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秉义经典句子(人世间读懂周父和秉义的对话)(1)

文〡璐璐日译情

《人世间》里有两段戏甚是感人,一段是周秉昆教育楠楠,另一段就是周父周母双双离世。这两段戏真的是太感人了,我被感动到泪流不止,泣不成声。

之所以被感动到泪流不止泣不成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被周父周母携手离去的婚姻爱情感动;一个是被周父周母为人父母给孩子们带去的爱与温暖感动!

周父离世前后,周母不仅变清醒,还变得无比镇定坚强,她让孩子们回屋去讨论事,趁孩子们睡着时,悄悄地守在了老伴身旁,握着周志刚的手和老伴一起去了。

相濡以沫,携手到老,可以说是婚姻爱情最好的模样,而周父周母聚少离多的婚姻爱情更好地诠释了什么样的婚姻爱情才是美的好的婚姻爱情:轰轰烈烈难长久,平平淡淡才是真,细水长流才是爱。周父周母如此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爱情,怎能不叫人为之感动!

可更让我感动的是周父临死前,还不忘缓和和宽慰三个孩子的心,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周秉义的对话。他越是明事理越是宽慰周秉义,就越是能突显出人间的值得与凉薄!

人世间周秉义经典句子(人世间读懂周父和秉义的对话)(2)

▌周秉义没给冬梅打电话!

记得周家和郝家两家因没能见面而闹过别扭,当时周秉义告诉冬梅:“你妈那边不提,当没这回事。我爸那边我慢慢渗透,我爸那人明事理。”

周秉义一直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明事理的人,所以面对自己的阶级差距婚姻,他始终选择退让,从未选择过争取。他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冬梅一家,唯独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与亲人。

周父病重,周秉义赶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埋怨弟弟周秉昆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通知冬梅,好让郝母派个车送父亲去医院。还说了自己光顾着往家赶,都没顾上给冬梅打电话让她先过来看看。

对此周父是这么说的:“秉义啊,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看看你一进门就哇啦哇啦的,我这幸亏没死,我这要死了,你还不把秉坤冤枉死啊!秉坤没给冬梅打电话让她妈叫车,做对了。你们都知道,你爸呀,从来不愿意求人的。

你给冬梅打电话又能怎么样,冬梅跟她妈说,她妈来不来啊!她不来,我是你爸,你是他女婿,不来啊觉得说不过去呀!可是来了,不认不识的,大家都有负担,我这个负担可能就更重了。”

然后周秉义说:“是我做得不好,没处理好关系。再怎么说,两个亲家在一个城里,二十年来不见面,没来往,那都不正常。”

周父说:“跟你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周家跟你丈母娘她们家,这确实不是一个阶层啊!你这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硬把他凑到一块儿了,人家难受,我们也不好受。原来,我对这个事始终都不明白,对她们家呢还有看法了。现在一点看法都没了。我反倒觉得呀,人家呀那真是有先见之明,不愧是站得高,看得远哪!人呢,各有各的命。命嘛,那是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好啊。

你说今天这个事情,冬梅她妈打电话把汽车叫来,这是人家的能耐。我呢,能让光子片的这些孩子们,为了我拼命地心甘情愿地,把我送到医院去,这是爸爸的造化呀!这就说什么呀,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反复听周父的这段话,这段话带着智慧,带着通透,带着温暖。

首先,周父严厉地批评秉义不该在不明事实的基础上,胡乱埋怨冤枉弟弟。以此告诫老大要心里有数,要团结,别以大欺小不讲道理。

其次,他告诉秉义,秉坤这么做是对的。一是自己最不愿意求人。二是周郝两家有着巨大的阶层差距鸿沟难以跨越。这都是在告诫秉义要明事理。

然后,他还不忘宽慰秉义,告诉他两家二十余年不来往不是他的错,究其本质是不可跨越的阶层鸿沟的错。既然难以跨越,索性就不跨越,这是对双方都好的选择。这是周父的通透,也是周秉义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告诉秉义你丈母娘能叫来车是人家的本事,可你爸能让光子片的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把我送到医院,这也是你爸的福气啊!

周父意在告诉秉义,为人要不卑不亢,无论出身何处,是高是低,是贵是贱,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好与不好,都有各自的益处与难处,但无论怎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出路!

