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诗词大会、见字如面非常“火”,可是与今天掌上绍兴公布的这批绍兴方言地名相比,从难度而言,也许也要甘拜下风。

2016年,绍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行政区域内的方言地名进行普查,通过走村入户、现场录音、归集整理、专家论证等,形成最终的调查结果。

今天公布的绍兴市第一批方言地名,即使是绍兴通,估计也罕有人能全部读对,更别说能知道其中蕴藏的丰富含义。

很多平时你挂在嘴边的词,其实你一直读错了,不信你先看看这个词的正确读音:鉴湖镇横(wáng)閍岭,不读横(héng)閍岭

还有张家葑、夏葑、骆家葑的“葑”是什么意思?估计年轻一辈的绍兴人也没多少人能知道!

下面是绍兴市第一批方言地名。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争取升级做个九段绍兴人。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

一、 地名专用字(15个)

(一)特殊含义类(13个)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

方言的汉语拼音:fè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如张家葑、夏葑、骆家葑、王家葑、葑里、邹家葑、劳家葑、孟家葑、鉴葑、严家葑等地名。

葑的本义:“菰”的根,即茭白根。《广韵·用韵》:“葑,菰根也。今江东有葑田。”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葑”的形成与鉴湖密不可分。它是唐代鉴湖南岸沿山一带一种用木架搭成、浮在水上的农田,也叫“葑田”,或者“架田”。关于“葑田”,唐绍兴籍诗人秦系《题镜湖野老所居》云:“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宋陈旉《农书》则详细记载了我国南方农民对葑田等不同类型田地的整治。《农书》卷上:“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绍兴地区当时的一些豪强势力以此“葑田”侵占湖面,因此,这些带“葑”的地名,实际上是古鉴湖逐渐湮废的历史见证。周边村落的取名多是在“葑”这一名称前冠以姓氏。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

方言的汉语拼音:bàn。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如尹家坂、沈家坂、小任家坂、西坂、丁家坂、南周坂、上坂、大长坂、西湖坂、白沥坂等地名。

坂的本义:斜坡。“坂”是“阪”的异体字。《说文·阜部》:“阪,坡者曰阪。”《广韵·阮韵》:“阪,大陂不平。坂,同上。”《集韵·阮韵》:“阪,或从土从山。”唐元稹《当来日大难行》:“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

本地含义及溯源:阪田,指山坡上的田。《诗·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宛其特。”高亨注:“阪田,山坡上的田。”宋王安石《送彦珍》:“挟筴穷乡满鬓丝,阪田荒尽岂尝窥。”“坂”与“畈”方言音近,字形也相近,很容易混用。“畈”字,《字汇·田部》:“畈,田畈,平畴也。”本义为平畴,成片的田地。清范寅《越谚》卷中:“畈哩,田野间。”上述列举的地名中,有的名称当地村民两者皆用,如尹家坂也写作尹家畈。绍兴山林繁茂,水网密布,以坂为名的村庄基本沿河而建,或有田地,而且还有阪田之称,这种情况下似乎用坂或者畈均可。

旧时,绍兴城区人烟稀少,居民一般居住于街衢附近,近城四周住着大批农户,故在府城以内,保留着大批农田。如望花畈除种粮外,多以种养花卉为主。清乾隆《绍兴府志》载望花桥条目称:“望花桥在府学前,其旁地名上原,民多以艺花为业,故名。”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望花畈尚是大片农田。罗门畈与其相邻。清光绪年间《绍兴府城衢路图》均记载为“望花坂”“、罗门坂”、“北海坂”。这些地方旧时应为土坡,后来开垦种粮,而字形也随之变化,音却未变。因此,今书面在用的罗门畈、花园畈、辕门畈等地名,实际应记作罗门坂、花园坂、辕门坂。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4)

方言的汉语拼音:dá。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薛家埭、姚家埭、谢家埭、樊家埭、王家埭、陆家埭、陶家埭、许家埭、历沙埭、朝南埭、杨家棣、陈家棣、章家埭、成家埭,范家埭、诸家棣、周家埭、赵家埭、钱家埭、顾家埭、汪家埭、田家埭、丁家埭、郦家埭、单家埭、西沈埭、夏家埭、严家埭、傅家埭、梁家埭等。

