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安国侍人寓娘》苏轼,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心安之处即吾乡诗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心安之处即吾乡诗句(此心安处是吾家)

心安之处即吾乡诗句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安国侍人寓娘》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意译:"常常羡幕人世间有如玉雕琢丰神俊朗的美男子,老天自然会把美丽聪慧姑娘给他作伴。都说这个美女歌喉清亮唇红齿白,大风传送来她的歌声象大雪一样,可以把炎热火海变成一片清凉。

从岭南那气侯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归来,容颜反而变得年轻,见面时始终微笑着,笑容里好象还带来岭南梅花特有芳香。小心问她:岭南气候环境应该不好吧?她却回答说:把心安放在那里,那里就是家乡(所以也就不觉得辛苦)。"

王安国就是苏轼的好朋友王巩,因受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到条件恶劣的岭南宾州地区,歌女出身的侍妾寓娘,也即是柔奴,宜然伴随王巩到被贬的宾州来照顾王巩的生活起居,因为他们内心淡定安静,不愤世疾俗,把被贬的地方当作家乡看待,因此王巩与柔奴也就不觉得艰苦,反而活得好好的,返回时反而显得丰盈年轻。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许多人很易被挫折和失败打垮,特别是身份地位从高峰跌入谷底,或者遭受迫害侮辱的人更易一蹶不振,有的甚至自寻短见,

本人所在村庄,在村的入口处有个"梗棚",形状跟凉亭差不多,比凉亭要大一些,以前的梗棚屋顶是瓦片,下面是木结构,四角由四支大木柱子支撑,两头各有一支大木头横着与大立柱铆接在一起,两根横木钉上木板象一个大综合床,夜里守更的更夫就睡在上面。梗棚旁边有几颗百年老榕树,所以梗棚又是村里人夏天乘凉娱乐的地方,两根朝着巷口的大立柱上有乡里先贤写的一付对联:“坐凉有时间,劳动人轻松。"意思是从事农耕工作的人思想杂念少,心情轻松,身体好。(现在的梗棚已经改为水泥结构,百年大榕树不见了踪影,梗棚和老榕树也许是多年游子心中家乡的标志,找不到老梗棚和老榕树也许就找不到家乡)有过体力劳动的人都有个体验,当你进行体力劳动后易疲劳,但易入睡,胃口好,身体杂病反而少。所以心情愉快,心理健康更重要。

苏东坡是个乐天派,在他与王巩相会不久,他的政敌又当权,苏东坡又被贬江南烟瘴地的惠州,他的爱妾王朝云就因不适应气候病死在惠卅,但即使在这样条件下,苏轼还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领南人"这样乐观诗句,他的政敌发现惠州还折磨不死苏轼,又把他流放到更荒芜的海南岛,苏轼在海南岛还是没有沉沦,他传播文化,自从苏轼上了海南岛,海南岛才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后来苏轼还是活着离开海南岛,北归大陆。

只要你的心静下来,看淡名利地位,把自己处于柔弱位置就不易被击碎,道家就主张安柔处顺,上上若水,事物过刚则易折,这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给人的生活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