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妈妈,带我去乐乐哥家玩吧!我最喜欢乐乐哥哥了!"

"妈妈,你什么时候生个妹妹陪我玩啊?"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新鲜的事情, 最有意思的就是宝宝就喜欢跟着"大孩"玩,这一现象几乎会成为普遍的现象了,哪怕是经历过儿时时光的我们还是现如今正在处于美好时光中的孩子们,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有一个调查就显示:有三成的孩子渴望有一个兄弟姐妹。

那么,孩子就喜欢跟着"大孩"玩,那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害呢?别担心,只要做好防护措施,"混龄玩耍"好处多多!我们就马上来分享一下吧,希望给众多正处于育儿阶段的家长朋友们以很好的借鉴作用。

叛逆的两岁小屁孩(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1)

为什么小孩子总喜欢跟大孩子玩?

有关研究表示,这完全是出于小孩子对大孩子的崇拜心理

对于2—4岁的小孩子来说,喜欢做大孩子的"跟屁虫",不爱跟自己同龄或比自己小的孩子玩,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孩子选择玩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变,0到2岁的孩子喜欢和大人在一起玩,2到4岁的孩子喜欢跟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玩,4岁以后,孩子会越来越喜欢与同龄人一起玩。

两岁多的小孩子刚刚学会了稳步行走和初步的语言表达,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看着大孩子们会玩各种玩具,会做各种游戏,还能自如的爬上爬下,小孩子就会对大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崇拜心理,特别渴望自己能够像他们那样玩,于是就成了他们的"跟屁虫"。看着大孩子干什么都想掺和一下,并且特别爱模仿大孩子,有时候自己做不来,也硬要瞎掺和。

这通常会引起大孩子的反感,一来是觉得小孩子玩不了他们的游戏,二来是觉得小孩子总是搞破坏,所以我们会看到下面这一幕:一个小宝宝屁颠屁颠的跟在一个大孩子后面玩,但是大孩子却故意躲开小宝宝,拒绝跟他玩任何游戏,有时候大孩子着急了还会对小宝宝动起来手来,推开他什么的。

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处理这个问题?

叛逆的两岁小屁孩(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2)

"混龄玩耍"好处多多!

好处一:促进孩子语言发展

由于年龄层的不同和认识行为的差异,年龄大的孩子一般比年龄小的孩子词汇量更多,当他们进行交流时,年龄小的孩子可以从那些"高级词汇"的熏陶下获得更好的语言理解能力;而年龄大的孩子则可能由此变得更加健谈。

好处二:带动孩子思维发展

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模仿家长、模仿老师、模仿身边的其他人。年纪较小的孩子会对年纪较大的孩子的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无形之中学习了对方的思维模式,提升自己的思维发展。

好处三: 满足孩子的社交愿望

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外出,小年龄的孩子很喜欢找年龄比他们大的孩子玩因为跟着大孩子,小孩子可以学到很多新鲜的游戏方法,但是年龄大的孩子有时不喜欢和年龄小的孩子玩。混龄玩耍就创造了这种天然的好处,有大一点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交流,可以得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关心和爱护。

好处四:有利于培养大孩子的领导力

大孩子像小老师那样教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对大孩子而言,这不仅仅滋养了他的自信心,培养了领导的感觉,教授的过程本身对他来说更是一种复习,他必须是非常了解并且掌握了这项工作的玩法才有可能去教小孩子。而对小孩子来讲,就像一个哥哥姐姐在教他玩一样东西,他的状态非常放松,一点也不会产生被老师"教育"的感觉。

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大孩子会用语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会通过表情、手势和简单的音调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诵大孩子的话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会说许多话,会把不同家庭的习惯用语不假思索地说出来,使其他孩子学会各种不同的讲法和语气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很复杂的意思,往往是用单音加手势来表达。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恰好能被刚刚克服语言困难的三四岁的孩子们理解。

因此,小孩子可以在哥哥姐姐的理解和帮助下表达意愿,也就不会发脾气,这是大人所不能办到的。在混合年龄孩子们的社交圈里,孩子们的沟通不成问题了,由于语言而引起的"反拗期"就迎刃而解。

叛逆的两岁小屁孩(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3)

当宝宝跟大孩子玩,家长要怎么做?该注意什么?

喜欢跟大孩子玩,是宝宝自然产生的良好愿望,家长要给予理解与尊重。尊重就意味着家长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大孩子一起玩,并给宝宝自己体验的机会,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与判断来代替宝宝的感受。

例如梅梅被两个姐姐逗哭后,一会儿又要跟两个姐姐玩,家长通常的做法是为了避免宝宝再受欺负而直接把宝宝抱走了,宝宝不理解家长的用心反而更加执拗。

适宜的做法是家长先征求宝宝的意见:"刚才她们把你逗哭了,你还想跟她们玩吗?"宝宝愿意,就支持他。如果宝宝再被逗哭,就再把宝宝抱走。

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进对人际交往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会判断与选择跟谁玩快乐以及还要不要继续玩。当然,如果有的大孩子有"滚开"、"笨蛋"、"傻瓜"、"蠢猪"等粗鲁言行,家长就应该直接抱走宝宝,远离不文明的环境。

叛逆的两岁小屁孩(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4)

0—3岁宝宝虽能独立行走,但其骨骼、肌肉正处于发育时期,动作尚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对空间距离的判断和目测力不够准确,对危险的预料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有限,因此他们跑时常常跌跌撞撞,而且大孩子的动作有时很快、很莽撞,不会照顾小宝宝的身体,小宝宝很容易跌伤或碰伤。

即使玩比较安静的游戏,有的大孩子不会照顾小宝宝的心理,把他当作玩具一样摆弄,甚至欺负小宝宝。所以家长虽然不能随意、粗暴地干涉孩子们的游戏,但要保持关注,注意适时保护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交往比较保守,跟大孩子玩,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就限制自己的宝宝和大孩子玩。有的家长则认为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也有点吃亏,因为孩子没有学到更高级、更复杂的本领。

事实上,单调的交往孩子锻炼不出成熟的交往能力。只要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就会有长进,大孩子、小孩子以及同龄伙伴各有各的心思与行为特点,需要孩子掌握不同的交往策略;孩子之间有冲突,不管吃亏还是赚便宜,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提高认识、丰富经验与锻炼能力的过程;所以,家长只要做好基本的安全防卫工作,放手孩子大胆交往是最重要的。

大孩子也是孩子,不会关注小宝宝,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可以先旁观,然后适时地指导大孩子带小宝宝玩的方法,并注意修正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

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家长既不以"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的标准而批评大孩子,也不要以为"小宝宝吃亏了"而袒护小孩子,而是做一个亲和、公平的调节员,让大小孩子都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通常能够帮助孩子们将游戏进行到底。孩子们也在大人的指导与帮助下,锻炼了更加灵活和成熟的交往策略与能力。

叛逆的两岁小屁孩(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5)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有很多东西教师是不能传授给3岁儿童的,但5岁的儿童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心理渗透,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和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

让孩子与不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交流、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谦让、容忍,主动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获得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学会彼此间相互承担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