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白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其祖籍之考却众说纷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白的家世出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李白的家世出身(李白的祖籍迷雾)

李白的家世出身

虽然李白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其祖籍之考却众说纷纭。

李白像

蜀人李白几乎已成定论

陇西说为李白籍贯的最早说法之一。李阳冰在他的《草堂集序》一书中说道:

神龙之始,(李白父母)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范传正也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讲道: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隋未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技以复姓。

李白是蜀人一说影响十分广泛,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李诗选题辞》一书中曾引用《成都古今记》一书时明确指出:“李白生于彰明之青莲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因此,长久以来,李白是蜀人说差不多成了定论。

位于四川江油市的李白故居

现代学者论及此事,以为上引两文对李白出生都置于神龙初潜还广汉以后,说明李白生在蜀中。并以为,李阳冰是李白同时代人,李白临终之时还亲嘱其编集作序,他作的《序》一定是本于李白所语;范碑虽然作于元和年间,但所叙来自李白儿子伯禽的手迹,亦必可信无疑。

中原人还是西域胡人?

李白为西域人说——

1926年5月10日在《晨报·副刊》上刊登了李宜琛《李白的籍贯与生地》一文,文中写道:

太白不生于四川,而生于被流放的地方。

最先提出了李白生于西域这一说。之后到了三十年代,持此说论者接踵而出,共有:

陈寅格《李太白氏族之疑问》,刊登在1935年第十卷一期《清华学报》;

胡怀琛《李太白的国籍问题》,刊登在1936年3月《逸经》第一期;

胡怀琛《李太白通突厥文及其它》,刊登在1936年8月《逸经》第十一期;

幽谷《李太白—中国人乎?突厥人乎?》,刊登在1936年11月《逸经》第十七期。

以上诸多学者都论定李白生在西域而不是四川。西域是个广大的地域,李白具体生在什么地方?李宜琛,幽谷说是出生在碎叶;胡怀琛则认为是出生在逻私城:大学者陈寅恪先生谈及此问题,认为李白的父亲之所以名“客”,是因为“西域人其名字不通于华夏,因以胡客呼之”。

《月下独酌》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则认为:

唐代诗人李白,以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这个碎叶城也就是《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记载的素叶水城,具体位置是在吉尔吉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郭沫若先生的根据是: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记述到李白先世“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李阳冰在《草堂集序》记述李白先世“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这样讲道:“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碎叶、条支、咸秦原是三个不同的地方,但郭沫若先生却把他们巧妙地糅和在一起,认为:“条支是一个区域更广的大专名,碎叶是一个城镇的小专名,碎叶是属于条支的……条支都督府所辖地即今苏联境内的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是毫无疑问的。”郭沫若先生还认为:“咸秦”当是“碎叶”之讹。

阿克·贝希姆废墟遗迹,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西南8 公里处楚河南岸

另外,郭沫若先生对陈寅恪的李白是“西域胡人”说进行了驳斥,从李白自小掌握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和对胡人的态度等各方面,综合而论李白不可能是胡人。

新疆娃子

李白为焉耆碎叶人说——

李从军在他的《李白出生地考异》一文中也提出这一观点:“李白出生于焉耆碎叶,也就是现在新疆境内博斯腾湖畔的库尔勒焉者回族自治县一带。”其主要依据是:

其一,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焉普碎叶城在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王方翼筑城前早已存在,而且是焉普都督府治所。王氏筑城只不过是修城墙城门而已。因此不能排除其作为李白出生地的可能性;

其二,中亚碎叶属濛地都护府管辖,与条支都督府没有什么关系;

其三,根据《新唐书·西域传》,中亚碎叶城在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被毁。范传正“褐衣时游西边”,著有《西陲要略》,对边境情况十分了解,他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书写碑文,如是指中亚碎叶,必然对“已毁”的原因作出详细说明,不能无视焉耆碎叶的存在而不顾,去向世人指出另一个早已不再存在的出生地。

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上阳贴》

李唐宗室长安人

李白为长安人说——

刘开扬先生于《唐诗论文集续集》(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书中首倡此说。刘先生依据李白《长安州裴长史书》自述而提出此说: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

刘开扬先生采纳王琦说认为“金陵”是“金城”之笔误,唐代金城在现今甘肃兰州一带。“本家金陵,世为右姓”指李暠以来,是金城郡的大姓。刘开扬先生以为,郭沫若先生以“咸秦”为“碎叶”之误,未免主观武断,“奔流咸秦”是指长安,唐人习称京师长安为“咸秦”,这样的例于有许多。因此,可以认定李白的先世曾由金城郡流徙到长安,而居家在此,李白既生于长安,就是长安人。接下来自述“少长江汉”,“江汉”当指蜀地,那是指李白五岁时从秦入蜀的事了。

阿富汗混血儿

李白为“条支”人说——

主张此说的有刘友竹和康怀远等人。他们都指出,李白出生在唐代的条支都督府,其地可能在现在阿富汗中部一带,治所就是过去的鹤悉那,也就是现在的加兹尼。

此说有三个根据:

第一,“李序”记载;李白的先祖“中叶非罪,谪居条支”,因而李白也应出生在条支;

第二,从李白自己的《江西友人之罗浮》《赠崔咨议》《千里思》等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在怀念自己的出生地条支;

第三,条支与唐中央政府关系比较密切,与内地交通尤为顺畅,李白一家从条支返回内地的可能性很大。

宋 梁楷《李白行吟图》

各家之言 未达成共识

从上面的各持的根据及论证可以总结得出,各家论说均有道理,但细细分析开来又感到或欠完善,或论据不充分,或主观臆断,或以猜测代替史实……总之不敢完全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