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起陕西的泡馍,首先会想到的是驰名中外的羊肉泡馍。其实在西安还有一种名吃,叫葫芦头泡馍。这泡馍和葫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据说在猪大肠和猪小肠的连接处有一段肥肠形状非常像葫芦,味道异常鲜美,葫芦头泡馍就是用这截肠和掰碎的馍块混合,加上滚沸的肉汤制作出来的。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1)

我对葫芦头的感情始于几年前的一次西安之行。和我同行的朋友可以说是吃货中的最高级别,我做攻略的时候,记下来的是各种文化古迹,他查的全是各种好吃的。结果我们的旅游线路还没有定下来,一日三餐都已经计划好了。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2)

要说西安的好吃的真多,羊肉泡馍,肉夹馍,臊子面,陕西凉皮,酸汤水饺,牛肉饼,灌汤包,腊羊蹄,每一顿都吃到扶墙。第三天的时候,我都有心放弃所有的交通工具从兵马俑1号坑走回酒店,争取把这几天长的肥肉给消耗下去了。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3)

就在我因为吃太多,内心充满自责的时候,葫芦头泡馍突然闯进了我的生活。那天我和朋友的目的地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去过的人都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丰富,让人目不暇接,一天逛下来,陕西的历史文化好像都活在了心中。最重要的是陕博慷慨地免费向大众开放,让我们两个穷游的年轻人心情好了整整一天。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4)

因为逛博物馆,中午饭没顾上吃,到了晚饭的点儿已经是前心贴后背了。朋友拉着我上了一辆“三蹦子”,神秘地说“走,今晚带你吃点儿好的”。有了前几天的经验,我就不多问了,和吃货作朋友,除了一起长胖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到了饭点跟着他走就行了。他操着刚刚学到的陕西味普通话对师傅说:“咱们去春发生”。师傅说:“近的很,五分钟”。

果然很近,车在一家古香古色的建筑前停下来。看到匾额我随口一念“生发春”,朋友忍俊不禁,我才发现我竟然把店名念反了。此店乃是诞生于1920年,以葫芦头闻名的老字号春发生。朋友说,知道我喜欢吃肥肠和肺头做的北京卤煮,他经过系统地研究,这同样以肠头为主料的西安葫芦头在做法上和卤煮有些相似之处,算得上是表兄弟。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5)

不用看菜谱,“两碗葫芦头,麻烦您快点儿上”。不一会儿,两个冒着热气的大海碗就上桌了。只见乳白色的浓汤里泡着整碗的馍,馍的上面盖着厚厚一层本色肥肠片,一坨粉丝盘踞在肥肠上面,粉丝尖尖上点着几片香菜叶子。这一碗装下的就是一场盛宴。顾不得用筷子,我直接用大勺把葫芦头往嘴里送,肥肠的肥美和鲜香立刻把我的味蕾迷住了。再挑起几条粉丝,吃了一口泡馍,这些好吃的都浸满了肥肠和汤汁的美味,味道妙不可言。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6)

比起北京的卤煮,这种白汤的做法,更加保留了肥肠本身的美味。而我吃到的肥肠没有一丝腥臭和肥腻,可见在制作的过程中必是经过了多道工序的漂洗。北京的卤煮讲究用卤水老汤,葫芦头的白汤则是用猪骨,老母鸡,牛肉和鸭肉一共熬制出来的。泡馍的时候将馍块放在碗中,然后将切好的葫芦头肠片摆放馍上,加上粉丝,用沸腾的白汤浇泡数次,使香浓的高汤味道渗到馍块里,此处只需两字:入味。

西安特色豆腐脑锅盔(老陕人的宝贝卤煮火烧的)(7)

后来我知道,我最喜欢的作家贾平凹也是葫芦头的粉丝,以前他家住南院门的时候,经常在春发生的一个角落里点上一碗葫芦头泡馍吃。这进一步让我增加了这道西安名吃的好感。说不准哪天,我在春发生闷声吃葫芦头的时候,一抬头,我的文学偶像就坐在不远处看着我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