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那道坎影评(从来都是江河一切皆为告别)(1)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地告别!

《后会无期》给我的感觉就是:人生就是不断地告别,再不断地放下!

而这个告别的主人公从来都只是江河一人!

当然这个启发也是来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体内的“兽性”外化成老虎的角色作为主人公之一,徐克的《青蛇》中法海的七情六欲外化成长尾巴的人兽,也是这个叙事手法。

胡生,憨憨傻傻,崇拜着浩汉,而浩汉代表的又是什么,是敢拼、敢闯、见过世面,乐观,至于江河,其本身是随遇而安,无所求,听凭所谓的命运的安排。

江河被分配最西边,胡生和浩汉为什么要跟着,因为他们只是江河的某种性格的外化,作为其一部分,不可能不跟着去。

江河心里除了自身的乐安知命和随遇而安,也藏着去闯去拼的乐观精神,还带着一个童年的怀恋。

告别东极岛,第一站,周沫,周沫孤身在外,辛苦打拼,老乡见老乡,客套叙旧是必须的,但在一个貌似打拼得还可以的老乡面前,人难免就要带点吹嘘带点不羁带点小傲娇地说,其实我是有方向有目标有努力有帅气的,江河自身性格和童年性格都不适合和一个青梅竹马的老乡对话,所以这时是浩汉与周沫演对手戏。

周沫是东极岛岛花,代表的是最后一个跟故乡“沾亲带故”的人,告别周沫就实现了真正地告别家乡,丢了家乡,此去,便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第二站,苏米。苏米是江河所爱,代表爱情。一个人面对爱情时,羞涩又有点美好,欲念又兼被克制,张扬式的浩汉性格不宜面对,只能本真江河来演对手戏。

遇见一个喜欢的姑娘,奋不顾身过(踹窗户,开车跑路),也争取过(再多和苏米说两句),还曾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他(警告苏米的同行者不要去骗人),可惜他本身的一点怯弱让自己选择了放弃,但是面对所爱,放弃太难,所以他再一次勇敢地争取,这个勇敢就又交托到了浩汉的手上,也就是他自身的勇敢的外化的性格,因为他本身是听天由命型的,这样的争取只能是将自身的勇敢性格逼出来去面对对面的几个流氓式骗子。

但最终他还是无可奈何地看着苏米离开。

当一个人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他告别童真和憨傻的时候,所以作为其童真的性格——胡生,就在此丢失了。由于他一直爱着苏米,所以胡生也只能永远地丢失,再未出现。(至于后面提到胡生在东极岛三年等候,会有相应的解释的)

可是爱上一个人,放手谈何容易。在面对失恋的时候,我们都会纠结,该不该忘了她,要不要从此人各天涯,于是就有了江河用马桶反复冲洗苏米名片的片段,可是最后他还是没法忘记,便拾起名片,宝贝般的藏在身上。

失恋了,纠结了,痛苦过,最后无法忘记,珍藏心里,继续前行。

人民币和苏米名片贴在车窗上,一起丢失,虽然在剧中是一个平易的挫折,但我以为这代表着人生路上,经历了一番后,对待爱情和金钱的态度就会慢慢地放下,才会明白,前方,下一站才是我们要追逐的,而不是金钱和曾经的初恋。

第三站,女神刘莺莺。成长中,我们会遇到一个一见钟情的女孩儿,也会遇到一个心心念念的知己红颜。而刘莺莺则正是这个知己,面对信友时,江河不必显得多么怯弱和羞涩,大可以放开手脚以“浩汉式”的乐观和偶尔的插科打诨来通信交往。

是个男人就难以避免自己对性欲的幻想和渴望,以江河的性格当面是绝对说不出来的,但是在信里就难免不会表露自己潜藏很久的对性的基本幻想。所以“浩汉”才不好意思地对刘莺莺说信的尺度有点大。

刘莺莺的安排不只是告诉人们,人生路上知己也只能为知己,你可以拥有她的全部联系方式,但是你们就是无法前行,无法在一起。同时,她还交待了“浩汉”的父亲的真相。江河有乐观冒险的精神,这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其十岁时死于台风的父亲,但与他本身的性格是不符的,所以便外化给“浩汉”这个性格角色。可是这一刻他的偶像和精神由于刘莺莺的交待完全崩塌,至此他才明白——父亲当年没有死,而是在外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刘莺莺和他,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或是姐弟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江河对父亲的告别。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迟早会挣脱父母的影响和帮助,走向真正的独立。刘莺莺的交待让江河真正地告别了现实和精神中的父亲。

在面对苏米时,镜头绝大部分是江河;在面对刘莺莺时,同样镜头几乎都给了浩汉。这佐证了两人都是性格的外化,真身是江河,“浩汉”是江河心目中的另一种生活和精神的可能。

由此,江河告别了故乡,告别了初恋,告别了金钱和爱情,告别了知己,告别了父亲,但他的人生使命——去西部,还未完成,只能继续前行。

人生除了前路已经告别过的,还差一个很重要的,便是友情。

阿吕是友情的化身。

他作为一个很有抱负很有经历的朋友,给江河普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梦想:你们的偶像是明星,我的偶像却是卫星,我要冲出太阳系,就像人不能蜷缩在一个自己的小角落,连窗户都懒得打开。连世界都没观过的人,是谈不上有什么世界观的。

可是后来阿吕的欺骗和离去,算是江河始料未及的告别。

这一份告别来得太快,太惨,太悲壮,给江河的冲击太大,所以他体内爆发了很大的矛盾,也就是整部电影唯一勉强称得上高潮的高潮——江河和浩汉干架了!

