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乃群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每一位中国人对“八卦”都不会陌生,而且,“八卦”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最典型代表,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哪怕你到了月球,到了外太空,只要你能看到“八卦”的符号,那么一定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有中国人来过。

八卦符号全图解 巧记八卦符号有窍门(1)

八卦的每一卦都由3个爻组成,“一”代表阳,称为“阳爻”,“- -”中间断开,代表阴,称为“阴爻”。八卦即:

乾卦 (☰) 代表“天”

兑卦 (☱) 代表“泽”

离卦 (☲) 代表“火”

震卦 (☳) 代表“雷”

巽卦 (☴) 代表“风”

坎卦 (☵) 代表“水”

艮卦 (☶) 代表“山”

坤卦 (☷) 代表“地”

八卦由八种符号表示,每一种符号代表自然界的一种事物(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共8种),你能一眼看出来哪一个符号代表哪一种事物吗?其实,这里是有诀窍的,只要你知道了这个诀窍,那么你一定能够一眼就认出它们来。

首先,中间没有间断的“一”代表阳,3个“一”放在一起即为“☰”,纯阳,所谓“天为阳”,所以“☰”就代表“天”;同理,3个“- -”的“☷”为纯阴,代表“地”。“天”与“地”明白了,其余的“泽”、“火”、“雷”、“风”、“水”、“山”也就容易得多了。

八卦符号全图解 巧记八卦符号有窍门(2)

众所周知,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我们就从“变”字着手。

先来看“天”,符号为“☰”,3个爻为上中下排列(卦卦皆是如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变”,就是指阳变为阴,或者阴变成阳,即“一”和“- -”的互变。

“天”(“☰”)起变化,自下而上依次是:天底下变、天中间变、天上面变,“变”者,“动”也。

天底下起了变化,即最下面的“一”变成了“- -”,这就得到了巽卦(☴),代表“风”,为什么天底下起变化而动的是风呢?因为风无形无色,人们只能依据被风吹拂的树木花草去判断风,而这些树木花草正是位于天的底下;注意,被风吹动的枝叶不能算为“地之上”,只能算作“天之下”;所以,天之下动者,即为风。

八卦符号全图解 巧记八卦符号有窍门(3)

再看“天之中”变化,即“☰”变成了“☲”,离卦,代表“火”,而“火”给人的印象就是燃烧在半空中。

“天之上”变化,即“☰”变成了“☱”,兑卦,代表“泽”;水聚集的地方称为“泽”,“泽”怎么会在天之上?这正是古人的聪慧之处,天高高在上,人们不可能近距离去观察,可是,天会倒映在水域之中,这样人们就宛如与天很接近了,而天在倒映在水域之后,天自然会映在水底,这样也就有了“天在下,泽在上”,换句话说就是“泽在天上”、“天上为泽”。

天说完了,我们再来看地。

地的符号为“☷”,我们仍然自下而上来看。

“地之下”变化,即“☷”变成了“☳”,震卦,代表“雷”;打雷虽在天上,但在古人看来,打雷的“轰隆隆”可怕的声音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所以,“地之下”为“雷”。

八卦符号全图解 巧记八卦符号有窍门(4)

“地之中”变化,即“☷”变成了“☵”,坎卦,代表“水”;在古人看来,“水”即是“河”,无论大河小河,当然都有嵌在“地之中”的河道,所以,“地之中”为“水”。

“地之上”变化,即“☷”变成了“☶”,艮卦,代表“山”;这个最容易理解,高高矗立在地面之上的,自然也就是山了。

这就是巧记八卦符号的小窍门,天之下,风也;天之中,火也;天之上,泽也;地之下,雷也;地之中,水也;地之上,山也;怎么样,你是不是都已经记住了呢?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无限,新篇喜闻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