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 潍坊报道

文明城市建设没有休止符。自2017年,寿光市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后,又踏上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管理的新征程。围绕“测评体系”“群众满意”两条墨线,寿光市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把文明城市测评指标转化为日常工作目标,把文明城市标准落实为具体措施要求,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寿光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1)

在洛城街道留吕老镇区的沿街商铺门前,洛城街道土管委城管中队的队员们正在对各商铺存在的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摆乱放等问题进行逐一纠正。环卫工人紧随其后,对产生的垃圾进行清理。该片区虽然不属于主城区,但是第三产业发达,流动小摊贩多、个体户多,一个多月前,队员们已进行提前告知和宣传,此次联合行动将进一步消除顽疾。

洛城街道土管委城管中队中队长贾龙宝说:“我们主要联合了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洛城街道土管委、市环卫集团、洛城绿林、供电等各个部门统一对镇区进行一次大范围、彻底的治理,希望通过我们这次治理,能使我们镇区提高一个档次,把这次我们文明城市复审搞好。”

保持良好的城市秩序,把握“机制建设”是关键,保持常态长效是根本。为此,寿光市专门成立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围绕市政设施缺、交通出行堵、城镇面貌丑、环境卫生脏、经营秩序乱等问题,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把城区划分为4大责任片区、37个网格,15个镇街区以各自行政区域自成网格。制定出台《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方案》《文明窗口优质服务竞赛的意见》等,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沿街商户张树田说:“寿光创城,人人有责。沿街商户保持好门头卫生干净,我们大力支持寿光创城。”

沿街商户赵树伟说:“配合政府部门把环境弄得好好的,更美丽。门前一直保持着,以后要弄得更好。”

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寿光市始终坚守“成风化人”职责,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养。在田柳镇崔家庄村,由废旧湾塘改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已成为宣传文明成果、教化百姓思想的新阵地。

田柳镇崔家庄村村民说:“有散步的、吹唢呐的,都非常好,也有很多健身器材,老年人也有来健身的,总体来说精神文化水平都提高了。”

田柳镇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说:“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确实为我们村近3000名村民带来了福利,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文明程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利用好这一文化阵地,多搞活动,多演节目,继续发挥好对群众的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目前,寿光市共建成市、镇、村三级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102处、主题景观82处,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感动寿光人物”“寿光好人”以及最美工匠、最美孝星等“12个100”最美系列推荐评选,树立起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此外,寿光市紧紧抓住“全民参与”基础,凝聚建设合力。在机关层面,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党员先行”志愿服务活动,103个市直部门单位、3000多名干部职工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各1个小时,轮流上街疏导交通、打扫卫生,为广大市民作出了表率。6万多市民主动加入“全民义工”,“我知晓、我参与”“我志愿、我光荣”成为全民自发行动,注册志愿者达到20.3万人,人口占比达到1/5。

测评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盼什么,就干什么。寿光市还牢固树立“建设惠民”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各专班成员单位对照标准和自身职责任务,自查自纠、快速整改落实。

寿光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2)

截至目前,全市共维修破损路面57000平方米,修复人行道9500平方米;完成重点路段绿化补植270余处、35平方米;更换、增设垃圾桶2000多个,改造升级老旧公厕18座,查处乱停乱放车辆1500余辆,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