浩汉作为其体内张扬的代表,一直愤恨地说,那个骗子,真他妈混蛋!而江河作为内敛的代表,却在试图对抗“张扬”:其实他人也不是完全的坏,起码他说的话有道理。

体内的矛盾太大,几乎无法调和,也和这一路的不断告别有关,心情一直藏着掖着,一个人孤身上路也有空虚寂寞冷,最终吼了起来,滚在地上(影片表现为打在地上)。

而这个矛盾被什么消解了?

旅行者2号!

一颗卫星,也就是梦想,在这时升在了空中,再“轰”的一声爆炸了!

“梦想”升起,不禁让江河想起了阿吕的那一番言论,刺激到了他,心情平和了,他也似乎想通了:何必拘泥于个人的一己之情,不能蜷缩在自身的性格之争,一路向西,才是正路。

之后,他看见了旅行者升天后掉落的部分残骸,然后又离开,心里藏了一个梦,便暂时和“梦想”告别了!

但对于精神世界,其“梦想”却从未说再见!

接下来,他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经历,不断的前行,性格还有矛盾,表现之一就是温水煮青蛙,江河以为青蛙会跳出来,浩汉却拿锅盖盖住了锅,说,这才是现实。

伴随着这样的性格斗争,终于走到了终点。

到了这个时候,他终于轮到了和自己告别!

江河和浩汉告别了,是因为浩汉已经融入了他本真的性格中,这一路上,浩汉以一个冒险、勇敢、乐观的精神一直存在于江河的外化性格中,他想让自己变成“浩汉”,但内敛和悲观又拒绝“浩汉”,所以才会一直矛盾!

到了最后,他找到了调和方式,所以“浩汉”便消失不见,演绎了最后一场关于自我的告别!说是告别,其实是“浩汉”的部分融入了江河的性格本身,合二为一,自然浩汉就消失不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浩汉让狗儿“马达加斯加”选择跟着谁时,我以为会选择浩汉,因为一路上都是浩汉在背着狗儿,可偏偏选择了江河。

因为这一路上从来都只是江河,没有浩汉!马达加斯加一直以来都只有一个选择,所以不存在跟着谁。

故而,在影片的最后,周沫成了知名影星,江河和苏米相互依偎,而没有提及浩汉,是因为浩汉根本不存在,只是江河的性格化身。至于胡生,影片说他在家乡等了三年,这就是说:江河虽然告别过故乡,但从未忘却,所以才有“胡生”这个代表童年和童真的性格化身守护在故乡。所以影片的最后也没有胡生出场。

当然,还有刘莺莺也没有提及,是因为知己只能是知己,无法去爱,便只能错过,或在心底留守,无法贴身守护。

影片的最后其实也证明了江河完成了对浩汉的融合,因为他回到了故乡,他本应顺应安排偏安西部一心教书,却成为了著名作家,回到了家乡,开发家乡的旅游业。这副敢闯敢拼应对社会的姿态不正是“浩汉”的表现嘛?

所以再次佐证了我的假想:浩汉是江河的性格外化。

而江河回到了故乡,平心静气地坐着,说明他在经历了一番的告白和告别,再慢慢地放下后,回归了平凡。懂得了,平凡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

主题曲响起,就是对整部影片的全部诠释——我曾经骄傲过,沸腾过,跨过大山大海,穿过人山人海,似乎拥有过一切,但是最后飘散如烟,因为那些都被我一一告别了。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想要逃离到西边,可是却在挣扎,但没办法,这似乎是我冥冥之中的道路,我必须往前走。就在我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后,终于明白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其实,整首词完美地诠释了《后会无期》!

过去,故乡,亲情,爱情,友情,后会无期!

平凡,你好!

其实这也契合了韩寒的发展轨迹,经历过大红大紫,人生巅峰后,他知道平静地当一个父亲,拍部电影,写点小说,这样的日子就挺好,不必在网络激烈地论战,不必张扬自己的高傲姿态,不必和一些不相干的人斤斤计较(),做自己,做凡人,就好!

最后再多嘴一句,韩寒也发现自己在影片中的诸多金句像是在教育观众怎样生活怎样存在,所以在最后浩汉和江河的吵架中,特意强调了一句:

你他妈别教训我!

自己消解自己的姿态,特韩寒,有点意思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