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一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你不一定知道,水里大有乾坤。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开设“水经新注”专栏,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畅游水世界,探寻水生生物的奥秘,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有人说,海洋是另一个太空。海洋覆盖着地球70%以上的表面,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而深于200米的深海则占总体积的93%,探索海洋深渊的生态地质等对地球生态、地震预报、生命起源等有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有这样一尾来自马里亚纳海沟7415米深处的的“明星标本”—斯威瑞拟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 ,又名马里亚纳狮子鱼),由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何舜平老师采集,它既是目前发现的下潜深度最深的鱼类,同时又因外形优雅,一改人们对于深海鱼“反正谁也看不见谁,就随便长长”的印象,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兴趣。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1)

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的斯威瑞拟狮子鱼标本

隶属拟狮子鱼属(Pseudoliparis)

海洋的最深处——神秘的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地处西北太平洋的海床,位于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是地球表面一道狭窄的裂缝,大部分深度超过8000米,最深处更达11,034米,相当于把整个珠穆朗玛峰填进去还有两千多米才到达海面,被称作除南北两极、珠峰外,地球的“第四极”,是所有深海探索者心中的圣地。

相比于太空探索,深海的探索也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难题,如压强(深海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信号传输和海底供能问题等。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2)

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3)

曾经人们一度以为深海条件不适合生命存在,科考潜艇的开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实现,而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探索更是到1960年才真正拉开序幕。

在2014年和2017年对马里亚纳海沟探索过程中,研究人员在八千余米深处发现并确认了一种新的狮子鱼科鱼类,也是目前已知下潜深度最深的鱼类。为了肯定广泛的科学合作带来的成果,科学家们将这种新发现的鱼类以首次发现马里亚纳海沟的探险队中一名水手的名字赫伯特·斯威瑞(Herbert Swire)来命名,自此斯威瑞拟狮子鱼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4)

8718米深度拍摄到的狮子鱼,镜头中鱼骨为被深海生物啃食干净的诱饵

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

当然“因为看不见就随便长长”只是如今对深海鱼最常见的玩笑话,在高压、缺氧、不见天日、缺少食物的极端环境,它们特化出了独特的性状以适应艰难的生活,如尖牙和大嘴能极大提高捕食效率。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5)

蝰(kui)鱼(Chauliodus sloani)垂直分布约500-2500米

身上有连续发光器,其口可张开至120度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6)

外形“科幻”的巨银斧鱼(Argyropelecus gigas)

栖息深度300-1000米,能够控制自身生物荧光使之匹配海水中的光线实现“隐身”

深海狮子鱼传说(马里亚纳狮子鱼)(7)

大洋长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