埭的本义:《玉篇·土部》记载:“埭,以土堨水。”《正字通·土部》:“埭,壅土为堰。”本义为堵水的堤坝,又指船舶往来征税处。《正字通·土部》:“凡埭,征税之所,旧有程格。”

本地含义及溯源:埭是越地古时水利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土作坝而储水。《建康实录》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较早有关建“埭”记载的古籍,东吴孙权时运河上下修建了破冈埭、长冈埭等十四道埭。又《晋书》载,曾在越地隐居的东晋名士谢安,到新城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可见以“埭”为名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从发音来看,“埭”字很可能是古越语。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5)

方言的汉语拼音:wá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如鉴湖镇横閍岭,平水镇横溪、横路,稽东镇横路岗。

横的本义:《说文·木部》:“横,阑木也。”本义为门前木栅栏,引申指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

本地含义及溯源:在绍兴方言中,“横”有特别的意义,指斜、不直、不正。在山岭中则指山弯路多。“横閍岭”当地村民也写作“横祊岭”或“横棚岭”。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6)

方言的汉语拼音:lóu。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据《绍兴县地名志》(1980年版)载,有三百多个带“溇”的自然村地名,如泥婆溇、华家溇、先生溇、野毛溇、岔溇、长溇、龙潭溇、三潭溇、庙溇、竹场溇、聚仙溇、埠船溇、道士溇、柴船溇、溇底王、上溇、下溇、五爪溇、南坂溇、杨树溇、北里溇、百盛溇、盐仓溇、牛角溇、三条溇、王公溇、南溇底、油车溇、大溇、朝北溇、后闸溇等地名。

溇的本义:《说文·水部》:“溇,雨溇溇也。”王筠句读:“谓密雨溇溇不绝也。”“溇”的本义为雨不绝的样子,后又有水沟之意。《广韵·厚韵》:“溇,沟通水也。”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五:“亦方言如‘溇’字,本雨不绝貌,今南方以为沟渠之名。”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水利·东南水利下》:“若田中有溇荡,或原因取土,致田深陷者,即用河土填平。”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的“溇”却不是水沟之意。过去水上交通发达,有民居或者大户人家要开通水路,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入家门口,作为人们出行或者搬运东西的码头,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活中淘米、洗菜、洗衣等的场所。水路往往位于交通要道。这些水路称为溇,绍兴称之为断头河,是某村落或某大户人家的专用水道。溇呈袋形,一端堵塞,另一端则与外河连通。有的溇也停靠埠船(班船),人们可以在这里乘船外出到其他地方。绍兴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此显露无疑。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7)

方言的汉语拼音:dú。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洋渎、仁渎、袍渎、亭渎、檀渎、双渎、温渎、石渎、薛渎等地名。

渎的本义:《说文·水部》:“渎,沟也。从水,卖声。一曰邑中沟。”朱骏声通训定声:“或曰,田间曰渎,邑中曰沟。”渎的本义为水沟,后引申为江河大川。《释名·释水》:“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是也。”

本地含义及溯源:在绍兴,有很多包含渎的地名,指河流。且有一特征,凡有渎,必通海,即河直接通到大江大海。在过去,通往杭州湾即是通海,如洋渎、薛渎。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8)

方言的汉语拼音:wéi。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泗汇头、外汇头、段家汇、东曹汇、西曹汇、南汇、东汇头陈、孙家汇头、汇头陆、汇头王等地名。

汇的本义:《说文·匚部》:“器也。从匚,淮声。”本义为柜类器物,小篆字形外围为匚,看上去就像一个盛器;里面的“淮”字,表示字音。后引申为(河流)会合在一起。《书·禹贡》:“东汇泽为彭蠡。”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为水乡,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汇在这里又有着独特的含义。绍兴是水网地区,河流交错的地方称“汇”。如四条河交错的称“泗汇头”;河流在段姓聚落交汇的称“段家汇”。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9)

方言的汉语拼音:bà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杨浜、茶浜、潘浜等地名。

浜的本义:《广韵·耕韵》:“浜,安船沟。”《集韵·庚韵》:“浜,沟纳舟者曰浜。”浜的本义为小河沟。

本地含义及溯源:在绍兴,浜有两层含义,一即小河,二是泛指,如河浜,不是指具体某一条河,而是河道总称。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0)

方言的汉语拼音:Jì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有藕泾、朱家泾、鲁家泾、黄泾、泾口、湖浬泾、横泾、南岸泾等地名。

