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很渺小,很慢

但温和、坚韧、不放弃

所以它也是智障人士的昵称

在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

这里的老师们面对的

就是一群永远很慢的“小蜗牛”

这群坚韧的“蜗牛爸妈”

倔强地将这些“小蜗牛”

培养成了国际赛场上的冠军他们迄今为止共获141块金牌69枚银牌、123枚铜牌

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蜗牛”学校的耐心、爱心与感动

↓↓↓

耐 心

一年中重复数万遍 让孩子们学会集合、立正、解散

9月5日下午,在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一年级的教室里,体育老师夏强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六个字——集合、立正、解散,教室里的大多数孩子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他们看着夏老师露出一脸笑意。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1)

体育老师夏强教同学们跑步,每个动作要教上万遍

“在今后一年中,我要重复这六个字数万遍,他们才能按照指令到操场上站好,不乱跑,按经验来说,这个过程得一年时间。”

夏老师说,他到学校已经20年了,早已习惯了一个词说万遍以上,学生们才能完全理解。“在学校任教的老师个个都是唐僧,脾气极其温和,说话特别啰嗦。”

就是这样一群连集合、立正、解散这种简单指令,都需要学习一年的孩子,在9月刚刚闭幕的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代表湖北获得3金11银2铜的好成绩。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2)

第七届特奥会上,孩子们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只要孩子们喜欢 我们绝不放弃”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学校里牵着“蜗牛”一直向上爬的老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夏强说,拿轮滑比赛来说,这次在全国特奥会中拿到轮滑速滑500米金牌、300米银牌的学生谭腾浪,穿上轮滑鞋站起来就花了两年时间,能够在平整的路面保持平衡像正常孩子一样滑,就花了四年多,而正常孩子只要不到两个月就能学会。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3)

体育老师夏强帮学生们穿戴滑轮装备

在这期间,教练夏强无数次被学生拽倒,被轮滑鞋把小腿踢得青一片紫一片,“但只要孩子们喜欢,不说放弃,我们也绝不放弃。”

不论寒暑有她陪练“唐氏儿”获两块世界金牌

体育老师雷方丽通过和教师团队的摸索发现,带孩子参与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对孩子的促进特别大,便执着地将各项特奥比赛项目引入到学校,并四处带孩子“征战”,在国内外的特奥比赛上,共获得200多枚奖牌,被大家誉为“湖北特奥第一人”。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4)

雷方丽教学生玩滚球

“孩子们大多温和善良,而且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意志力和专注力很强大。”雷方丽感叹道,有的孩子参与特奥项目的训练,教练不叫停就可以一直专心练下去,让人既佩服又感动。

雷方丽曾经带过一个叫做邵东的学生,他是唐氏综合征患者,到4岁了走路还不利索。雷方丽却发现他爆发力强,有运动天赋,经过考量,邵东开始练田径和垒球。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5)

雷方丽会和学生庆祝每一次打出的好球

雷方丽和邵东一起训练,不论寒暑。因为是“唐氏儿”,邵东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不行,关节很硬,始终无法很好弯曲,就屈腿抛球这一项,就练习了数万次,耗时二三个月。

最终,邵东在世界夏季特奥会上,获得100米和200米项目两块金牌。还获评了武汉市“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和武昌区“美德少年”。

爱 心

给孩子洗澡洗脚按摩比妈妈对他还好

在这次全国特奥会备赛的过程中,三名带队教练夏强、潘晓岚和雷方丽暑假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夏强和潘晓岚今年都要退休了,但仍一头扎进训练中,毫不懈怠。

夺得本次全国特奥会田径400米跑金牌的学生陈鑫说,潘晓岚比妈妈对他还好。她不仅经常给陈鑫买早餐、营养食品,赴天津参赛期间,还每天晚上都会帮陈鑫放水泡澡、按摩。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6)

孩子们都说,潘晓岚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

泡澡、洗脚、按摩、洗衣服……把孩子安顿好后,潘老师还要开会确定次日比赛行程,每晚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夏强在备赛过程中,体重直降了20斤,潘晓岚太过辛劳,血压高达170。

近四成孩子成功就业 “小蜗牛”们插上起飞的翅膀

运动为孩子们打开了新的窗口。雷方丽的学生熊鑫是乒乓球爱好者,在雷老师的努力下,他曾经获得过特奥会乒乓球金牌。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7)

每一次打出好球,雷方丽都尽情鼓励学生

到毕业时,通过多次乒乓球比赛,他的社交能力越来越强。目前,他受聘于一家研究心智缺陷的生物科技公司,担任接待工作,职业成就感满满。

熊鑫并不是个例,事实证明,这些特殊孩子经过精心培养和训练是可以融入社会。在特奥会赛场上拿了奖牌的孩子,找工作时都会被用人单位刮目相看。

据统计,如今学校有近四成的孩子都可以成功就业,有厨房助理,有保洁员、服务员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其中有不少都有参赛经历。老师们为这些“小蜗牛”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感 动

“老师,我好喜欢你呀” 孩子们的热情感动95后教师

95后刘紫荆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自愿考入培智中心学校。

刚到学校,刘紫荆有些忐忑,以为有些学生会无意识地做出攻击行为。“孩子们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刘紫荆说,学校的孩子都特别温和,他们基本上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就怕一个动作练一千遍(一个动作教几万次)(8)

刘紫荆给学生们上课

她感受到,孩子们单纯得像天使一样,热情极了。在教室里,常有孩子突然跑过来抱住她,嘴里嚷着:“老师,我好喜欢你呀!”这些“突然之举”,经常让刘紫荆感动万分。

在培智中心学校,刘紫荆听了前辈老师们的故事,深受感动。在教室里,她看到老师们轻言细语,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教,即使成千上万遍也依然耐心,让她深受震撼。

在特殊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会有无数的困难和坎坷等待着他们,包括来自世人的不理解。刘紫荆期望,能用点点滴滴的爱,抚慰着孩子们孤寂的心灵,也在他们心中培育出爱的幼苗。

很多时候

世界因为有这些人的坚持

才更温暖、可爱

长江融媒出品 记者:杨枫通讯员:周梦 摄影:彭年见习编辑:孙璐校对:余云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