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灯”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照明工具,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和符号,成为一种象征和隐喻。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

如今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电灯都已普及到每户家庭。说起照明用具的发展历程,历史可就长了。

1. 最早的便携式照明器具——“炬”

想必大家对奥运会的圣火传递仪式印象一定很深刻,现在的奥运圣火火炬集合了许多高科技因素,轻量、环保、遇雨水不会熄灭。今天,高科技的火炬并不是用来照明的。不过在历史上,火炬确实是人类较早使用的可移动的照明工具。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2)

2008北京奥运火炬“祥云”

自从几十万年前人类能够使用、制造火源之后,以火照明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最初,人类利用火是在居处内燃起火堆,这就是至今有些地方还有遗存的火塘。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3)

哈尼族火塘

火塘可照明、可取暖、可炊煮,可谓一物多用,但是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不能移动,总不能出门扛着火塘吧。后来,先民晚上外出时手执燃烧的木棒,有时候为了增加光亮,还在木棒外面捆扎上一些草,这就是“炬”。

《说文解字》解释“炬”字说:“苣,束苇烧。从艸,巨声。俗字作炬。”“炬”是“苣”的异体字。巨,表示可以持举的草料火把。篆文异体字用“火”代替“艸”,另造“炬”字代替,强调燃烧照明的用途。火把在有些地方被称为“松明”,是因为古人发现,松枝含油脂较多,燃烧时间更加持久,油烟也少。

炬是最早的与热源分家、专门用来照明的用具。中华文明是最早使用火把照明的文明之一,在宁夏海原新石器时期的洞窟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火把遗存。

炬虽然可手持移动,但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需要占用一只手,而且燃烧太猛烈、持续时间短,需要频繁更换,古人需要更方便、更好用的照明工具,“灯”就应运而生了。英语中的灯一词即来源于希腊语lampas,意思为“火炬”。

2. 汉代之前的早期灯具

最早的灯结构很简单,在贝壳或石碗里加上一点动物油脂,也没有灯芯,直接燃烧。这种灯燃烧的时候烟又黑又浓,持续的时间短,光亮也很有限,但确实是有资格称为“灯”的“祖师爷”。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4)

河姆渡文化时期陶灯,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灯虽然很早就出现了,但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金文中都没有这个字,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使用“镫”这个字指代照明工具。《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语句,这里“镫”即灯。早期的灯形状如陶制的盛食器具“豆”。《尔雅·释器》中记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就是说只有陶做的瓦豆才具有承托照明燃料的功能,才可称作“登”。豆灯上面是盘,下面是底座,中间以柱连接。上盘下座的形制奠定了此后中国灯具的基本造型。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5)

陶豆灯

战国时期,灯具已经从质朴简单的豆灯发展为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兼具使用和审美功能的华灯了。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6)

十五连枝灯及细部

1975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了一件十五连枝灯,体现了战国时期灯具制作的高超水平。该灯通高84.5厘米,属于古代的落地灯,从主干部分分出十五个枝杈,每个枝杈上都有一个灯盏,中间灯柱上下共有八节,以榫卯结构连接,十分稳固。柱上有蟠龙旋绕,枝干上有两只鸟栖息,五只猿猴嬉闹其间,树下有两人抛食逗引猿猴。底座由三虎承托,虎口衔圆环,便于移动。这盏豪华落地灯整体结构稳重,设计巧妙,风格活泼,堪称实用器具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秦代的灯具制作工艺也非常高超,据《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到秦朝咸阳宫,看到里面有很多的金玉珍宝,但最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其中的一盏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灯身环绕着一条蟠龙,点燃之后,龙的麟甲就会动起来,十分明亮。或许这就是后世能动的走马灯的前身。

《西京杂记》记载的这盏青玉五枝灯没有保存下来,不过现在也有秦代灯具出土,这就是1966年陕西咸阳附近出土的雁足灯,灯柱设计成大雁腿的形状,托举着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三个支柱,可以同时放置三根灯芯。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7)

雁足灯

3. 多姿多彩的汉代灯具

两汉时期,灯具数量多,质地、形态、功能各异,灯具精品层出不穷。从质地上说,有金属、玉石、陶质等;从形质上说,有立灯、吊灯、桶灯、盘灯、行灯等,品种、数量之多远超前代。汉代灯具中最有名的要属长信宫灯了。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8)

汉代长信宫灯

“长信”是汉文帝时期窦皇后所居住的宫室名,长信宫灯设计非常精巧,整体形状为一跪坐的宫女,宫女右臂中空,作为烟道使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由此循环至底层水盘,经水过滤后可以减少烟尘排放,灯罩可以转动以调整光亮,既环保又节能。长信宫灯代表了西汉时期灯具制作的高超水平。