泾的本义:《说文·水部》:“泾,水。出安定泾阳开头山,东南入谓,雝州之川也。从水,巠声。”本义为水名,即泾水,渭水支流。古又指直流的水波。《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言如道径也。”

本地含义及溯源:在绍兴,河道直流的地方称之为泾。绍兴人民在直流的河道中间筑起纵向分水坝,使水左右分开,这样,河的两岸田地都能得到灌溉,这个分水坝就称为泾。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1)

方言的汉语拼音:sì。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前泗汶、后泗汶(已废)、石泗、都泗门、锁泗桥等地名。

泗的本义:《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玉篇·水部》:“泗,涕泗也。”“泗”的本义当是鼻涕。《说文·水部》:“泗,受泲水,东入淮。”此处解释为水名,当为引申义。

本地含义及溯源:“泗”原来应为“瀃”。《集韵·寘韵》:“瀃,泄水门。”唐皎然《酬秦山人赠别二首》之二:“对此留君还欲别,应思石瀃访春泉。”“泗”与“瀃”音同,“瀃”便俗写成了“泗”,沿用至今。“瀃”与绍兴鉴湖水利有关。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2)

方言的汉语拼音:pū。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有东浦、兴浦、樊浦、倪家浦、李徐浦、双浦、行浦、任家浦、王公浦、沙地浦、白浦、下浦张等地名。

浦的本义:《说文·水部》:“浦,濒也。”桂馥义证:“濒也者,《诗》释文、《艺文类聚》、《白帖》并引作‘水濒也’,徐锴本同。”《诗·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毛传:“浦,涯也。”本义为水滨。

本地含义及溯源:清乾隆《绍兴府志》:“积水之区,小者为浦。”绍兴有不少村镇建于水边,故地名中带“浦”。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3)

方言的汉语拼音:dá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顾家荡、蒲荡夏、迪荡等地名。

荡的本义:《说文·水部》:“荡,水也。”本义为水名。后来指积水长草的洼地。

本地含义及溯源:在绍兴却并非如此,尽管荡里也有水,却不是长草的地方,而是养鱼的渔场。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4)

方言的汉语拼音:zè。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则水牌村、风则江等地名。

则的本义:《尔雅·释诂上》:“则,法也。”《说文·刀部》:“则,等画物也。”本义为用刀刻鼎铭为准则。

本地含义及溯源:“则”通“测”,测量之意。则水牌是用于测量水位、管理水闸的标尺,便于河水上涨或者干旱时及时调整河网水位,使下游数万亩良田能够旱涝保收,相当于现在的水文站。越城区另有风则江,这两个“则”意义相同。“风则”为判断风向之意。

(二)特殊字形类(2个)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5)

方言的汉语拼音:gào。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上虞区,如越城区灵芝镇【土交】里、东浦镇袁家【土交】,上虞区小越镇【土交】里等地名。

【土交】的本义:通“峧”,有通路的山坳冈脊。

本地含义及溯源:清范寅《越谚》卷中:“【土交】哩,山坳冈脊有通路者”。《中华字海》:“【土交】 gào,音告。[~哩]<方>有通路的山坳冈脊。见《越谚》卷中。”又见于《汉语大字典》,义项同出于《越谚》。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载“石潭乡,管辖袁家峧村;潞阳乡,管辖峧里……8村”。今当地村民同在用的“峧”、“蛟”,实际应为“【土交】”。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6)

方言的汉语拼音:āng sāng。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犭央】【犭茶】湖地名。

【犭央】【犭茶】的本义:《辞海》中记载为“黄颡鱼”。

本地含义及溯源:【犭央】【犭茶】湖最早见于地方文献,在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十八拾疑:“【犭央】【犭茶】湖,镜湖之别派,字书有【犭央】无【犭茶】,或云【犭茶】本狳字,传之讹也。”此时,湖名尚存疑。《方舆纪要》卷九二:“【犭央】【犭茶】湖……周广十余里。俗称黄【鱼桑】湖。舟楫往来之道也。”清乾隆《绍兴府志》:“【犭央】【犭茶】湖,在山阴县西北。越人呼黄色无鳞有刺之鱼为【犭央】【犭茶】。此湖至今多出此鱼,故名。非兽也。”清嘉庆《山阴县志》:“【犭央】【犭茶】湖在县北一十里,周回约十余里,俗呼黄【鱼桑】湖,潦则盈,旱则涸。”陈桥驿主编《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著录“【犭央】【犭茶】湖”。清山阴诗人王霖有《【犭央】【犭茶】湖》诗,副题曰:“【犭央】【犭茶】湖一名黄颡湖,见元人张思廉集。”2000年2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的《简明古今汉语词典》,收录有“【犭央】【犭茶】”条目,释为“湖名、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县”,并注明读作“ang sang”。 pFd8p@m_2

