被大针扎死在监狱里。她走途无路,带着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回到她丈夫的出生之地——大别山下。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凭她能歌善舞在大山沟里养不活五个孩子,我能想象的到,她们比我们更不幸。她不会干活,她的孩子都出生在郑州,可想而知她们母子度过了什么样的艰难日子。想到这些我更加敬佩那位老人。

给我人生启蒙的人还有一个,是我的老师周白英。我非常、非常的敬重她,我的第一天入学是她带我去的,她是我家邻居,我跟她说想上学,她就把我带到学校去了。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感谢她,大一点了知道感恩了,她们一家搬到远方的学校去了,想她的时候,我只好坐在河里的大石板上仰望星空,回忆她讲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情景。

对我有恩的两位老人,一个在学校里还去看过,另一位老人,从她丈夫“平反”后,她回到郑州去了,再后来因她年龄太大,经不起长途跋涉再也没有来过,从而未能相见。如今两位老人,命已归天。每每回到娘家时,我最留念的依然是门前的小河,去河里洗洗衣服,再亲一亲又清又纯的小河水,小河里有我儿时的欢歌笑语,也有我讲不完的美好回忆。回想着在小河里遇见的人和事,怀念那些给于我人生启蒙的恩人,也感恩那段成长中的磨练。

作者:倪宏珍/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