青铜鎏金羊灯

现藏于西安博物馆的这件青铜鎏金羊灯也很有特色。羊背上的盖子可以打开,翻过来用作灯盏,羊腹部中空,可以用来储存灯油,古人设计之精妙可见一斑。

以上所述都是座灯或台灯,汉代也有精美的吊灯,这是现藏于湖南博物馆的青铜人形吊灯,看起来颇有点现代艺术气息的特质。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9)

青铜人形吊灯

4. 蜡烛出现,终结油灯一统天下的局面

唐代诗人韩翃有一首著名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提到了“蜡烛”,仔细看“蜡烛”这个词语,“蜡”和“烛”这两个字偏旁部首不一样,一是虫子旁,与虫有关;一是火字旁,与火有关。

“烛”字出现的较早,原意就是火炬的“炬”,《礼记·曲礼》说:“烛不见跋。”疏:“古者未见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在古代,不同类型的火炬有不同的名称,没有点燃的火炬,称为“燋”;用于执持的火炬较小,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火炬较大,叫做“燎”;立于门外的称为“大烛”,门内的称为“庭燎”,大烛和庭燎都是大火炬。后来随着词语意思的演变,“烛”字意思逐渐固定下来,指代蜡烛。

早期蜡烛是以蜂蜡制作,数量较少非常珍贵。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的时候,南粤王向刘邦敬献“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之所以称为“蜜烛”,是因为当时还不能将蜂蜜和蜂蜡分拣开。由于来源稀少,这种蜜制作的“蜡烛”非常珍贵,只有帝王和少数富豪之家才能有。《世说新语》中记载,石崇与王恺斗富比阔,石崇“以蜡代薪”,用一般人都不一定见到的蜡烛当柴烧,奢靡可见一斑。此后,人们发现在蜡树上生长的一种小虫吐出的汁液经过提炼可以得到蜡,于是便用来制作蜡烛。

蜡烛出现结束了油灯一统天下的局面,贫富之间在照明用具上出现分化,富贵之家用蜡烛,贫穷之家点油灯,即所谓“富人燃蜡,寒士点灯”。唐代蜡烛使用已经比较普及了,唐诗中吟咏蜡烛的名句有很多,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直到19世纪,人类从石油中大量提炼石蜡之后,蜡烛才真正实现了大规模普及。

5. 节省燃料的“省油灯”

长期以来,古代灯具使用的燃料分为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类。植物性油脂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茶油、桐油等,动物性油脂包括从猪牛羊等动物身上提炼出的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除了常见的家畜之外,还有很罕见的品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人鱼膏”就是以“人鱼”熬制的油膏,但“人鱼”究竟是什么,众说不一,有说是鲸,有说是大鲵,不管是哪种,可以确定是一种水生动物。据专家测算,如果是鲸脑油提炼成油脂,每立方米可以燃烧大约5000天,可算是“不灭者久之了”。有人据此大胆猜测,如果秦始皇陵中真是储藏了大量的鲸油膏的话,很可能地宫内的灯至今还长明着。

最早的灯没有灯芯,燃烧起来油烟很大,也不明亮,后来古人发现在油中添加灯芯,既可以减少油烟,也能增加燃烧时间和光亮。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古人使用灯芯草或龙须草的茎干制作灯芯。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0)

灯芯草也是一种中药

对于古代农耕社会一般家庭来说,晚上点灯不是必须的,能省则省,只有读书科考的学子晚上才点灯苦读。明清两代,考中府学的廪生由官府发给灯油钱,算是一种补助。

我们今天称鼓励、激励别人为“加油”,即与灯油有关。清代张之洞之父张锳在贵州安龙当知府时,经常在夜里派两个差役在全城巡逻,一个提着灯笼,一个挑着桐油篓,游走在大街小巷。遇到有读书人挑灯夜读时,便将他的灯盏加满油。受张锳此举鼓励,安龙文风鼎盛,许多人科举及第。

点灯最大的消耗就是灯油,唐宋之交,能够显著节省灯油的“省油灯”出现了。这种省油灯,也称夹瓷盏,首见于宋代文献记载。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省油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是把灯盏做成夹层,中空处注水,以此降低灯盏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1)