二、地名专读音(25个)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7)

方言的汉语拼音:dà,da。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诸暨市,有任家塔、吴家塔、王家塔、胡家塔、相家塔、河塔、郑家塔、沈家塔、童家塔等地名发“dà”,白塔头、石塔头等地名发“da”。

塔的本义:为佛塔。《说文·土部》新附:“塔,西域浮屠也。”此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一个后起字。清王玉树《说文拈字》:“塔字诸书所无,惟见于葛洪《字苑》,是晋以前尚无此字也。”

本地含义及溯源:“塔”还有另外两种意义,一是指地之区处,如地塔;二是指岩石,如石塔、岩塔等。这两种用法,仅仅是“同音替代”而已。“塔”字在绍兴方言中称“石【石達】”或“岩【石達】”,即大块岩石。“【石達】”本指“闸门”。《读史方舆纪要·南直隶布政使司·镇江府》载:“泰定初,浚漕渠,繇江口程公坝抵浦河口百二十里,又浚湖、筑堤、治斗门及石【石達】、石函以蓄泄启闭,练湖复治。”亦有指“溪间中石”者。《越谚·名物·地部》:“石【石達】,溪间中石。”绍兴方言中指岩石,常以“塔”字替之,居于岩石边之村落,每每称为“石塔头”。

绍兴地名中的“塔”有两种发音,一送气,一不送气。任家塔、河塔等地为送气音,白塔头、石塔头等地为不送气音。这两者字义不同。前者为岩石之意,后者为地方、处所之意。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8)

方言的汉语拼音:zi。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如漓渚、瓜渚、余渚、沽渚等地名。

渚的本义:水中小块陆地,又引申为水涯、海岛等义。《说文·水部》:“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东入湡。《尔雅》曰:‘小州曰渚。’”《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毛传:“渚,小洲也。” 《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王逸注:“渚,水涯也。”水涯即水边。可见,渚是水中或水边陆地,这个陆地可以是山,也可以是田,是平地,可居人或可种植庄稼。

本地含义及溯源:清徐承烈《越中杂识》:“离渚,在府城西三十里,发源于西南诸山,萦回盘旋,合于离渚。居民数十家,俱傍山倚竹而居,曲涧小桥,境界幽静。”《浙江古今地名词典》:“地有漓江,江中有渚称漓渚。”故名。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19)

方言的汉语拼音:yi。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如齐贤镇余家溇,柯岩街道余渚等地名。

余的本义:一为剩下来的,多出来;二为我;三为后;四为姓。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余姓多读“yi”。方言“余”的发音与普通话“姒”音同,余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0)

方言的汉语拼音:zì。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有管墅、谢墅江、赵墅、金墅、赵墅、后墅、梅墅、储墅、西墅、江墅、墅后、珠墅等地名。

墅的本义:“墅”在《汉语大字典》中主要有三个义项:其一,乡野简陋的房子。《玉篇·土部》:“墅,田庐也。”这是“墅”的本义。其二,在郊区或风景区建筑的供休养游玩的馆舍。其三,村。《玉篇·土部》:“墅,村也。”由少数在乡间建造的房子或庄园慢慢发展为一个村庄,甚至发展出市集。

本地含义及溯源:方言中“墅”、“市”同音,意义也有相通之处。“墅”字笔画较多,有时会俗写为“市”。如管墅,相传东汉末年管宁曾在此结庐隐居,后人命名为管墅,简写成管市。谢墅江,谢姓始居。有上谢墅村,下谢墅村,古时或记为谢市。江以村命名。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1)

方言的汉语拼音:huō。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有华舍街道华墟,平水镇法华岭,梁湖镇华山村等地名。

