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少君问您,管教孩子哪方面最让人头疼,相信10个家长里得有8个说是“手机”,手机简直成了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

居家学习那段时间,深圳梁女士12岁的儿子在家以上网课的名义,拿着手机玩游戏、看直播。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偷拿父亲手机进行充值,在游戏平台花费1万多元,并给某网络平台的游戏主播打赏了12万元左右。

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为了不让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亲子之间发生争执、吵闹可以说是经常上演。

今天科少君就和您一起聊聊这件事。

为什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不自拔(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沉迷手机游戏)(1)

为了“手机”,大人孩子都“拼”了

有这么一家人,孩子上小学高年级,父母都是白领,每天大概到固定时间,一般是晚饭后,他们家就会出现吵闹声,大人喊小孩叫,不用听就知道,又是小孩吃完饭要玩手机,大人不让。

据这位邻居说,他们家小孩沉迷手机到什么程度?大人一开始每周固定时间让孩子玩会手机,其余时间都收起来。有一次孩子利用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有提示音的原理,自己拿着一幅蓝牙耳机楞是把藏在某处的手机给找出来,然后用一个一模一样的手机模型替换,自己不知不觉玩了好几天,直到被大人发现。

简直就是一部悬疑电影,为了一部手机,可以说大人孩子都“拼”了。

“我的孩子,跟手机最亲!”不止一次听身边的朋友这样说,随着手机的普及,迷恋手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这让家长十分苦恼。

为什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不自拔(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沉迷手机游戏)(2)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手机,在一些场景下是学习工具,但是,如果引导、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游戏机”。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说,她曾遇到一个孩子,手机上装有18个游戏APP。她认为,亟需建立全国统一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实现有效监管,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认为,随着生物识别技术不断成熟,人脸识别被应用于国内手游防沉迷系统中,技术上是可行的。他建议强制将生物识别“实人认证”纳入游戏注册、登录以及消费支付环节,实现“人证合一、人机对应”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议,为未成年人配备专用智能手机

其实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沉迷手机的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给学校和家长都提出了要求,比如要求学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通知》也提出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比如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等。

青少年沉迷手机,这“锅”谁来背?

在无孔不入的网络空间,怎样规避成瘾的风险?一些研究人员在分析整理部分案例之后,认为青少年过分沉迷网络的主要责任在家长身上。

然而,不少家长对此也有一肚子苦水,有家长苦恼地说,很多手机游戏在制作阶段就有令人成瘾的设计,父母们在和一大群致力于让人成瘾的企业斗争,怎么争得过呢?”

现在人们普遍将这一代青少年称为“网络原住民”,孩子们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便利,而此时他们并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有专家认为,这是“容易成瘾”的主要原因

其实呀,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不仅是网络,一些小说、电视节目成瘾的原因也是如此,主要是看孩子有没有产生自主性。如果缺少自主性,那么他们接触到令他们感到愉悦的事物,就容易成瘾

为什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不自拔(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沉迷手机游戏)(3)

做到这两点,能解决大问题

预防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也不是家长单方面的责任,而应该是国家、相关企业、学校等各方面一起来努力。但是,作为家长来说,跟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家长的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说家长的努力对预防孩子沉迷手机至关重要。

1、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在我们身边,时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地铁里大人认真地玩着手机,孩子在旁边跟着看一路,或者是大人一边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自己却在旁边忘我地刷着手机。

虽然我们经常为孩子手机上瘾发愁,但其实大人在手机上建立了更牢固的舒适域,大人玩手机远比孩子多得多。要知道,教育并不是人类学习的第一方式,模仿才是

不想让孩子手机上瘾的话,“父母不玩手机”最重要。至少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别玩。   

2、锻炼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身手机“免疫力”

沉迷网络从而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的,多是小学高年级到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如果孩子缺少自主性,那么很容易就会沉迷,因此,从小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对于预防沉迷手机游戏也非常重要。

比如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从小选择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错了自己承担后果。如果家长和教师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他们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更容易偏向网络,因为在那里,他们是可以完全做主的

同时对于家长来说,要给予孩子规范使用网络的节奏感,比如每天赋予他们固定的时间去浏览网络,对于他们浏览的内容给予引导等,让他们早日形成自己规划生活的能力。

转自: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