人世间周秉义经典句子(人世间读懂周父和秉义的对话)(3)

周父对秉义的临别遗言充满了智慧,通透和温暖,周母清醒后守在周父身边对老伴和孩子的举动,更是充满了慈爱。

两人携手共赴黄泉的情感人生抉择,更是在告诉不相识的我们:人世间,是会有苦,是会有难,是会有悲,是会有伤,可只要和值得珍惜的人携手,共同努力,共同承担,那苦和难也会是甜,悲和伤也会是喜,那么人生就值得,那么人间也值得!

毕竟人活得就是个感受,当你能够坦然淡定地面对人间疾苦,并能从中感受到甜,感受到喜,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那就说明你活明白了,你的人生值得!

周父周母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世间周秉义经典句子(人世间读懂周父和秉义的对话)(4)

▌人间凉薄!

人间值不值得,多数人是以感受“凉薄”的程度来评判的。很多人觉得人间不值得,大都是因为感受到了太多的凉薄,心麻木了,只能感受到凉薄,却感受不到任何温暖,所以放弃让内心感受温暖,尽情让凉薄侵占。

周父临别的遗言中“不认不识的”“我们确实不是一个阶层啊”这两句话充满了讽刺与凉薄的意味!

正如周秉义所说:“两个亲家在一个城里,二十年来不见面,没来往,那都不正常。”

周父不曾感受过人间凉薄吗?他感受过,而且感受过太多太多。

周秉义以父亲明事理为由,单方面地保全着他和郝冬梅和岳母相对安生富贵的生活。对于他,对于郝家而言,这或许是好的是有情有义的。可他越是对郝家有情有义,就越是能突显出他对周家对周父的凉薄。

太多人夸赞郝冬梅的母亲金月姬是人间清醒了,可她那偏颇刻薄的人间清醒,在我看来本质就是自私,就是凉薄。

于她而言,她和老伴经历过文革的迫害,有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所以万事都以保全自己为先,这对于他们老两口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可言。可对于他们的身边人来说却是极大的残忍,极大的凉薄。

郝冬梅和周秉义都是聪明且明事理的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青涩,所以对于郝家和周家在同一所城市里,二十几年没有任何来往,甚至连面都没见过的事,内心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纵使阶层不同,纵使不满意女婿,毕竟在郝冬梅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周秉义和周家父母给了她难以取代的爱与温暖。你认可了女婿,却不认可这门亲事,你只帮女婿,却不见人家父母,这是什么人间清醒?

亲家见面就意味着一定要帮人家摆脱贫困吗?未见其人就先下定论,这也是人间清醒吗?说白了就是自私,就是凉薄!

周蓉不顾亲人义无反顾地为爱情而私奔,父亲去看她大放厥词,母亲因她而终生糊涂地过活,她于周父周母周家而言,不自私,不凉薄吗?

人世间周秉义经典句子(人世间读懂周父和秉义的对话)(5)

周父这么一个明事理的人,会感觉不到这种凉薄吗?他一定感觉得到,而且是痛彻心扉地感觉得到。

周父感觉到这种凉薄后,他不痛苦不伤心吗?他一定痛苦过,也一定伤心过。

可他为什么还是觉得人间值得?

正因为他感受过太多太多的凉薄,所以他才更加明白人世间什么最为可贵。因为他拥有这份可贵的东西,所以他才能传承这份可贵的东西。

老伴生死相依的爱与温暖;孩子们孩童时代给他带去的童真与快乐;秉昆和郑娟给他和老伴带去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充满爱的生活;为人处世间邻里和同事同伴带给他的温暖;凉薄却又给他脸上增光的秉坤和周蓉的真情与无奈…

周父的内心被这些爱与温暖填满,就算有再多的凉薄也终难侵蚀他充满爱的内心。所以,他才能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包容与豁达!

周父与秉义的对话,不仅是对周父人品的写照,更是对人世间的真实写照。

人世间虽有无尽的凉薄,但它却永远无法侵占我充满爱的内心。因为我始终看得见人间的温暖,也一直被人间温暖着,我还会把这份温暖继续传承!

这就是周父与秉义对话里的人间值得,因为凉薄,所以温暖,所以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