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巨型蝙蝠的是哪里人(长得不像食材照样被吃掉)(1)


吃巨型蝙蝠的是哪里人(长得不像食材照样被吃掉)(2)

本文约25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蝙蝠已经尽它最大的努力把自己长得不像个食材了,凭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几千年,远离人群生活在山洞里,昼伏夜出,努力的扮演着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

——一只孤独无奈的蝙蝠


上面的话说得非常感性。


虽然蝙蝠尽量做到远离人类,万万没想到.…还是被某些大虎B拿来炖汤了……


蝙蝠悲催的命运就此开始了。


根据目前研究表示,科学家从200多种蝙蝠身上,发现了超过4100多种病毒,其中包括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也包括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


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2017年发现的一种蝙蝠上的病毒是同源的。它是通过一个中间贮主传染给人。就像SARS出现在广东,它是通过其中间贮主,比如食肉类猫科动物,代表是果子狸。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还有一个中间贮主,我们正通过全基因检测在各种各样动物上寻找,看看有没有高度的同源性,这个中间贮主从目前看估计可能还是某类野生动物。


看到没有,几乎重大疫情发生蔓延几乎都有蝙蝠这种哺乳动物神一般的存在。


蝙蝠的确很神。


因为这些病毒居然杀不死它,它与这些超级和谐共生。


它远离人类居住的城市洞穴里,它们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源于蝙蝠,但它们和人类几乎不在一个时间段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它们想躲,那是躲不开人类的。


因为人类有一大爱好就是——吃!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你说说什么不能吃?


吃啊!


野味,是一种品位,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啊、


例如刺猬、浣熊、穿山甲、野猪、野兔、土拨鼠、蛇、果子狸等皆可以成为人类口中的美味食材。


2003年SARS病毒最早说是果子狸,最后发现源头是蝙蝠。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也是蝙蝠上的病毒。


有人说是蛇、有人说是水貂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不管怎么说,蝙蝠都会被人类认定为罪魁祸首。


人类太强大了。


人类觉得吃其他中间宿主缺乏挑战性,直接向蝙蝠本蝠下口。网上不是有很多所谓蝙蝠汤宴的照片吗?吃蝙蝠的是人吗?只能从生物学上说,是!


我们喜欢讨论什么动物有什么天敌,其实我们就是任何动物的天敌!


注意,是任何动物的天敌。


一般而言,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敌主要有蛇类、蜥蜴等;树栖型(一些果蝠)的天敌还有一些猛禽和猫科动物。


但是不要看蝙蝠进入长得凶神恶煞的,但遇到人类也没辙。就像关岛有一种大蝙蝠,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捕食而灭绝的。


可知道,蝙蝠可是和恐龙混社会的动物啊。


是不是蝙蝠没有被吃光,人类被蝙蝠的病毒搞灭迹,SB吃货们才肯罢嘴?


蝙蝠长得很丑。


蝙蝠有两颗獠牙,感觉在进食时,牙齿会粘着鲜血,因为有的蝙蝠是吸血的,血液是生命最重要的能源,吸血的东西都是被视为邪恶的。


蝙蝠是黑糊糊的一团,只在夜间出没,算是黑夜的代表。还是倒着悬挂休息的,很奇怪的方式,算是在自然界里比较特殊的动物,也是会生活在人类的活动范围里。


在飞行时速度很快,有时候你甚至无法捕捉到它的身影,感觉有些恐怖。


蝙蝠就像长了两个翅膀(虽然那不算是翅膀,那是用于滑行的翼手)的老鼠,很吓人啊。没有搞懂,中国人把蝙蝠当福看,就因为蝙蝠两字中有一个“蝠”字?


我一直认为,蝙蝠还倒挂,还有一个“蝠”字,就是“福到”吗?


这次强行赐福的文化是不是有点肤浅?


如果寓意这么好,中国为什么要吃掉它,这又有什么讲究吗?


吃巨型蝙蝠的是哪里人(长得不像食材照样被吃掉)(3)


和我们相反,西方文化却把蝙蝠当成阴暗、邪恶之物。看一些吸血鬼电影,我中不自觉想起蝙蝠,这些吸血鬼如果还有翅膀简直就是蝙蝠吸血鬼再生。


我唯一知道,以蝙蝠命名的“正能量”电影就是蝙蝠侠系列,但也改变不了其昼伏夜出、暗中遁形的特征。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过蝙蝠?


为什么是不是消灭蝙蝠,一劳永逸?


这很天真了。


想消灭蝙蝠是不可能的,随便一个山洞中都有数百万中蝙蝠。所以最好的防控方法还是远离野生动物(无论是非法捕食还是任何形式的接触)。我们不知道蝙蝠体内还有多少潜伏着的可怕死神,不过只要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就可以基本保证安全。


最霸道的是,蝙蝠这么多超级病毒集于一身,自己啥事都没有,这样的神奇动物,我们人类为什么就敢惹?以前的SARS病毒,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搞得大家受不了,我们还有什么勇气去吃蝙蝠?去吃无数病毒宿主的野生动物?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人体生病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为了防止病毒生存和繁殖,会主动升高人体的体温,让病毒无法繁殖,甚至达到杀死病毒的目的。而蝙蝠的体温刚好是人类高烧时的体温(38-41℃),所以当病毒遇到蝙蝠时,高温会使得蝙蝠体内的病毒无法大规模繁殖。因此,蝙蝠虽然携带了许多病毒,但这些病毒却能够和它们“和谐相处”。


每类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要去破坏它,让大自然自然条件不好吗?


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在遇到病毒时,会主动出击,当清理完病毒之后,有时还会形成抗体,当病毒下次重新入侵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能立即识别并消灭该病毒。


科学家还告诉我们,蝙蝠不同,根据《细胞》杂志发表的研究说,美国科学家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测序发现,这些蝙蝠的免疫系统的反应被削弱,也就是说当病毒来袭时,蝙蝠并不会提升自己的免疫系统,剿灭病毒,也就是说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提升自己的温度来杀死病毒。


蝙蝠表现出较为温柔的免疫反应,导致蝙蝠对病毒的耐受力增强。


脆弱的人类就不要和蝙蝠比谁的病毒多了,一比即死。


蝙蝠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价值,它们是大自然生态链的一环,破坏了,生态失去平衡,人类也会遭殃。


虽然你们吃的时候可以显摆自拍,但下一次自拍可能就在重症监护室了。


嘴下留情,就是对和谐社会的最大贡献。


我说的嘴下留情,不管是蝙蝠,还有其他野生动物。


病毒虽毒,但自然界有自己的清理病毒法则。


蝙蝠虽然携带了那么多病毒,但蝙蝠却不会主动将病毒传染给人类。这是由它们的生存习惯决定的。


吃巨型蝙蝠的是哪里人(长得不像食材照样被吃掉)(4)


我们知道,大自然之中有自己的生态系统,蝙蝠在该生态系统中是许多鸟类、蛇类的食物,为了避免被吃,所以大多数蝙蝠选择了夜行模式。而且,蝙蝠在筑巢时,会选择远离人群的地方。


但人类在靠近它啊。


然而人类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人类在狩猎、运输、宰杀野味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病毒,一旦病毒能够实现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那么这种病毒将会在人群中传播。


这就是灭顶之灾了。

,