华的本义:泛光。引申义:一切类似泛光的现象,再引申义:散发。《说文》释“华”为“(木)荣”,这是华的引申义,指一切类似泛光的现象,如植物的花开放后,附着在枝干的表面,伸出绿叶之上,远远望去,像是附着在植物主体表面的装饰物。

本地含义及溯源:华,古同“花”,甲骨文像草木生土上、花叶下垂形。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南北朝以前,“花”字不见于各书,所有指“花”的地方均用“华”。清周长发《赐书堂诗钞》中“华墟”记为“花墟”。“华墟”、“法华岭”、“华山村”之“华”音同“花”。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2)

方言的汉语拼音:qì。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如蕺山,蕺山街道等地名。

蕺的本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节,叶互生,结蒴果。茎和叶有腥味,全草入药。亦称“鱼腥草”。

本地含义及溯源:蕺即蕺草,也称岑草。《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该山因多产此草而得名。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3)

方言的汉语拼音:guì。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如会稽山。

会的本义:会合。东汉·许慎《说文》:“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会,聚也。”

本地含义及溯源:会稽山原名茅山,又名苗山。《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会稽山脉在绍兴、诸暨、嵊州、上虞、东阳等县市间。古地名,故吴越地。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4)

方言的汉语拼音:xū。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东湖镇岑圩村。

圩的本义:《字汇·土部》:“圩,圩岸。”“圩”的本义为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本地含义及溯源:这里借用作“墟”,指乡村集市。有墟场的居民点有时亦以“圩”为名。宋钱易《南部新市》:“端州以南,三日一市,谓之趁圩。”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为赶圩,赶集日为圩日。“圩”与“墟”不仅音同,当地村民有时亦写作“岑墟村”,村庄附近有岑墟大桥。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5)

方言的汉语拼音:cān。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皋埠镇攒宫村。

攒的本义:《集韵·换韵》:“攒,聚也。”“攒”的本义为聚集,凑集。后又特指待葬的棺柩。

本地含义及溯源:攒宫这个地名,来源于村子南面两公里的宋六陵。宋六陵位于攒宫山,为宋朝六位皇帝和四位皇后的陵寝所在地,是江南最大的皇陵区。《宋史·后妃传下·哲宗孟皇后》:“遗命择地攒殡,俟军事宁,归葬陵园。”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一载:“帝后陵寝,今存伊洛,不日复中原,即归附矣,宜以攒宫为名,佥以为当。”“攒宫”之名由此而得。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宋朝南渡,首都迁到杭州,若是有皇帝和皇后驾崩,灵柩便暂时安葬在绍兴,等待收复中原之后归葬河南的皇家陵园。“攒宫”的意思是“暂时的皇家陵园”。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6)

方言的汉语拼音:háo。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斗门镇荷湖村。

荷的本义:荷即莲。荷湖之名,始于宋傅氏八世祖,其宅边有湖,植荷万本,故名荷湖。

本地含义及溯源:清嘉庆《山阴县志》:“荷湖渡,去县北三十三里,在璜山东大峰山南,上通扁拖、甲蓬二闸,下接三江新闸,俗讹濠湖。”《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塘闸汇记》中载有《绍萧两县水利联合研究会议决傅绍霖等陈请督诉老闸下鱼簖案》公文一件,民国十一年(1922)这处鱼簖“内为陡亹老闸,外为濠湖大江,前清咸丰元年太守徐公出示永禁。”而在《三江闸闸务全书》中也确有徐公禁碑,都作“濠湖”。“濠”本义底部安放有竹刺的护城河,称“城濠”。“濠”字除了用于专用水名,通用的意义为“护城河”。濠湖东北面的三江口,明代起筑有守卫性质的城池,因此视濠湖为三江城的护城河故无不可。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7)

方言的汉语拼音:jù。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斗门镇朱储村。

储的本义:积蓄之意。

本地含义及溯源:《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此地靠海,为古越盐官地。陈桥驿《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越王勾践七年(前490),于越开始在今绍兴城定都,而当时的盐场朱余(即今绍兴朱储村)距今绍兴已达三十五里。”“余”的上古音为“储”,也正是古越语“盐”的对音。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8)

方言的汉语拼音:bì。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陶堰镇费墅村。

费的本义:姓氏。

本地含义及溯源:“费墅”以费氏得名,后成集市。“费”姓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姓氏音读作Bì。据《梁相费泛碑》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29)