宋代邛窑绿釉瓷省油灯,邛崃市博物馆馆藏

陆游所说蜀中是指古临邛,今天的四川邛崃,此地有著名的邛窑,“省油灯”即邛窑特产。陆游在文中说“出此物几三百年矣”,也就是说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了。今天“省油灯”已经成为一个略带贬义的词语了,说某人不是省油的灯不是什么好话,“省油灯”的最初含义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6. 灯笼

灯笼是中国特有的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照明用具。灯笼以细竹丝为骨架,以纱、葛或纸为笼,里面放置蜡烛燃烧,外加手持提柄,用于夜行照明。灯笼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椭圆形笼的上下各留一口,使空气对流,热空气不断从上口排出,新鲜的冷空气不断从下面补充进来,循环往复,从中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

据文献记载,灯笼的制作始于南朝刘宋,据《宋书·武帝纪》云:“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北宋王安石《书定林院窗》中有“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摊燎炉”,诗中“篝灯”即“灯笼”的古称。“篝”字意思是竹篓,用竹条编成,周身遍布网眼。最早的灯笼用竹编成,有网眼,可防风透光,随着后世不断创新改造,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

灯笼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很多种类,比较知名的有“气死风灯”“走马灯”“孔明灯”等,“气死风”灯顾名思义,是不容易被风吹灭的意思。为图吉利,气死风灯还有雅称“乞赐丰登”“乞赐封灯”。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2)

灯笼原型即气死风灯

“走马灯”也是灯笼的一种,很早就出现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走马灯经过长时期演进,到清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据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3)

现代制作的走马灯

“孔明灯”又称“天灯”,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在古代战争中用于传递信号,今天已经演变为一种传统民俗,在元宵节或者其他特定日子,放飞天灯祈求平安幸福。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4)

孔明灯

宫灯,顾名思义即宫中所用灯笼,最初用于皇宫之中,后流传至民间。与普通灯笼相比,宫灯制作工艺更精良,用料更加考究,装饰更华美。宫灯源于何时,众说不一。有说源于西汉,汉文帝时候周勃等人平定“诸吕之乱”,时值正月十五,宫中张灯结彩庆祝;有说源于东汉,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后,为表庆贺,在宫中点燃各式花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号称“宫灯”。宫灯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到清代达到鼎盛。清代宫灯,集历代灯具之大成,造型种类繁多,从灯画的内容来看,有福禄寿喜、松鹤延年、万寿无疆、多子多孙等吉祥寓意;灯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菱形、扇形、鱼形、瓶形、葫芦形、花瓣形等多种风格,庄重典雅又富于变化,与宫廷建筑的风格相得益彰。今天,宫灯已经脱离实用功能,成为代表中国风格的装饰元素。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5)

宫灯

7. 煤油灯

中国古代的灯油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燃烧时冒黑烟,光亮度也不够。到了近代,随着石油和化学提炼技术的发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煤油,以其安全、明亮、无烟、产量大、价格低的优势逐渐替代各种动植物类油料成为新照明燃料。煤油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几十年逐渐遍布城乡角落,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19世纪末,美国石油巨头美孚公司开始进入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如何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接受煤油灯这种新生事物,美孚公司颇费了一番心思。1894年,美孚石油公司在上海设立了许多煤油销售网点,推出了一项极具诱惑力的促销活动:只要顾客购买一公斤美孚公司生产的煤油,美孚将免费赠送煤油灯一盏。此项促销措施一出,许多人都蜂拥前往争相购买煤油。一年下来,美孚公司就送出了多达87万盏煤油灯。

从表面上看,美孚公司似乎损失很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人们得到免费赠送的煤油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直观见识到煤油灯的好处:不仅用起来方便省事,而且可以随意调节火苗的大小,因为有玻璃灯罩的保护,还不用担心会被风吹灭。人们渐渐淘汰了原来使用的菜油灯、蜡烛,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使用煤油灯的习惯。此后,人们要点煤油灯的话,就不得不去购买美孚公司生产的煤油。凭借这种促销手段,美孚石油公司的煤油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销量飞速增长。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孚公司仅在上海的年销量就达到了惊人的900多万箱!“买煤油、送油灯”成为商业营销的经典案例。

光导照明内幕大揭秘(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16)

美孚煤油灯及细部

煤油和煤油灯最早都来源外国,故民间称为“洋油”和“洋油灯”。笔者小的时候,电力供应还不够稳定,有过短暂使用煤油灯的经历,那时老人普遍称火柴为“洋火”,煤油为“洋油”,煤油灯为“洋油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在中国文化中,“灯”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照明工具,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和符号,成为一种象征和隐喻,有关“灯”的诗词典故、成语故事有很多。可能每个人都有关于灯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盏灯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