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梵高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亲爱的提奥》文森特·梵高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

《星夜》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或许是个穿越的延时摄影师,随着摄影器材和数码暗房技术的发展,延时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摄影创作形式受到摄影师的热捧。他们将相机固定在一个位置,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照片,然后使用图片叠加技巧创作关于星空的照片。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2)

延时合成摄影最终的成品往往效果惊人,让人自然地想起《星夜》中的奇妙笔触。 上图是摄影师Vincent Brady在蒙大拿国家冰河公园拍摄的星轨,与《星夜》相比堪称神似。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3)

这是一张照片,标准的风景照。然后你会抓住我的领口,要求我解释上面类似笔刷蘸着油彩刷出来的笔触是怎么一回事对吧?错!没有笔刷,没有油彩,也没有画布。

这是一张摄影作品,用相机拍摄的日暮时分。和普通的照片相比,区别在于它并非是一张照片,反映的也不是日落的某一个瞬间,而是日落的过程。

摄影家Matt Molloy采用了微速摄影技术(time-lapse),长时间连续捕捉同一处景色,然后把得到的海量照片用电脑拼叠起来,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效果。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4)

所谓微速摄影意思是用极慢的速度拍摄,我们在很多广告片和电影里看过它的效果,一般都是高天上的流云如何飞快地掠过,一朵花如何在5秒内绽放完毕。其中的原理很容易理解:摄像机每秒拍摄24格图片,这些图片连续播放,就能够动起来。那么,如果每秒只拍一张,甚至是5分钟才拍一张,等到播放的时候,就像对这个世界按下了快进。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5)

人类利用科技和技术手段,可以很方便地用摄像机拍摄下整个日落的过程,和你看到的完全一样。也可以用微速摄影,凸显出你看到但是说不出来的那种美丽光影变化。而在许多年前,那帮手里只有笔刷和油彩的画家,却试图用技艺在静止的画面上表达这些瑰丽的变化。

请你再看看下面梵高的这张作品,不知你是否能够感受到他当时的所见?一下子明白他想让你看见的是怎样的星空?你是否会因此有一点点感动?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6)

《星夜》可能是梵高最受喜爱的作品了,世界各地的《星夜》爱好者们创作了自己独特版本的星空,各种欢乐。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7)

人体彩绘版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8)

炫彩版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9)

城市版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0)

汪星人版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1)

当然还有,无法阻挡的Hello Kitty……

为什么梵高会画出《星空》呢?他的星空为什么那些光线那么的曲折离奇呢?

答案是:梵高是物理学家中画画画得最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梵高靠他的双眼参透了世界上最深奥复杂的概念——紊流,他明白了移动、水流、光影的奥秘。但是他志向又不在成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一身都投向于自己所热爱的绘画事业,所以他就顺便用自己的画笔解释了自己的物理观点。

当我们这些渺小的人来回过头来再来看这一幅画深奥的物理学概念的时候,不得不惊呼,梵高那会不是疯了,而是在保护自己,不然自己又成为柴垛上的另一个先烈了。

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曾加说:当我遇到上帝的时候,我要问他两个问题: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2)

为什么相对论和紊流存在?

他相信上帝会帮他解释第一个问题,但是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上帝也只会摊开双手表示无能为力,可见当时紊流是多么不易理解的概念。

虽然说紊流用数学方法不容易描述,但是画笔可以把他画出来,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3)

在印象派中很多旋转、跳跃都基本符合,为什么我们观察并画出来这么容易呢?

我们的视觉皮质比较原生的部分是负责来判读物体运动和和光线对比而不是颜色区分的,也就是将两种不同颜色但同样亮度的区域混在一起,但是视觉皮质中的另一支会区别颜色对比而不是将它们混在一起,当两种视觉处理方式同时运作的时候,就出现印象画派中梵高那样的效果了——捕捉到了运动。

但是那些旋转、跳跃要达到物理学家的水平,那只有梵高入围了。

我们是怎么发现梵高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呢?

2004年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发现星星周围有漩涡状的星云和气体。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4)

于是他们想到了梵高的《星空》,这促使英国、墨西哥的科学家开始了研究,他们正好也是主要分析了《星空》——他们将这幅画的数字版本作为原始材料,利用每个像素中的红蓝绿三种原色的组成比例,并以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作为变数来进行分析,于是发现了《星空》中的色彩分布情况与柯尔莫哥洛夫的紊流理论所预测的模式几乎是完全符合。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5)

1889年文森特梵高在天半亮的时候从圣雷米疗养院中的窗口中望到了太阳将要升天时的星空画出了这幅《星空》,他当时已经因为割了自己的耳朵所以被认为是精神病了。但是他在那幅画中用漩涡状的云和星空宣誓自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先驱般的物理学家。

为什么梵高的星空有种熟悉感(梵高的星空不得不说的秘密)(16)

难道是梵高在割掉耳朵之后得到了什么神的启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