方言的汉语拼音:xiǔ。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城区,有富盛镇旗收岭。

收的本义:《说文》:“收,捕也。”

本地含义及溯源:《富盛镇志》载:“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到达此地,误以为再进去已无人家,遂下令收旗,后人便将此地称旗收岭。”又据民间传说,宋室南迁后,金国试图一举歼灭南宋,金兵穷追不舍,宋高宗赵构逃到绍兴富盛,人困马乏。金兵追至山脚,见山高林密,期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怕中埋伏便不敢再追,还后退四十里扎营,赵构因此有了脱逃的机会。当年金兵撤军之处,至今还叫旗收岭。这两说尽管时间不同,但最后都是收旗撤军的结局。在方言中,“收”与“休”的发音相近,在意义上也有相通之处。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0)

方言的汉语拼音:shì fóu。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华舍街道蜀阜村,钱清镇蜀风村。

蜀的本义: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阜的本义:骨刻文演变,本义土山。

本地含义及溯源:传说曾有蜀阜山,蜀阜山以东就是今天的蜀阜村,山以西就是今天的西蜀阜村了。《十道志》云:“勾践以寡妇居此,令军人游焉。一名独妇山。”《旧经》云:“自蜀飞来,带儿妇二十余人,善织美锦。言家在西蜀,随山而至,今忽至此。”又云:“勾践将伐吴,置妇女于山,以邀军士。后人以妇讹为阜也。”

相传,蜀汉刘备死后,刘备夫人孙尚香(孙权妹)被接回东吴,她不愿看到吴、蜀相争,到华舍西边的一个小村隐居,因想蜀汉康阜,定名“蜀阜”,并建造寺院,烧香拜佛。据《嘉泰会稽志》载,蜀阜寺旧名为“集善院”,在(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建。而据旧志称:“在(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集善教寺。宋时,里人马氏舍地、能法禅师建。元皇庆二年(1312)毁。泰定二年(1324)重建,至正十五年(1341)复建圆通阁”。根据从集善寺到蜀阜寺几度修建,由此推测,是先有蜀阜寺,再有蜀阜村地名。从宋嘉泰元年(1201)后分别有“蜀阜山”、“蜀阜江”、“蜀山乡”、“蜀风乡”、“蜀西乡”,都带有一个“蜀”字,可见,“蜀”一字举足轻重,推测,“蜀阜”这一地名至少有700年历史。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1)

方言的汉语拼音:cī。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钱清镇里枢、外枢。

枢的本义:门的转轴或承轴臼,《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引申指事物中心的或重要的部分。也有转动地方的意思。

本地含义及溯源:里枢、外枢位于枢里村。关于村名有一个传说,南宋皇帝逃命至此地,山林繁茂阻挡了追兵,当地村民误将皇帝所说的“此地”当成赐名,取名“枢里”(两者音近)。但据考证这个传说只是为村子增添文化意蕴,并不真实。宋时已有该村名。上舍状元王俊义便是在枢里村发迹的。宋,元、明三朝,两村同属山阴县禹会乡广陵里。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2)

方言的汉语拼音:xià。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夏履镇寨口桥,稽东镇寨岭口。

寨的本义:防守用的栅栏,旧时驻兵的营地,村庄等。

本地含义及溯源:寨口桥位于莲增村与夏泽村接壤处。清嘉庆《山阴县志》:“县西南五里曰西跨湖……七十里曰寨口桥,八十里夏履桥”。附近村民称其为“豺狗桥”。关于桥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大禹治水曾到夏泽,治水大军扎寨于此。后人建桥,取名“寨口桥”,以示纪念。又说南宋时,曾有一位将军率领抗金大军在此扎寨,因此取名“寨口桥”。另说此桥附近的长旗岗上,从前曾有强盗占山扎寨。这伙强人常在桥头打劫行人。取名寨口桥是为了提醒行人小心。古时这座桥来往繁忙,有“三十六块横铺板,四十五里到萧山”之说,现已荒废。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3)

方言的汉语拼音:hài。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福全镇峡山村。

峡的本义:两山夹水处。

本地含义及溯源:峡山村呈带状。村庄的西南、东北被西干山脉的眠牛山、禁山两大山系相夹,故名“峡山”。方言“窄”与此“峡”音同,也有窄之意。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4)

方言的汉语拼音:zhì。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福全镇迪埠村。

迪的本义:开导; 遵循;行,出走之意。

本地含义及溯源:迪埠原称直埠。旧时直埠江连接容山湖和鉴湖,各种埠船通往柯桥镇和绍兴城里。传说西施由容山南面的会稽故道来到越国都城,在此途中整容,故命山为“容山”。后来西施又由此登船西去吴国,为寄托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故名村为“迪埠”。从前绍兴城里有句俗语:“出偏门处,西有容山迪埠,北有州山项里”,说的就是西施出贡路上的传说。现今地名中的“迪”,音仍为方言中“直”的音。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5)

方言的汉语拼音:yān。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兰亭镇王现。

现的本义:打开玉璞见光彩,引申义揭露,显示。

本地含义及溯源:民国期间称“黄院”,后来又称“王院”、“黄现”、“王现”。旁有王岘岭。村民习惯写作“砚”或“岘”。“岘”,《玉篇·山部》:“岘,山也。”《广韵·铣韵》:“岘,峻岭。”《嘉泰会稽志》记为“黄岘岭”。《集韵·铣韵》:“现,一曰山小而险,或作岘。”“现”又作“岘”,指小而险的山,与该村地貌相符,“王现”古时为“黄岘”。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6)

方言的汉语拼音:fī。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漓渚镇屃石湖。

屃的本义:壮大的样子。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府志》:“康德言墓在漓渚屃石湖傍,湖之得名以其墓碑石屃云。”屃,又名赑屃(bì xì)、龟趺、霸下、填下,是传说中龙的儿子之一。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屃的外形就如乌龟,传说它大力能驮,所以古时被作为碑座,是一种瑞兽。漓渚屃石湖边的滨狮山有墓,南宋嫔妃多葬于此,俗有“二十四堆”之说。清代张韵香《宋宫嫔墓》诗:“廿四荒堆屃石寻,秋坟鬼哭日光沉。只怜绿草长埋玉,差幸红兜未摸金。”邵廷镐《廿四堆》诗:“屃湖湖水莹如镜,照出兴亡事可哀。二十四堆春草绿,红兜幸未摸金来。”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7)

方言的汉语拼音:yáng kàng。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漓渚镇弦腔村。

弦的本义: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腔的本义: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器物中空部分。

本地含义及溯源:地处黄山畈西南豁口。村庄处于山坞之中,四周山中间为空地,空地外面如一张拉开的弓弦,内如口腔,故有此名。绍兴、诸暨的分界线穿村而过,上半村属柯桥区,下半村属诸暨市。“腔”读kàng,为古音。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8)

方言的汉语拼音:yù。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稽东镇尉村。

尉的本义:古代官名。

本地含义及溯源:宋绍兴年间,河南尉氏不忍左衽,随宋士大夫南迁,定居会稽五云乡花岩,名其地曰尉村。尉姓氏读yù。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39)

方言的汉语拼音:zāng xiá。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稽东镇冢斜村。

冢的本义:高而大的坟。斜,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本地含义及溯源:《绍兴府志》:“塚斜在平水上三十余里,接嵊界,相传越之坟墓多在,所谓斜者,如唐宫人斜之类耳。”“冢”,坟墓,按冢者大也;“斜”,宫人之坟也。相传,舜妃和夏王朝开国元帝大禹王的“禹妃”及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地。又有一种说法,“斜”为斜对面之意。禹妃葬于古村斜后方,而老绍甘线以北垄冈之上的“铜勺柄”正是在村子的东北,为标准的斜对面,冢斜村名由此而来。“斜”古音为“xia”。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40)

方言的汉语拼音:guā。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稽东镇轰溪山。

轰的本义:群车行驶声。

本地含义及溯源:古时山里有一座木桥,村民走过会发出“guang ji”“guang ji”的声音,就将这座山称为“轰溪山”。现已重建为石桥。

绍兴方言大大是什么(绍兴这40个方言地名你会读几个)(41)

方言的汉语拼音:ō。

分布范围:分布于柯桥区,有稽东镇霞堡村。

霞的本义: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

本地含义及溯源:霞堡村群山绵绵,丘陵起伏,据说是可以最早看到朝霞的城堡。霞堡岭顶有望霞亭,因其地势高,耸立于山间,早可见东方之朝霞,晚可见西方之晚霞。

绍报新媒中心出品

编辑:丁建剑、徐钦、谢 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